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购买了一只HIFIMAN 的EDITION X V2,本来的打算是作为直推退烧耳机,刚到手的时候,也确实给了我这样的感觉,然而,没想到这个耳机的特性随着煲机,一直在变化,直到150-200小时才进入基本稳定的状态。之前写过一篇关于EDX V2的文章,为了避免误导看过此文又缺少耐心的朋友,所以决定再写一篇。
如果说,初开声的EDX V2给我不错的感觉,温暖,细腻,通透,而又宽松自然的话,那么煲机10几小时之后,则吓了我一条。 声音变的单薄了很多,低密度,低动态的感觉,有一种耳机振膜老化后的松弛感,有气无力的感觉,最要命的是,有时候还并不通透,低频呼啸而来的感觉干扰了整个频段的表现,声音的分离度很低,听交响有些声音是一片一片的。优点是,声场的立体性,声底的细腻程度,细节量,可以听的出是旗舰耳机的框架。然而,整体表现堪忧,当时我都有点怀疑,我手上买到的耳机是不是有问题。让我有听随身听推头版HD800的感觉,一个大的框架下,没有血肉的一副耳机。然而,声场的离体感很强烈。
随着煲机几十小时,低频呼啸而来干扰整个频段平衡性的问题慢慢消失了,通透感明显提升,声音密度也有所提升,分离度也有所提升,声音慢慢正常了一些,没有明显冷暖的感觉,随前端变化很大,总体可听了,但是密度和动态总体而言,还是明显不够的,给人感觉是,需要一定素质的前端推出密度,
煲机100小时左右,声音密度慢慢上来了,听感明显提升,然而,声音又开始变得不那么通透,声底偏暖了一些,显得有往EDX V1方向靠的趋势,声场有略缩的趋势。
煲机150-200小时左右,声音在维持密度的前提下,明显通透了不少,总体比较中性,而且逐渐稳定了,再怎么煲,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了.
那么进入稳定状态后的EDX V2是什么样的声音特点呢?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特点:细腻,中性微暖,密度适中,声场立体,解析力和分离度很高,瞬态很好,没有初开声第一耳那么宽松,但也不紧,声音比较自然,音乐味很流畅,对前端变化非常灵敏。动态比较一般,大动态不是很爆的起来,声场宽度适中,且随前端变化明显,不会像声场纵深那么优秀。 那么有没有比较类似的耳机呢? 从前我听说,EDX V1像HD650升级版,EDX V2像HD600升级版,对于开声的EDX V2和100小时左右的EDX V2,这个看法我是一定程度赞同的,但稳定状态后的EDX V2,我觉得不像HD600,HD6XX的耳机,声音本身的审美比较强烈,无论什么前端推,耳机本身的味道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体现。 EDX V2则不是,如果一定要比其他耳机,我觉得和HE560反倒比较像,只是EDX V2的声场纵深优势比较明显,上端的稳定性更好一些,对耳放的要求低很多。说EDX V2对前端反应灵敏,不是随口说说的,这种变化不止是素质的变化,音色的变化,都变现的非常突出。 前端用IPHONE就是中性略清冷的声音,MOJO就是温暖的声音,MOJO电池量偏低的时候,高频亮度会明显下降,声音偏闷。播放流行音乐的时候,其实MOJO直推还是挺好听的,声场小点,没那么通透,但很凝聚,但换到交响乐,情况马上为之一变,我拿《序曲和1776年进行曲》作为测试,当用MOJO的USB直插电脑耳放口直推的时候,声音是明显不正常的,部分乐器会非常突出而突兀,不平衡,拥挤,本身这曲子就乱糟糟的,这时候更差劲。 加一个线性电源加持的EX3耳放,声场马上铺开,然而场面还是乱,再把界面换成鼠界面4+泰坦鸟,声音才总体安定下来。 然而,如果仅听流行乐,说实话,我觉得MOJO直插电脑,耳放口直推EDX V2,也别有一番韵味,并不见得差多少,只是声场小点,通透感差点而已。
EDX V2算一个很全面的耳机,但全面的同时,个性要少一些。和HD650比,听人声,男声没有HD650那么有肉感(貌似这点上强过HD650的耳机很罕见,可能属于个人审美),女声比HD650顺滑细腻很多。声底总体明显更细腻,细节表现能力强一些,也通透干净很多。声音更有层次感,更平衡,然而,动态我认为是不如HD650的。和HE6相比,EDX V2的男声要更正常一些,女声却没有那么凝聚而又富有质感,更细一些。 通透度EDX V2已经不错了,但还是HE6更好一些,但HE6的高频空气感有过于泛滥的表现,且有时候会有刺激感,EDX V2则不会,HE6的密度更好,结像更凝聚,但有时候非金属也能听出金属味,压迫感比较强,EDX V2则更宽松自然一些,另外EDX V2给人的感觉,鲜活感更强,而HE6则更大气,动态更好。声场的立体性两者都不错,然而HE6的立体性受前段制约比较大,而EDX V2能轻松驱动出非常立体的感觉。和T1 MK2相比,T1声底更硬,EDX V2更软更细腻,三频比例类似,高频亮的程度类似,人声EDX V2更顺滑,音色整体更润,T1 MK2的声场我其实是寄予厚望的,毕竟老T1的声场纵深就很不错了,而且都说T1 MK2声场有提升,然而,即便是采用了斜置单元设计的T1 MK2,声场纵深,说实话,我认为是输给EDX V2的,细节表现力类似,瞬态表现和背景黑的程度EDX V2细微领先,动态表现T1 MK2领先。至于EDX V1,我没有听过,但从其他人的描述来看,这是一只自身有着很强审美表达的耳机,和EDX V2貌似是完全不同的路子。
和其他耳机相比,我觉得EDX V2最大的优点是:1、适应面广泛,什么都能听,都还不错。 2、声底的细腻鲜活,而又有着流畅自然的淡淡音乐味,好听又不累,耐听却不暗淡。3、声场的立体性很好,而且很容易驱动出来,前端注意好,录音好的话,那种声音立体而离体的感觉特别的明显。说真的,之前煲机声音不太满意的时候,支撑我留下这只耳机的,这是个重要因素。我并不是很有耐心的人,早些年,HD800到手一周就出,一听就知道以我计划的投入推不好,T1 MK2也只呆了一个月,K701,DT990都是不到一个月。
EDX V2相对来说,目前感觉的不足是:1、动态不是很好,听交响不是很容易爆起来,这个或许和前端有关系,但应该和耳机本身也有一定关系,因此,一定不能搭配软绵绵的前端。 2、声音密度其实不错了,结像也不错了,但比起HE6, LCD3等平板耳机在声音密度和结像质感对其他耳机的压倒性优势,似乎还是有提升空间。 当然,密度上去了,也许其他问题又来了。因此,不太适合搭配声音密度偏低的前端。 3、佩戴极不舒适。 之前看枪文说EDX V2佩戴如何如何好,实际带上去,带几分钟确实舒服。2小时候,耳朵痛,头也痛,摘下耳机几个小时,还能感觉那种耳朵被夹住的感觉,很不爽。佩戴舒适度比HD800差远了。和HD650差不多,都是夹头,我可不是什么大脑袋。
接下来,我会谈谈我对于“米饭味”与“Winny味”,以及低阻耳机的驱动的一些看法,不一定正确,欢迎高手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