从我开始用平衡线以来,就是用的铜彩“湃”系列XLR线,其实主要原因是“穷”,买不起土豪们常用的银彩,超时空,AIM等大牌,铜彩的这个平衡线打完折不到300元,可谓物美价廉,装上系统后,感觉高频比较顺滑,低频收得略快,这是相比之前的RCA线的感觉,整体上平衡系统上的声场规模扩大,分离度提高,在听交响时,扩大的声场能带来更好的乐器分布感,区分度,小提琴和大提琴不在混为一谈,不像单端那样“挤”在一起,更从容不迫些,比如在听水星版1812,单端下的炮形体大而混,像是在乡下戏台上放,炮与炮之间挨得紧紧的,那压缩的声场,气势很难出来,好像是村子之间的战斗,村民为抢水而斗殴,史诗般的战争在哪里?平衡线下的炮声,通过声音的延长回荡,至少能感觉到是在空旷的篮球场上放,稍微有了点雄壮感,像是欧洲小国与小国的战争之感,至于更雄壮恢弘的史诗般的感受,在我目前的系统上是感受不到的,期待以后吧。
人声方面,湃XLR线比之前听了半年的铜彩索菲是要薄一点的,比如蔡大妈的《机遇》,原来索菲RCA线时,感觉大妈口型清晰可闻,换气时的细节宛然在耳,贴耳感好,现在用湃XLR线,大妈往后站了十步,她的换气声口水声不是那么明显了,隔了一层纱的,变得朦胧了,这应该是声场扩大以后的副作用,让人觉得人声密度下降,于是就有了“薄”的感觉,后来某大神跟我说,好的平衡线听流行人声也是非常出色的,我这种情况应该是前端信息量不够或者线材档次问题带来的,于是我就向本坛商家兼烧友“专业选手”申请了铜彩贝塔的试听,意在感受下中高端平衡线的水准。 这条线从外观上看,比湃XLR线是很不一样的,粗壮的线身,厚实闪亮的插头,还有硕大的金属屏蔽块,基本上就能看出其定位于铜彩高端的特点,当然,插头上的印刷字体还不够美观,也没有WBT,古河那样精致,还有提升空间,线基上,贝塔采用的是纯银加合金线基。跟阿尔法大致一样,好像是合金部分的比例不同。 插在我之前的总是用来评测的系统上,一样的音乐文件,贝塔XLR比原来的湃强了至少两条街,三频的能量分布更合理,衔接更平滑,低频的质量均有显著提升,原来我感觉HD800低频总是不咋的,现在感觉十分好,很动感,不轰头,高频方面,贝塔比湃也是更胜一筹,除了更通透之外,拿掉了那层挡在我们面前的纱,高频的华丽感也是提升了一条街,有了一丝贵气,怎么说呢,就是在听交响乐时,感觉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的那种华贵感,也许是我脑放开大了,也许是贝塔华丽的高频使得回放管弦乐时,产生了庄严华贵的听感,这一点在回放金属乐器时最为明显。在中频方面,贝塔较湃更多了血肉之感,让原来听起来稍觉干瘪的陈洁丽像喝了红酒后带着微醺再来歌唱的,嗓音中充满的魅惑,让人心驰神漾。 总而言之,贝塔线作为国产中高阶的平衡线,比低端的平衡线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不仅胜任中小编制的回放,在听流行方面也能提供更多的信息量,不会让人感觉听流行不给力,三频的均衡度也十分优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整体声音已经有了一丝贵气,润泽度鲜活度也很好。美中不足的是跟自家高端阿尔法线比,还少点宽松度,美感也差一些,不过这并不影响贝塔做为高端入门线的地位,建议中烧朋友试试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