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25-8-24 16:58 编辑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本期的伴乐谈节目,咱们分享的主角来自IFI悦尔法,这个品牌在咱们节目中出现的次数不算特别频繁,但是时间和产品的跨度非常之广,基本从早期idsd一体机,到后来的旗舰解码Pro iDSD、各种电源、网络净化小插件、以及招牌的大菠萝便携一体机都有分享。IFI这个品牌源自英国AMR,背后的技术大拿是Thorsten Loesch,一个值得留意的现象是,近几年IFI品牌方悄然淡化了关于托老头子的宣传,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国内深耕多年以后,IFI早已凭借自身实力和本土化的产品策略而非老头儿的技术代言吸引了玩家的目光,并且有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并不需要刻意强调血统了。今天的IFI,在便携和轻量化桌面系统上,布局了丰富的产品线,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主角算是其中一个集大成者,解码耳放一体机iDSD Valkyrie解码耳放一体机,简称女武神。
女武神Valkyrie,一个颇有北欧神话色彩的型号,从产品大类上说,女武神归属于解码耳放一体机。在IFI这么多年的品牌目录中,解码耳放一体机算是品牌核心中的核心,以iDSD为前后缀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一体机为IFI打下了赫赫江山,我记得iDSD系列的旗舰,初代Pro iDSD发布的时候,在指标和功能集成上,颇有点惊为天人的意思,现在想来,大概已经是七八年前的分享了,那台以解码为核心卖点的一体机,即便放在流媒体制霸的当下,技术水准也毫不落伍。今天要说的女武神,也归属于iDSD的序列,从序列定位上,你可以把它视为仅次于Pro iDSD的次旗舰级产品,
从场景形态上,女武神则属于“可移动便携音源”,在我看来,前几年IFI的大菠萝1代和大菠萝2代一体机,其实已经在这个兼顾台式和便携的路线上做出了尝试,而女武神算是阶段性的一个总结。纯粹从可移动终端这个角度去切入的话,女武神的同类机型并不算多,国内产品有390LE、大钛菊,国外品牌有HUGO或者索六万。赛道比较独特,所以也不算拥挤。简单说说功能和接口,女武神的核心功能自然是解码和放大,其搭配的输入输出接口也一如既然比较实用丰富。数字输入方面,包括蓝牙、c口USB、3.5mm规格的同轴和光纤这四种。模拟输入方面,包括3.5mm和4.4mm规格两种。模拟输出方面,前面板是3.5mm+4.4mm耳机口,机器尾部则是RCA和3.5mm、4.4mm三种LINE OUT。从接口类型上说,比不上台式的Pro iDSD,但是放在可移动和便携范畴里面可谓是非常齐全够用。女武神这台机器的体型是偏扁平的,不是先前大菠萝那种长条形,宽敞的前后面板不仅拥有足够空间摆放功能接口,也可以容纳更多按键和旋钮,相比而言,大菠萝的功能布局显得局促了很多。
和外部丰富的操作性对应的,是女武神内部的硬件配置。很多品牌都有自己用得比较擅长和顺手的芯片,对于IFI来说,解码芯片他们几乎不折腾国内主流的ESS和AKM,而是多年如一地使用BB家的,女武神也不例外,内部采用了四核Burr-Brown DAC架构,搭建了被称之为“Quad Stack”的混合多比特架构。但是芯片的具体型号并没透露,所以我们也不知道是同型号的并联还是不同型号的立体化搭建,只能通过官方资料了解到,这一设计的灵感源自传奇的飞利浦TDA1541A多比特芯片,旨在重现充沛动态与音乐性。通过交叉配置这四颗DAC处理差分信号,女武神在获得经典多比特韵味的同时,实现了现代Delta-Sigma芯片才有的卓越低电平线性度和惊人细节表现力。不过有一说一,讨论BB或者AKM/ESS这些芯片的单个指标是木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在我看来,IFI这么多年都在研究和使用BB家的芯片,其“武器熟练度”已经足够高,都能算是IFI传统艺能了。
