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言
耳放的历史上少不了胆放这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最早写56旗舰的哥们所用的 TTVJ Millett 307A和同时代的The Pinnacle拉开了直热式真空管耳放的序幕,到Eddie Current Blancing act和WOO Audio WA5的群雄割据,最后来到今天Eddie Current Studio,WA33,奥立,欧博,小不点,总司令,Viva 845等百花齐放。真空管耳机放大器也算是迎来了又一春。这其实也好理解,随着音源的发展,失真越来越低,差异化也越来越不明显。想当年金嗓子特色的高频,二嫂特色的细节满天飞,到现在K03XD和DP560相比,同质化也是一直在进行中。对于我而言,或者说大多数玩器材的?追求差异化,或者说追求失真的重任自然也落到了胆机,或者说真空管上了。真空管本质也是一个三极管,而且是那种电气特性不太稳定的三极管,在各种追求低能耗,高效能,高稳定性的领域可以说是被晶体管摁在地上摩擦,但是在音频这个微妙的领域,真空管自有一定程度拥趸。毕竟寻找差异化,互补化才是听的舒服。
自然和胆放讨论数据参数都没什么意义了,因为真空管的消亡就是这些参数太难看了。一体两面吧,我自然是不排斥参数好的放大器,他们都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只不过,参数好可能意味着准确,但不一定意味着好听。对于追寻真实,准确,精准的人可能胆机就是一坨废铁。不过我感觉,可能自己听的舒服比较重要,而且,触摸这些上世纪的废品有的时候也挺有意思的。很多现在还在用的管子都是军工管,毕竟彼时韩战越战风风火火,谁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大的美苏战争,用于军事的管子多多少少会多准备一些库存,然后就到了半导体全面取代真空管。这些多余的军管也就从仓库的不知名的角落扫出来,卖废品给需要的人。鬼知道现在用的5T4是不是从哪个退休的坦克上拆下来的。
说了那么多废话,总算到主角了。WOO Audio WA5,这可能是当时首个使用300B作为功率管的真空管耳放,300B总体而言需要的屏电压比较高屏流比较大,制作难度较大,同时输出功率比较大,纯甲极限功率可以到8W,这是其他功率管难以企及的功率。因此以300B为基础设计的胆机,多用于驱动音箱,好巧不巧这个功率对于现代的落地箱甚至书架箱却又太捉襟见肘了,反倒是在现在这个年代,各种对功率有一定需求的全尺寸耳机层出不穷,给300B作为耳放开辟了新的自留地。虽然由于阻抗匹配,功率耗散等原因,8W不可能全部输出到耳机,事实上也没多少耳机能承受这么高的功率,即使是瞬时。WA5之前,所谓胆机耳放大多使用了更好驱动的PX4,2A3,307A等输出较小,工作条件较温和的功率管,放到现在这点推力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比如ECBA,虽然很多人说能推动AKG的K1000,但是事实是我用ECBA的平衡口插K1000,音量甚至要打到2点才能听流行打到快尽头才能听古典,实在不可谓推得动。而相对的WA5的KK口插K1000则是非常的有精神,音量不用过9点,古典,单元开最大也就用到10点到11点的音量就足够了,推力之差显而易见。对于WA5的电路我目前没有可信的材料,看上去可能是6SN7并管推300B,相较于ECBA需要适配PX4,300B的工作点可能比较低,这样单只双三极管的6SN7可以一个三极管驱动300B或者PX4,这样按照6SN7的增益20来算,屏压可能不会过300V(我猜是250V)。其实就是强迫300B在PX4的条件下工作。当时WA5和ECBA同时持有的时候也有着感受,ECBA用300B的时候感觉没什么激情,声音很平铺直叙,比较无趣,而WA5则是热情有动态,但是没有ECBA那般细腻。
我持有ECBA大概4年到5年,持有WA5也有三年多了,两者的交集大概有1年左右,在长达1年的比较中我坚定了放弃ECBA的计划,最后留了WA5。主要是因为WA5声音更加全面,推力更大。对于推力这个问题,我到现在都认为一个合格的300B胆放,在阻抗匹配良好的条件下足以驱动所有的耳机,不存在推不动,推不开的问题。然后就是适配的管子种类多,够我折腾的,也方便为特殊的耳机选配特殊的管子,乐趣无穷。最后就是设计好,几乎听不到底噪,配合高阻低阻模式可以搞定大多数的动圈,平板耳机有推力巨大的KK口,甚至还有一个攻防口可以推一些高灵敏的小箱子。最后就是便宜,性价比奇高。我手头的是一个WA5标准版1代,1.2万左右就能拿下,当然不带管子。我听过WA5LE,除了没有攻防口和KK口,其他都和标准版差不多,价格也更便宜,刨掉管子1万左右就能拿下。当然还有2代WA5,虽然没听过,但是看一代的水平我个人感觉还是值得信任的,就是价格差的有点多,性价比上可能没那么高。
WA5一共使用了6根管子,一对5V整流管,一对6.4V前级管,和一对300B。可能看着有点奇怪,不是应该是274B和6SN7么,怎么成了5V整流管,一对6.4V前级管?这不得不说WOO的那个tube rolling list了,其中几乎市面上能找到的5V整流管都可以互换,不管是直热还是旁热。如果母座不对,则需要使用转接座。甚至有的4V整流管也可以使用,比如欧洲的AZ1,AZ12等。总之就是没有你想不到只有你买不到。那个6.4V前级管也是,我在他的list中甚至找到了ECC35,这分明是6SL7,居然可以给WA5用。WOO还贴心的写了句这个管子将按照6SN7的工作条件工作。只要灯丝电压对,你都可以插上去试试,这才是WA5的魅力。反倒是300B是最固定的,由于该系统是按照300B设计的,PX4就算使用转接座插上去也将工作在比额定电压高的状态,轻则寿命减少,重则烧管子。但是,如果你不怕减寿命烧管子,可以使用带电阻分压的转接座,将PX4插到WA5上(PX4灯丝电压是4V,300B是5V),声音也还行,当然我试过,不推荐尝试就是了。
讲了这么多总算把WA5介绍完了,接下来容我慢慢写吧,目前收集了5V整流管大概20多对,6.4V前级管有10多对,反倒是300B没那么多大概只有3对。下一章写个真空管的概论,打算详细说下真空管的相关内容,然后再说tube rolling。当然,本人并非电子学背景,虽然最近在学习电子学,准备自己做一个12AX7推6SN7的静电胆放,对于真空管,参数,电路等电子学的相关知识认识有限,倘若某些内容认知有问题烦请各位多多指正,有意义的讨论和知识总是好的。真空管的tube rolling上我重心会放在整流管和前级管上,反倒是300B我不打算做过多展开。主要还是我感觉300B在三类管子中起到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无法做到雪中送炭,如果前两个不认真选择,仅仅放一个TA300B,最后的声音可能还是比较悲剧的。另一方面,F大等人对于300B的相关帖子也够多了,我自己经手的300B也罕有贵价品,就不献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