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著Amigos HiFi,英译HiFi.Cat网站】iFi悦尔法iDSD Valkyrie,直取王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15 14: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贵州贵阳
本帖最后由 ifi-audio 于 2025-9-15 20:03 编辑

关键词:解码耳放、便携桌面两用设备、发烧测评
作者:Josep Busquets
发布时间:2025年7月14日
原文链接:
原文-https://www.amigoshifi.com/sm/n/ ... rie-asalto-al-poder
英文译文-https://hifi.cat/en/test/sources/ifi-audio-valkyrie-review


关于本篇测评的解释说明:本篇测评最早由作者Josep Busquets发布于Amigos HiFi(https://www.amigoshifi.com),原文为西班牙语,链接→https://www.amigoshifi.com/sm/n/ ... rie-asalto-al-poder,由HiFi.cat网站转译为英语和加泰罗尼亚语。



让我从最不显眼的细节说起,但这个细节却恰恰能说明问题。当时快递员上门派件时,我正好不在家,包裹被存放在离我家颇远的自提点——虽说距离不近,但倒也在步行能抵达的范围。要知道iFi悦尔法的产品向来以小巧著称,可当我看到包装箱时,第一反应是配送出了差错:这绝对不可能,外箱尺寸大得反常。待我亲手提起包裹时,情况更加令人困惑——这沉甸甸的重量完全超乎预期。那一刻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拆开包裹的瞬间,我才恍然大悟。与品牌常用的普通硬纸盒不同,这款产品竟装在雕刻精美的雅致木盒中——说真的,这包装简直美得令人惊叹,让我瞬间联想到高端耳机的奢华包装。迄今为止我评测过不少产品,绝大多数包装都只是履行保护商品的使命,送到买家手里后就完成使命了。这些包装都是消耗品,主要功能和意义就是防摔防损,唯有耳机品类会在此方面格外用心。而眼前这款产品,显然也秉承了同样的匠心标准。
我马上意识到:这绝对是送给音响发烧友或亲朋好友的绝佳礼品。它不仅性能出众,更因这款精心打造的保护外盒而成为一份承载心意的完美赠礼。



iFi悦尔法iDSD Valkyrie

在试听室初启设备时,它让我瞬间联想到iFi悦尔法旗下的另一款产品——iDSD Diablo。但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这款新品在各项参数上都实现了全面超越。最令我惊叹的是其庞大的电池容量,几乎彻底摆脱了对外接电源的依赖。尽管原配的iPower X电源适配器已是采用品牌最新技术的产品,但能彻底规避这个潜在的噪声源实在令人欣喜。第一次充满电后,我将它作为数字音频系统的核心组件使用:每天工作几小时,通过4.4mm至XLR平衡线材传输音频信号至合并功放,竟持续稳定使用了好几天。
品牌反复强调:借助这款产品,烧友可以在家完成“母带处理”。这句营销话术虽带有夸张成分,却蕴含着值得剖析的技术内核。在专业录音棚中,音轨或歌曲的输出都有其独特个性——试想:某位歌手可能录制了两段节奏感强烈的曲目、两段适合派对或迪厅的强劲作品,以及中间的抒情曲目。母带处理的核心,是确保整张专辑的音质稳定,无需为每首曲目单独调整功放音量。当然,这其中还涉及诸多复杂因素:比如制作人的个人风格、录制音乐的类型及其特定规范与形式要求等等。更不必说现代某些糟糕音乐风格中的、彻底的人声修音——歌手的声音几乎无足轻重。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将能大幅提升人声音质...



如果我们将母带处理理解为对音频输出的刻意调整,通过改变其主要特性来增添原始格式中不具备的元素,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确实在进行母带处理。照此定义,调整功放上那些配有电位器的低频与高频旋钮,本质上也属于此类操作。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其实是通过移除细节而使信号劣化的过程,而那些细节,恰恰是音乐的灵魂所在。
为避免这种情况,iFi悦尔法iDSD Valkyrie采用了“上采样”技术(以最高级别进行重新编码),将信号提升至DSD 1024规格。借助这类信号处理,能够更精准地对声音细节层次进行可感知的调整,这种精妙之处足以让资深爱好者会心一笑。虽然这并非首款搭载此类功能的产品,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款,但目前的实现水准已超越其他同类方案。
不过,我想重点探讨一下“上采样”技术存在的一个痛点。举个大家都容易理解的例子:正如烹饪之道,两人餐与二十人宴的烹制绝非简单将食材乘以十倍,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各种配料的比例,保证两者同样美味。当提升音频解析率时,系统会生成一系列需要通过数字滤波器消除的声学干扰,这样才能确保声音不失真、不生硬。此时我们就能看出产品的核心价值——正是这种智慧与技艺,决定了作品是优质的音乐艺术品,还是人工造作的机械产物。技术规格中提到的“前铃振”与“后铃振”概念,通过这个比喻应该更为明晰。如果这些基础概念还不够直观,建议您前往专业音频论坛探索更多关于瞬态处理(尤其是高频瞬态)的干货分享。正是在这个时候,大型模拟系统在理论上优于数字系统。



