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urtnc 于 2025-8-1 16:35 编辑
构建、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1. 工艺与轻量化 外壳复刻Omega配色,磨砂金属质感扎实,不对比的话这个金属工艺本身是不错的,但做工细节仍逊于Stax;
耳机佩戴在头上夹力很足够,头部正常幅度的活动不至于让耳机乱晃,而且这种形式的头梁设计对大头更友好,我就算大头群体,X9000这种公认佩戴很好的耳机我戴起来是没有ES2a舒服的,主要原因是X9000调节头带的滑块,会稍稍硌到我的头顶;
耳罩深度合理,内部空间足够。我的耳朵完全不会碰到耳垫,而且耳垫的形状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头梁滑轨为金属材质(Omega为塑料),真皮头垫提升舒适性;
线材标配PC-Triple-C铜线,可选STAX带状线,PC-Triple-C线本身很轻,佩戴中存在感会比面条线更弱,整体体验更舒适,但插头应该是3D打印的,质感略差,声音区别我看到Head-Fi上有人对比过,结论是Stax耳机线的空气感和高音更足,声场更开阔,音调也更中性。PC-Triple-C耳机线的中音更温暖饱满,低音冲击力更强;
总重降至450克(ES1a为510克),佩戴压迫感显著降低。
2. 结构优化与争议 头梁滑轨调节为无刻度设计,实际使用中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我更喜欢X9000那种有刻度感的调节方式,ES2a我总是会纠结左右两边我是不是调到一样高了(该死的强迫症);
耳机单元上的支架与头梁连接处的旋转机构,基本一点旋转阻尼都没有,这就导致耳机在你头上的前后倾斜角度人为调整是完全固定不住的,这点X9000是有加像泡棉一样的东西增强阻尼的,可以微调角度,但因为ES2a夹力很大,耳罩又是人体工学设计,扣在头上倾斜角度基本是固定的,所以也不算很大的问题;
类似Omega的后部开放金属格栅提升声学透明度,但单元暴露风险较高(移除耳罩内布网后金属板易触损),提这点是因为Head-Fi上有不少去掉耳罩内布网听的,说声音更直接高频更好,但这毕竟属于小众玩法,大部分人应该跟我一样,都不会去拆布网的;
耳罩采用仿皮材质(PU),基于Omega耳罩造型解构重制,佩戴舒适性佳,但耐用性存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