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017|回复: 1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WOO WA5 和它的真空管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7 16: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日本
1. 前言


耳放的历史上少不了胆放这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最早写56旗舰的哥们所用的 TTVJ Millett 307A和同时代的The Pinnacle拉开了直热式真空管耳放的序幕,到Eddie Current Blancing act和WOO Audio WA5的群雄割据,最后来到今天Eddie Current Studio,WA33,奥立,欧博,小不点,总司令,Viva 845等百花齐放。真空管耳机放大器也算是迎来了又一春。这其实也好理解,随着音源的发展,失真越来越低,差异化也越来越不明显。想当年金嗓子特色的高频,二嫂特色的细节满天飞,到现在K03XD和DP560相比,同质化也是一直在进行中。对于我而言,或者说大多数玩器材的?追求差异化,或者说追求失真的重任自然也落到了胆机,或者说真空管上了。真空管本质也是一个三极管,而且是那种电气特性不太稳定的三极管,在各种追求低能耗,高效能,高稳定性的领域可以说是被晶体管摁在地上摩擦,但是在音频这个微妙的领域,真空管自有一定程度拥趸。毕竟寻找差异化,互补化才是听的舒服。


自然和胆放讨论数据参数都没什么意义了,因为真空管的消亡就是这些参数太难看了。一体两面吧,我自然是不排斥参数好的放大器,他们都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只不过,参数好可能意味着准确,但不一定意味着好听。对于追寻真实,准确,精准的人可能胆机就是一坨废铁。不过我感觉,可能自己听的舒服比较重要,而且,触摸这些上世纪的废品有的时候也挺有意思的。很多现在还在用的管子都是军工管,毕竟彼时韩战越战风风火火,谁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大的美苏战争,用于军事的管子多多少少会多准备一些库存,然后就到了半导体全面取代真空管。这些多余的军管也就从仓库的不知名的角落扫出来,卖废品给需要的人。鬼知道现在用的5T4是不是从哪个退休的坦克上拆下来的。


说了那么多废话,总算到主角了。WOO Audio WA5,这可能是当时首个使用300B作为功率管的真空管耳放,300B总体而言需要的屏电压比较高屏流比较大,制作难度较大,同时输出功率比较大,纯甲极限功率可以到8W,这是其他功率管难以企及的功率。因此以300B为基础设计的胆机,多用于驱动音箱,好巧不巧这个功率对于现代的落地箱甚至书架箱却又太捉襟见肘了,反倒是在现在这个年代,各种对功率有一定需求的全尺寸耳机层出不穷,给300B作为耳放开辟了新的自留地。虽然由于阻抗匹配,功率耗散等原因,8W不可能全部输出到耳机,事实上也没多少耳机能承受这么高的功率,即使是瞬时。WA5之前,所谓胆机耳放大多使用了更好驱动的PX4,2A3,307A等输出较小,工作条件较温和的功率管,放到现在这点推力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比如ECBA,虽然很多人说能推动AKG的K1000,但是事实是我用ECBA的平衡口插K1000,音量甚至要打到2点才能听流行打到快尽头才能听古典,实在不可谓推得动。而相对的WA5的KK口插K1000则是非常的有精神,音量不用过9点,古典,单元开最大也就用到10点到11点的音量就足够了,推力之差显而易见。对于WA5的电路我目前没有可信的材料,看上去可能是6SN7并管推300B,相较于ECBA需要适配PX4,300B的工作点可能比较低,这样单只双三极管的6SN7可以一个三极管驱动300B或者PX4,这样按照6SN7的增益20来算,屏压可能不会过300V(我猜是250V)。其实就是强迫300B在PX4的条件下工作。当时WA5和ECBA同时持有的时候也有着感受,ECBA用300B的时候感觉没什么激情,声音很平铺直叙,比较无趣,而WA5则是热情有动态,但是没有ECBA那般细腻。


