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17|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威少说的“所有振膜成本最高5角钱”靠谱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4-2 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我觉得像HD800的震膜多少也得一两块吧。。。。。 难道圈内人只有他一个敢说实话?
48
发表于 2017-4-10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内蒙古
中国人要不然就崇洋媚外,要不然就这也不服,那也不屑,最后被人家打的满地找牙,这才知道自己是什么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7-4-10 10: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咸阳
这句话说的绝对了,废话一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7-4-10 10: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内蒙古
明显国内厂家的说法,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对进口产品不屑一顾,自己却只能山寨别人的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7-4-10 09: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没有性格 发表于 2017-4-2 00:52
哈哈,别10美元了,CPU是用硅做的,那玩意是用沙子提炼的,所以CPU成本最高也就5毛钱。

你们这么这么算 中国的gdp 也能算成5毛钱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7-4-10 09: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他说的很对的,他家的振膜就是5毛钱一个的,还分摊了研发费用在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7-4-10 00: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majianingqq 发表于 2017-4-2 09:52
我只有一个问题,威少是谁?这种名字,要是在小说里,不应该是什么在主角年前装逼不成反被x的富二代吗?

莫非是场均三双的拉塞尔-威斯布鲁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7-4-10 0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钻石还不是碳元素组成,60克碳是不是能顶1克钻石?只说单一元素本身没任何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7-4-9 18: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海淀
打着说真话旗号断章取义的就是耍流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7-4-9 17: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
baibo1988 发表于 2017-4-9 17:15
你觉得HEK是800级别的么

你也不看看hek 多少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7-4-9 17: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前进 发表于 2017-4-2 06:27
确实只要五毛 总成本不是重点  -----   但是现在国产只能做出650 990声音级别的动圈单元 如果国产可以做800 ...

你觉得HEK是800级别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7-4-7 18: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如果布加迪威龙按斤卖铁,估计还没一万,整天说这些无聊的话题,没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7-4-7 18: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大法黑科技振膜不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7-4-7 18: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淮安
看来威斯特布鲁克 也是烧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7-4-7 14: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一个矿泉水瓶盖成本只有几分钱,但是如果在什么设备都没有的情况下做出几十个瓶盖,需要注塑机、模具、聘请工程师、租赁厂房,几百万就出去了。你还敢说瓶盖便宜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7-4-7 14: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就和你拿几十块的d/a芯片做出几万块的解码器一样。
首先这个核心零部件只是产品水平这个大木桶中的一小块板,
其次hifi产品也符合市场规律,越高端的边际成本越高,你只是要听个响的话天桥十块耳机一大把。就物料成本来讨论价格没什么实际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7-4-7 13: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潍坊
自己搞不出旗舰级产品急眼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7-4-7 13:29 | 只看该作者
镜头?很多的镜头就是镀了膜的玻璃或者是树脂,那个成本真要不了多少。什么徕卡啊罗敦司得啊蔡司啊,其实也就是镀了膜的玻璃,价格高一点吧。也不算什么顶级科技,和手机触摸屏类似的工艺和原理,要不是市场小早就做的烂大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7-4-4 20: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像Fostex和Sony R10的生物振膜怎么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7-4-4 19: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那为什么大家都用这么廉价的东西做出来的声音差别这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7-4-4 16: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_天行健 发表于 2017-4-4 12:37
扣动圈或是平板这些字眼没意思,不论动圈或是平板都是为了发声的都是振膜,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动圈可 ...

呵呵 还是回复楼主的帖子吧 那我在此更正前面说的 像电视和手机 现在也有小蚁微单相机 类似的性能不错 价格低的产成品 如果中国能做出800级别的动圈单元以后 占市场成交量为主的动圈耳机价格就会大降 连带带动中国市场各种耳机价格下降  就像国产音箱动圈喇叭单元可以做很好的 同等素质的音箱 中国可以买到价格比洋品牌低很多的  这些产品存在 有注册商标 有交税 有丰富数量的客户群 出二手价格也很正常 容易出二手  国产音箱品牌行货如今价格不降的成交量极低 像三星出售液晶面板几条生产线后液晶面板产量在14年翻番 国产液晶电视大量出货 液晶电视价格大降 连带投影机价格下降     现在不行 所以楼主就不要纠结动圈振膜成本是多少 这钱还是不得不被当下这个行业领先很多的公司赚                        因为有能力爆发成交量从而大幅度降低总价的占主流成交量的动圈耳机单元 不像音箱单元已成老行业  国内研发音箱单元有二十几年积累   当下国内还没有与洋品牌差距缩小 不论威少或者其他不少中国品牌在跟进 现状毕竟如此  只能接受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4 04: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