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点来看这个问题。
最初是指乐器本身的自然音色特征,比如弦乐、打击乐、键盘类乐器的颗粒感。一些低音域部分的音色颗粒感也容易察觉,比如贝司、倍大、圆号、琵琶、二胡、口风琴什么的。至于纯电声乐器或IA的颗粒感由计算机模拟,不适合用来感受耳机回放水平。
其次,颗粒感最大的问题源自后期处理。录音点定位不当时,比如乐器反射声比例失调使音色不完整(乐器质感缺失),轮到后期环节(比如激励器调谐波),但容易引入过量的颗粒感或扭曲了自然乐器的颗粒感,导致透明度降低或音准失衡而显得不够真实。通俗流行民谣领域,特别是港台流行乐后期某些凸显颗粒感增加所谓的人声氛围感或吸引力,算是比较低级的处理手法(设备成本低)。职业变声领域的水准,日本声优的后期制作水平世界第一。但专业领域的声乐现场录制力求采样尽可能在比例上恰如其分,以保留乐器本身的音色和空间反射总体完整性,而非过度依赖后期软实力。
回放上的颗粒感一般指前端信息密度低于耳机所需、某些特定频段之间曲线协调不足、或耳机阻尼处理不当引耳罩内的混响及延迟性失真,从而导致声音整体或部分频段听起来比较干或粗糙,戏称颗粒感,和前面说的颗粒感完全不同。
通俗流行领域,嗓音特征可以用粗犷、沙哑、有磁性等形容。和表演或唱作专业的人讲人声有颗粒感可能会一脸懵逼,但制作系搞混缩的听了多半能意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