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触类旁通之摄影与HiFi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0-15 11: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关于这个帖子我不知道会写多少,也不知道会写到哪里去,只是今天心中突然有感而发,有几个主题,想要写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了避免忘记要写些什么,先把提纲列在下面。估计这个帖子不会一次性写完,姑且有多少时间更新多少次。

一、回放音乐类类型对器材的影响问题

二、声音和摄影的一些参数上的观感与关联

摄影像素分辨率和音响器材的解析,摄影上的高ISO与耳机的灵敏度,摄影明暗过渡连续性与音响的微动态,照片的立体感与耳机的立体感与层次感,照片的味道与音响系统的味道

事先声明,本帖引用部分图片来自于色影无忌论坛 忙里偷闲 老兄和 我本人拍摄的部分图片。 两个帖子链接如下
忙里偷闲兄的徕卡
http://forum.xite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48656


我的图集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069918-1-1-1.html

引用这些图的原因是需要做一些类比。




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1: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10-15 11:58 编辑

一、回放音乐类类型对器材的影响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可能三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其实图片和声音本质上都是不同频率的波。那么回放的音乐类型为什么会对器材有不同的要求?以下面两组图片为例。

对于画面比较复杂的图,我们需要器材有非常强的画面解析力,并且在回放的时候图要足够的大,否则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可辨识度。所以第一组图如果我们把他理解为交响乐的话,那么会要求既有分析力又要有声场,还要提供足够的纵深感。否则就会想那个小图一样,毫无感觉,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在这里http://forum.xitek.com/thread-1069918-7-1-1.html找到那张珠峰的更大的图,会更有感觉。第二组图可以理解为一些小编制或者更加简单的音乐类型,因为要提供的细节有限,所以声场和解析都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因此声音复杂的古典音乐(交响乐和乐器独奏都比较复杂,哪怕是小提琴独奏里面的声音细节与电子合成乐相比也要复杂的多)必然需要解析更强,声场更加宏大的器材,如果希望聆听到歌手的细节声音表达,那么对器材的解析力要求也是不低的。用低端器材来衡量古典音乐和民乐究竟好不好听就像看下面的图片一样,用小图去看复杂的图,必然是索然无味的。即便是上边的大图也是不够大和细节充足的,链接里面的大图会更好些,而在一台30寸的高分IPS显示器上看真正的原图,立体感等等东西就会更加的强,这个时候这张珠峰的照片才会让人觉得有点震撼。

所以不同的音乐类型对器材的要求是不同的。音乐类型越复杂对器材的要求就越高。

例如只有在大图上,才会发现,原来转经筒是在运动的,而小图上是看不出来的。相反觉得有几个转经筒拍摄的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6 17: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