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么,就许愿吧】水月雨Meteor流星试玩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10 11: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又是新春初开时,没有年前冲刺一般的加班,晚上躺在沙发上看窗外时而升起的烟花,忽然想到天空中另一种别样的烟花,那便是流星,曾经也有中二少年的时候,蹲在屋顶等流星的傻劲儿似乎还有依稀记忆:闭眼、合掌、许愿,仿佛真能抓住那转瞬即逝的光。如今要谈及的主角,便是前两个月,由水月雨把这股“抓流星”的执念塞进耳道,取名Meteor(流星)的塞子。我们常说人生就像一场豪赌——有人砸钱买表,有人氪金玩车,而水月粉丝们的快乐,是把一串数字换成塞进耳道的星河。Meteor是水月雨旗下新一代的中坚产品,戴上它,是听歌还是许愿?咱们慢慢说。

最早见到Meteor是2024广州展的时候,用当时水月雨自己的话说,Meteor属于一个全新的系列,或者说全新的架构,这是一个7单元三分频的入耳塞子,一圈两铁四平板,动圈负责低频,动铁输出中频,高频则是由平板单元负责还原。这种配置和大多数用动铁作为高频的单元的塞子并不太一样,不过在水月雨手里并不是首创,以前我分享过的DUSK便是这样的一种尝试。值得一提的是,Meteor的腔体相对DUSK来说,绝对是大了一圈的,腔体的厚度比较显著,这也是和它的框架和单元选配有直接关联的。当然了,既然叫做Meteor,它和流星必然是有关系,腔体外侧的面板上,各镶嵌着一块陨石的碎片,每个碎片都带着魏德曼花纹,因为花纹的唯一性,所以每条Meteor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水月雨官方对于魏德曼花纹的形成有比较详细的讲解,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如今市面上的入耳塞子很多,除了内部的声学设计,各个品牌也会在腔体和外观上面,去花很多心思设计,以凸显自己的品牌个性。Meteor选择用陨石碎片这种材质,也是挺有想法的,你说它是噱头吗?既是,也不是,因为这两片经过精密切割的碎片,是内嵌在腔体里,位于动圈单元的后方,除了作为装饰,还作为后腔止振板。换句话说,碎片是腔体内声学环境的一部分,当然,水月雨是充分考虑过碎片的个体影响的,精密的尺寸控制使得每一个Meteor在声学一致性上都是OK的。我对这个骚操作的评价是:颜值即正义,且正义不讲武德。Meteor的外壳使用了高透光的树脂,像极了一颗封印了流星的琥珀,如果你从腔体侧面观察,其内部的大部分单元和声学导管都纤毫毕现,不过动圈单元你看不到,因为它距离陨石碎片非常近,这颗动圈单元的尺寸比较大,达到了13mm的口径,这是一个颇为惊人的数字,这也是为什么Meteor的腔体深度较大的原因,低音单元,一寸大一寸强,13mm的口径从物理特性上是可以灭掉许多同价位级别产品的,如果你还以为“水月雨是不是没低频”,光是这颗低音单元就足够打脸的了。听MJ《Billie Jean》的前奏,贝斯声一响,小心脏差点跟着共振。Meteor低频像裹了层粉红天鹅绒的拳头在砸你的心口,下潜够深,回弹利落,却不会轰得人七荤八素,有质感。


关于高音单元采用了微型平板单元这件事,主要的考量是频宽和奇次谐波失真的问题,前者事关分频设计,后者影响延伸和音色,大多数权衡其实我在DUSK的分享中有过提及,就不多说了,我更在意的是动圈单元前方有一个小小的柱状装置,这是个铜色小部件,透过树脂腔体可以看到像一根短短的棒子,这是利用3D打印的前腔工艺组合金属零部件,在动圈导管路径中放置的被动式声学陷波滤波器结构。你可以把这个小模块在Meteor腔体中的作用,理解为类似于我们在听音室里面做的室内声学处理,首先它是无源的,也不参与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过程,而是在声音信号产生之后发挥作用,像扩散板、吸音棉一样对声音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到我们最终听到的声音,换句话说,这个模块是一个调音的工具,和耳塞内部常见的调音纸/棉类似。具体在Meteor身上,是针对性消除动圈单元在4.7k和7.2k两个频段的谐振产生的波动,让音色干净顺滑。当然,这个滤波器模块比调音纸复杂的地方是它参与整体腔体单元耦合,因此它也是高度定制的,必须是Meteor这个腔体,必须是13mm的这颗单元,才能适配,单独拿出来放在其他耳机里面,会起反作用的。我之所以关注这个小部件,是因为它的背后,其实是品牌方强大的声学计算和模型推演能力,这点,一般小品牌做不到。

谈谈声音,Meteor这个塞子驱动门槛不高,18.5欧的阻抗以及高达120db的灵敏度,前端稍稍有点功率都可以大声欢唱,但咱也要考虑13mm动圈对于电流收放的需求(类似功放驱动箱子的阻尼系数),这阵子我搭配比较多的,是山灵的微型电子管DAP播放器M8T,以及搭配手机使用的德森瑞Clarinet单簧管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当然,还有水月雨自家的梦想碟机。这几台前端的共性是在驱动功率方面都有比较大的余量,不是那种抠搜搜小功率的路线,因为,Meteor这个塞子本身已经足够细腻,前端可以不吝于动态

前面说过,低频这块,得益于13mm大尺寸动圈单元,无论量感还是下潜,都是轻松拿捏,而且这是带着陨石味儿的低频哦,如流星落地,下潜直接捅穿地核,量感却收得极克制,算是但炸裂与克制的平衡术,千万不要用水月雨没低频这个老梗去看待Meteor。中频和人声一直是水月雨的强项,Meteor的人声还是比较清丽的风格,拿来听Jennifer Warnes、王菲和Demis Roussos这几个风格各异的发烧人声代表,都有模有样,密度不缺,齿音适度,人声的距离不算特别近,这个是我喜欢的类型,毕竟如果一个塞子能听出歌手昨晚吃没吃火锅。那味道大概是有点大了。此外,听ACG或者一些原声,是水月雨一贯的强项,夸张点说,听《鬼灭之刃》OST,炭治郎的刀仿佛砍在我老板的天灵盖上,过瘾。

我一向对水月雨的中高频表现是充满期待的,延伸和量感永远不是问题,问题是风格,妖娆还是直率?Meteor的答案是后者,所以聆听小编制器乐类作品,你可以听到有跳动感的揉弦,真实不做作,细节够多,但不喧宾夺主。Meteor在原线下的声场中规中矩,不算大,乐器分布错落有致,略拥挤但不干扰,严格一点挑个刺就是器乐的层次感有些短板,但后续官方很针对性地推出了一款升级线,叫“热海”(是赠品吗?好像没见单独售卖的),原线下的一些凌乱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其实从整体信息量来说,热海升级线额外提供的信息量并不造成质变,但贵在整体更加有序,顺滑。加持热海的Meteor在气质上更像一个穿白大褂的诗人,浪漫,干净,不过分热情。当然,如果你搭配更高端的升级线,比方说FA的毒液这种强调音色和细节的线材,Meteor的潜力还是大有可挖的。不过,毕竟Meteor的定价非常克制,只有不到3k,所以在周边搭配方面,大家也不用过于行为艺术,本来用2999买一条塞进耳朵的银河,已经超值了。

文末,想起《小王子》里那句:“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个人有一天能找到自己的星星。”如果你既要又要,额外还贪图那点与众不同的小心思——闭眼许愿吧,水月雨已经帮你把流星塞进Meteor的盒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16 22: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