面对实时重编码等繁重任务,设备的核心部件DAC数模转换器必须高速运转。与传统计算机类似,提升速度的常规方法是增加核心数量。iDSD Valkyrie搭载的四核Burr-Brown芯片,其设计灵感源自传奇的飞利浦TDA1541A芯片,据品牌透露,设计以AMR CD-77的声学特征为基准,同时在若干性能维度实现了提升。
正如计算机设备的处理方式,多余热量必须通过恰当途径散掉。iDSD Valkyrie的外壳在这方面表现也不错,其通过四脚悬空设计预留充足气流空间,确保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也不会过热,始终维持适宜的工作温度。简单说,它就像个金属散热器,能将温度稳定在理想工作区间。



测评中使用的设备

音源:
» iFi 悦尔法iDSD Valkyrie
» Roon服务器
» Qobuz Studio

功放:
» Bow Technologies Wazoo XL
» Engström Arne MKII

音箱:
» RadioTehnika Giant FS-100N

线缆:
» Wires4Music布线:
» Horus Hybrid RCA线
» Evolution,用于音箱和电源

HiFi机架:
» Artesanía Audio Exoteryc Rack PRO

本文评测的这款产品,属于便携设备家族中的佼佼者。它算得上便携,能轻松放入行李箱或在不同场所使用,但若作为随身解码耳放携带,就显得不太方便了。就此而言,我认为其便携性并非设计重点,因此决定将其视为一款可移动的桌面或台式系统来评测。



若您仔细阅读过我为这款设备搭配的音响系统,就会立刻发现:我毫无顾虑地将其与市场评分最高的集成放大器之一——Engström Arne MKII(近期慕尼黑高端音响展2025的明星产品)进行了搭配。诚然,这理应成为本文的终章,无需再多赘言。

滤波及调音


为了避免重复那些网上随处可见的内容,我决定不再用无休止的复制粘贴来罗列各种滤波的名称和功能,我将结合个人最喜爱的音乐作品,推荐其中部分滤波器组合。这是模拟及数字滤波器的结合,在我的聆听空间与系统配置中表现优异。



在Bizet的歌剧《Carmen》[比才《卡门》]的演绎中,我选择了模拟部分的“XSpace”矩阵模式与数字部分的“Minimal”(最小相位)滤波进行组合。这是最佳方案吗?我也不确定,但就我的理解而言——无论是对歌剧艺术还是客厅音响效果的追求——答案是肯定的。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个人心中的答案。我们有成千上万的乐迷,也有少数纯粹的发烧友。让我们以包容之心看待不同观点,彼此学习交流吧。



要真正领略高保真音响的经典魅力——为了让各位对我的推荐有更直观的理解,我特意选择了Eagles乐队《Hotel California》最具传奇色彩的《Hell Freezes Over》版本[老鹰乐队《加州旅馆》《冰封地狱》版本]。不过这次我选择了“XSpace”矩阵模式与“Transcient Alignment”(瞬态对齐)组合。听音室几乎占据了我住宅的一半空间,这正是发烧友们钟爱的配置。好吧,我可能有点夸张,但您懂的。顺带一提,这里有个与之相关的趣闻:在Cambridge Audio EX系列的演示会上,主持人征求特殊曲目播放时,在满座店铺老板与专业媒体人士的房间里,有人提议播放此曲……观众们惊愕的表示这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几乎夺门而逃。(编者注:考虑到歌词内容,在英语国家或区域,这首经典之作确实不太适合在公开场合欣赏。)
在音乐采样解码领域,我们或许正走向一个临界点。具体来说:虽然处理器数量或运算速度可以提升,但必须承认这种性能提升需要通过散热措施来平衡。散热方式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专业领域采用主动散热(如风扇),而高保真音频领域往往采用被动散热(即通过大型金属散热器与空气接触实现热量传导)。



最终结论

在数字音频设备领域,当前销售产品的规格往往已经超越了主流音乐编码水平。因此,这类产品可以保证在未来许多年里完美使用——毕竟录音行业要达到当前这些技术层级,仍需要不少时间。
iFi悦尔法iDSD Valkyrie是在多重维度方面进行超规格设计的DAC产品,旨在以有限的价格及成本范围内实现卓越性能。其目标用户是那些渴望拥有真正的专业音频系统,却又不愿受制于这类设备限制的发烧友。无论是其采用的连接方式,还是电池等核心部件的性能表现,都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便携设备,而是属于可移动使用的产品。因此,将其用于“无人在场”的聆听并无意义,恰恰相反,您需要倾注所有感官去体验。正因如此,您必须为它的体积付出代价。其造型设计堪称典范,完美诠释了如何正确处理散热问题——确保潜在的内部敌人(热量)得到有效释放。



2
发表于 2025-9-15 19: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5-9-15 20: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关于本篇测评的解释说明:本篇测评最早由作者Josep Busquets发布于Amigos HiFi(https://www.amigoshifi.com),原文为西班牙语,链接→https://www.amigoshifi.com/sm/n/ ... rie-asalto-al-poder,由HiFi.cat网站转译为英语和加泰罗尼亚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1 10: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