我持有ECBA大概4年到5年,持有WA5也有三年多了,两者的交集大概有1年左右,在长达1年的比较中我坚定了放弃ECBA的计划,最后留了WA5。主要是因为WA5声音更加全面,推力更大。对于推力这个问题,我到现在都认为一个合格的300B胆放,在阻抗匹配良好的条件下足以驱动所有的耳机,不存在推不动,推不开的问题。然后就是适配的管子种类多,够我折腾的,也方便为特殊的耳机选配特殊的管子,乐趣无穷。最后就是设计好,几乎听不到底噪,配合高阻低阻模式可以搞定大多数的动圈,平板耳机有推力巨大的KK口,甚至还有一个攻防口可以推一些高灵敏的小箱子。最后就是便宜,性价比奇高。我手头的是一个WA5标准版1代,1.2万左右就能拿下,当然不带管子。我听过WA5LE,除了没有攻防口和KK口,其他都和标准版差不多,价格也更便宜,刨掉管子1万左右就能拿下。当然还有2代WA5,虽然没听过,但是看一代的水平我个人感觉还是值得信任的,就是价格差的有点多,性价比上可能没那么高。


WA5一共使用了6根管子,一对5V整流管,一对6.4V前级管,和一对300B。可能看着有点奇怪,不是应该是274B和6SN7么,怎么成了5V整流管,一对6.4V前级管?这不得不说WOO的那个tube rolling list了,其中几乎市面上能找到的5V整流管都可以互换,不管是直热还是旁热。如果母座不对,则需要使用转接座。甚至有的4V整流管也可以使用,比如欧洲的AZ1,AZ12等。总之就是没有你想不到只有你买不到。那个6.4V前级管也是,我在他的list中甚至找到了ECC35,这分明是6SL7,居然可以给WA5用。WOO还贴心的写了句这个管子将按照6SN7的工作条件工作。只要灯丝电压对,你都可以插上去试试,这才是WA5的魅力。反倒是300B是最固定的,由于该系统是按照300B设计的,PX4就算使用转接座插上去也将工作在比额定电压高的状态,轻则寿命减少,重则烧管子。但是,如果你不怕减寿命烧管子,可以使用带电阻分压的转接座,将PX4插到WA5上(PX4灯丝电压是4V,300B是5V),声音也还行,当然我试过,不推荐尝试就是了。


讲了这么多总算把WA5介绍完了,接下来容我慢慢写吧,目前收集了5V整流管大概20多对,6.4V前级管有10多对,反倒是300B没那么多大概只有3对。下一章写个真空管的概论,打算详细说下真空管的相关内容,然后再说tube rolling。当然,本人并非电子学背景,虽然最近在学习电子学,准备自己做一个12AX7推6SN7的静电胆放,对于真空管,参数,电路等电子学的相关知识认识有限,倘若某些内容认知有问题烦请各位多多指正,有意义的讨论和知识总是好的。真空管的tube rolling上我重心会放在整流管和前级管上,反倒是300B我不打算做过多展开。主要还是我感觉300B在三类管子中起到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无法做到雪中送炭,如果前两个不认真选择,仅仅放一个TA300B,最后的声音可能还是比较悲剧的。另一方面,F大等人对于300B的相关帖子也够多了,我自己经手的300B也罕有贵价品,就不献丑了。



2
发表于 2024-1-27 17: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好文帮顶,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1-27 19: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wa5没听过。wa7底噪是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1-27 23: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荷兰
老烧给讲讲 哪几个管子声场大 结像好? 电子管我真是不得其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28 0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黄金8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28 05: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300b搞不好底噪特别大,我最近也在学习一些300b的电路,看能不能改改我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28 06: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Tension_wong255 发表于 2024-1-27 23:37
老烧给讲讲 哪几个管子声场大 结像好? 电子管我真是不得其解!