另一个让我不太关注解码芯片的原因是IFI本身的算法加持。播放器通过搭载自有滤波算法的fpga,预先对数字信号进行洗水重构,再配合DAC和放大电路进行输出,是当下诸多一体机的常规操作,对于IFI来说也是驾轻就熟,早在Pro iDSD的时期,我们就已经见识到IFI各种算法的加持,但是在“可移动”机型上,先前的大菠萝一代和二代倒并没有提供多种滤波算法给玩家来回切换,可能也和它们体积受限有关。对于女武神来说,机器体积变得更大,功能上的天限降低了不少,一方面有了屏幕能够可视化切换,另一方面,厂家可以肆无忌惮地加强供电,女武神内部电池组容量达到20,000mAh,就是一个中大号的充电宝了,这块巨型电池不仅提供了长达18小时的理论续航,更核心的意义在于——前面说的数字算法,都是需要供电+算力的。
在数字处理方面,女武神的算法分成几个维度,可以各自控制也可以共同加持,因为排列组合实在太多,这里就简单说说维度上的框架。首先是Crysopeia FPGA母带重制,一句话概括:可以将数字信号升频道DSD512或者DSD1024。第二就是多种数字滤波器,包括追求原汁原味的“Bit-Perfect”、GTO(吉布斯瞬态优化)、最小相位、瞬态对齐等。一句话概括:这些滤波器提供了微调声音瞬态、振铃和频响的可能,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听音偏好和耳机特性,搭配出最契合自己的声音。以上两个维度的描述,其实女武神和旗舰Pro iDSD是一脉相承的,第三个维度则是女武神独有的,也就是K2HD Technology,这是iFi与JVC、KENWOOD公司合作,将后者著名的K2HD技术引入的结果。一句话概括:这个算法可以实时将普通CD转制成XRCD,为声音增添独特的模拟韵味。你要问区别多大?去淘宝看看XRCD和普通CD的价格差异就知道了。当然,你以为数字端处理以后就大功告成了?并没有,在模拟环节,女武神依旧提供了一堆调音功能加持(XBass II, XPresence, XSpace),这也是在iFi以往机型中出现的功能,会对声场、中频、低频做针对性优化,选择困难症患者狂喜。
所以我们其实可以脑补这样一个剧本:对iFi来说,初代的大菠萝一体机,探究的更多是“可移动便携音源”这种产品形态的可能性。到了大菠萝二代,它的意义在于接口设计的优化、模拟电路的完善和整体供电的考量,到了女武神接手,则是加入了来自旗舰Pro iDSD的数字玩法加成,所以说女武神是当前阶段的集大成者,并不为过。在试玩过程中,我也一直有这样的感受:女武神这台机器,确实很难让我挑出什么值得吐槽的地方:你没法抱怨续航,这货充满一次能连续加班18小时,接上快充以后,一个多小时就充满,且可以一边充电一边使用;你也没法抱怨驱动力,这货的推力上限充沛得能碾压很多小型桌面台机,且和大菠萝势大力沉的风格不一样,丰富的档位增益切换,可以让女武神从最细腻无底噪的温柔,一直唱到暴力女王亮出她的獠牙,去撕咬吞噬哪怕ADX5000这种高阻中敏耳机;你同样没法抱怨音质,丰富的解析力细节和多变的音色,可以适配几乎任何一个耳机前端,甚至桌面音箱系统;你甚至连售价都没法吐槽,同样赛道的可移动台机,女武神的价格差不多只有前几名的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可能最终,决定你和女武神缘分的,是一种叫做使用场景或者生活习惯的东西。女武神并不是仅仅追求极致便携或者极致音质的存在,它是在可移动场景中兼顾便携和音质的存在,就像瑞士军刀一样,万金油。这类器材的黏着度其实是很高的,当它与你的听音使用习惯契合之后,你会发现,比它方便的,没它好听,比它好听的,没它好用,比它好听且方便的,没它便宜。HIFI玩家不断更新升级的过程,是追求,而最终退烧归隐的设备,是妥协。我们大多数人的命运,其本质,不都是在追求中接受最终的妥协吗?从这个角度说,这阵子,我听的不仅仅是女武神,也同样是自己命苦本苦的人森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