212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28 06: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楼主的学习态度是可赞的,自己制作一个静电放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希望最终有所收获。


关于电子管我也玩了好多年了,希望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些知识。其实电子管最终被晶体管淘汰,并不是因为电气性能不稳定,而是主要输在了功耗大和体积大上,电子管很大一部分能量浪费在了灯丝高温发热上了,而晶体管没这个问题。另外,体积大在实际应用上的限制也是要命的,遥想当年的第一个电脑Eniac,占地一整个机房,每天的发热和功耗惊人,以至于出现现在编程时常用的术语Debug当年在Eniac上是实实在在的Debug,就是找出那些被热量吸引爬到电脑内造成电路短路的虫子,而不是找出程序里的代码错误i。后来,可以放入口袋的便携晶体管收音机面世了,可以想象当时还处于电子管时代的人们惊诧,原来电器可以做的这么小。当然,差不多那个时候以后,电子管就慢慢被晶体管淘汰了。但实际上电子管,尤其是三极电子管的电气性能是要比晶体管要好很多的。尤其是在失真方面。晶体管的性能相当于五极电子管吧,放大时非线性失真问题非常严重,所以晶体管或五极电子管放大电路通常需要引入很多负反馈来减少失真,引入负反馈后也能使测量得出的失真看上去数据很好看,失真很少,当实际上虽然晶体管电路或五极管电路的失真测量值看上去很低,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负反馈会导致电路相应速度变慢,而且还会引入很多odd order harmonic distortion,而这种奇次失真听起来会很刺耳,大多数石机都有这个失真测量数据很好,但就是听起来刺耳不好听的问题。所以,在HiFi领域近些年来人们又重新转向了电子管,因为三极管电子管的线性失真小,声音温润暖和,没有那种五极管或晶体管电路那些恼人失真和刺耳声音,所以胆机在这些年越来越流行。


关于WA5和ECBA,我以前有段时间对电子管线路特别管兴趣的时候也研究了一下。我觉得楼主基于实际使用得出的ECBA功率小WA5功率大的结论是可靠的。我当时看了一下ECBA,我觉得它选用6SN7做驱动管是相当好的,因为6SN7的性能好、存量大、好管多、选择余地大、可玩度高,但看到它只用一根整流管而且还不是那种功率大的整流管时,我的心就凉了一半。从它只用一根6SN7去驱动300B以及用一根低功率整流管我已经知道这个机器功率不会太大。WA5在这方面好很多,用了2根正常功率的整流管,而且用了2根6SN7电子管做驱动,而且据我所知WA5内的2根6SN7管是串联的,这样它的放大倍数就比单根6SN7的20倍要高很多了,这样WA5内300B管的屏压应该比ECBA高很多,电流也可以高很多,显然功率要比ECBA高很多。但300B机器现在的问题也挺严重的,一个是现在的机器太贵了,另一个是好的300B管子也太贵了,早已脱离普通发烧友愿意承受的价格了。如果说早年WA5一代1万多的价格还算合理的话,现在的二代或其他新Woo产品如WA23、WA33的价格早就变的ridiculous了。要知道早年Woo出道的时候,就是主打价格比纯欧美的胆放便宜性价比高,因为Woo的华人企业背景能够搭上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在机器用一些国内生产的部件,成本可以比纯欧美的机器做的更低。没想到现在Woo和那个东欧波兰毛子Feliks伙同HeadFi,已经成为天价胆机的推手,实在是讽刺啊。那种5、6千美金的300B胆机早已脱离了现实,有多少发烧友真的愿意去购买,这也难怪HeadFi上WA5/WA33的帖子死气承承几个星期也没一个讨论,而东欧波兰毛子那个Envy 300B耳放,除了那几个波兰毛子自家的水军以及那几个整天在耳放帖子里碰瓷的ZMF水军在那里自说自唱,几乎没有什么烧友在那里讨论了。


300B现产管的价格也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如果前几年复刻WE300B那1500美金一对的价格我都觉得离谱,现在HeadFi里一些水军拼命鼓吹的什么2600美金一对的什么RE的MO以及更贵的TM,那简直在我看来就是奇葩了,一对现产管居然比胆机本身还贵,这个简直是完全不合理的。要说古董电子管,比如早年五六十年代的古董管,由于早就停产了而且由于技术流失以及材料被禁等原因导致复刻不可能而造成稀缺性成为用一根少一根的古董而变得昂贵,那倒是还是可以理解,毕竟好的古董管有收藏价值,而且这些年来价格也一直上升。但你一根随随便便就可以生产要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的现产管,开两三千美金一对这么高的离奇价格我觉得只能去骗骗傻子了。毕竟那些顶级的信号管比如B65和Melz 1578等也就是1000多美金一对,那还是因为这些管子本来就非常稀缺,而另外一些顶流的信号管比如铁座喜万年宝马等基本800美金以下就可以拿到一对,而且这些还都是早已停产用一根少一根的古董管。所以,我对300B耳放盒300B胆管已近失望了,本来想研究一下300B电路的,后来就放弃了,感觉太鸡肋没啥意思,因为本来我也不玩平板这种需要大电流的机器,主要是那些平板要么质量堪忧(黑肥慢和阿三那种)要么重量喜人(刑具Abyss那种)。


至于前级管和功率管很多都用6.3V或后来的拇指管用12.6V,以及整流管大多都用5V,那个是历史遗传吧,可能当初是为了不混淆,所以整流管都用了5V,所以早年变压器厂商生存的古董变压器都是留一个5V的线圈抽头用于整流管,再留一个或2个6.3V的抽头用于胆管灯丝,然后再根据用户需求留一个高压线圈抽头用于提供B+初始电压。后来的拇指管用12.6V也是为了更容易符合以前的电路,因为那些12.6V的管子很多都提供了灯丝中心抽头,所以把灯丝从中心抽头并联以后也可以用到以前6.3V的电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28 06: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curado 发表于 2024-1-28 06:42
楼主的学习态度是可赞的,自己制作一个静电放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希望最终有所收获。

B65也被放大了,現在也是天價了,1000美應該買不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28 07: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Yin93035382 发表于 2024-1-28 06:56
B65也被放大了,現在也是天價了,1000美應該買不到吧

可能吧,还好我早年备了几根NOS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28 07: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6sn7我当年玩super 7的时候弄过不少,其实区别远没有共性大,我感觉比较实惠的是3孔的sylvania 非gta, 雷神的gt,rca的我觉得噪音有点大。铁座喜没听出来哪里好。天梭的黑瓶现在很贵了,也就是中频感觉好一点点,我觉得不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28 07: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Luxman新出的300b, 6sn7并管的,没人扒一下电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28 07: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pseudo 发表于 2024-1-28 07:32
6sn7我当年玩super 7的时候弄过不少,其实区别远没有共性大,我感觉比较实惠的是3孔的sylvania 非gta, 雷神 ...

虽然这些年古董管由于它的不可复刻导致用一根少一根,价格不停的在上涨,相对来说6SN7仍旧是胆机几乎不可替代的NO.1信号管,很多知名胆机都是用6SN7做信号管的,主要是它的线性好,放大倍数和电流适中,早年就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从二战时期的军用到后来的民用,这个管子一直生产了几十年,而且当时各大胆管商几乎都生产这个管子,所以选择余地大,可玩性很高,要什么风味就有什么风味,而且好管名管也特别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28 07: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本帖最后由 farrel 于 2024-1-28 08:49 编辑

wa5是一台非常好的机器,但是wa5要得到好的声音,电子管成本非常高,远高于ECBA。woo家的wes,33等都是类似,换管成本极高,内部用料越来越好。所以,后期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试问,如果一台胆机,卖1万,要搭配3万的电子管,结果出来的声音还不算顶级,会有人去买么?所以,后期自然变成了主机用顶级用料卖5-6万,电子管搭配3-4万,10万给你一个顶级的声音。Woo的产品思路本身一点问题都没有。胆机耳放卖的太便宜,不走hiend路线,可以参考欧博和小不点,在人力成本更高的欧美,企业根本不能靠胆机耳放活下来。

当前好的胆机耳放的设计思路,一般主要在功率管上,给玩家一定自主调整空间,说白了吧,其实就是让你换换300B。
这个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顶级的古董前级管子非常非常贵.
其次是因为根本没有在产能保证稳定供货的好的前级管子,你们谁能提供稳定可靠的古董前级管子的购买渠道么?谁能说一个在产6sn7的好管子么?根本没有这些东西。所以,这两年还大量出现设计用6sn7电子管的新胆机么?不设计了,因为根本买不到价格合适,声音好的6sn7了。

对于胆机厂家而言,人家是要活命的,不是DIY玩玩的。商业上成功的胆机设计,参考viva,总司令,EC这些,大多数都给你固定了,都只留下极少的换管空间。前级管子也基本都转向冷门管子。
所以,300B在产管子才会有人去做,会有人去研发,因为这个市场空间,就只给了300B这一种电子管生产空间。300B也是声音风格最多,调整区间最大的电子管。
像Elrog 300B,和 西电300B,完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同样一台300B机器,要高冷用elrog,要中性用eml,要温暖用复刻系统,要素质高用tak。调整空间都给你了,这不才是市场需要的东西么?

脱离市场,用DIY的眼光去看胆机市场,其实是很扭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28 08: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pseudo 发表于 2024-1-28 07:32
6sn7我当年玩super 7的时候弄过不少,其实区别远没有共性大,我感觉比较实惠的是3孔的sylvania 非gta, 雷神 ...

RCA,CBS的5692俗稱5支鋼骨,就性能穩定,低噪音,清秀亮麗,反而40年代坑屏6sn7中頻濃厚,高頻偏暗,喜萬年最好應該40年代鐵座vt2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28 08: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汕头
胆机对没有胆储备的玩家一点都不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28 08: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西安
胆机好,你值得拥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28 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小米气态键盘 于 2024-1-28 10:17 编辑

300B只有8W其实是因为量产机需要考虑用户自己换管子,而用户可能换到的管子有部分型号并没有36-40W的屏耗,例如EML的Mesh 300B,其最大屏耗为28W,因此多数情况下300B都不会被配置到超过350V 80mA的工作点,也就是实际屏耗通常小于28W,并且采用RC耦合驱动,无法驱动到正栅压区间。WA5的适配管给了EML的300B/XLS,并不包括Mesh,我估计它300B的工作点是卡着mesh的上限设置的,这样用300B mesh不至于快速烧管子或者红屏,但管子如果短命,用户去找Woo,厂家可以直接甩出Tube Compatibility Chart来甩锅。

如果将屏耗提高至接近其极限的36W,并将其驱动到A2类状态,300B完全可以提供12W甚至更高的输出功率。

另外增益和推力是两回事,音量开到多大合适与你的DAC输出摆幅,所用耳机灵敏度,阻抗匹配情况如何都有较大的关系,考虑输出阻抗与变压器完全匹配,一般放大器会有一个输入灵敏度的参数,是指多少输入摆幅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相近的耳机声压,一台音量需要几乎开满,另一台音量不需要开太大,这其中直观的差别并不是“推力”,而是电路增益。举个例子,一台机器输入灵敏度200mVrms,输出功率8W,另一台输入灵敏度2Vrms,输出功率8W,DAC输出摆幅2Vrms,相同的输出音量,第一台的音量电位器必然开得比第二台低,但第二台音量开到最大都能保证不削波,第一台的电位器开满之前很早就输出削顶了,因此它的电位器实际可用范围并不包括最大值附近的一段,但用户看着音量电位器还有很多可以往上调,觉得这台机器“推力很大”,这是明显不合理的。

Hi/Lo两档阻抗选择显然是不够的,标称输出功率是限定阻抗匹配情况下的,阻抗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下输出功率通常会降低。

12AX7推6SN7的静电放我个人不是很看好,首先12AX7的内阻对于驱动6SN7来说有点高了,超过60KΩ的管内阻,与6SN7在共阴放大时大约80pF的输入电容不是很搭配,12AX7需要用Mu Follower等方式降低输出阻抗,另外静电耳机可以近似视为容性负载,6SN7对于静电耳机所需的输出摆幅,和电容所带来的输出电流需求来说有点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28 11: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28 11: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美地区
300b这管子8w和12w 感觉区别并不是很大吧,是不是还是驱动级设计的影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0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