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92|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聊折腾HiFi的过程和一点感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16 00: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2018年从小尾巴+耳塞入烧。入耳因为佩戴耳道难受,没玩多久就放弃了。平头比较宽松但总嫌声音平面,缺乏感染力。2019年开始玩大耳,从捆绑推k701、660s开始,但不管怎么折腾,始终不得劲。
        2020年开始玩台机。第一台台机是香榭丽舍4495版,声音细腻、耐听。初听不错,但是听久了总觉得声音缺点力度、激情。把701、702、880、990、600、650听了个遍,怎么听都不满意。
        为了摆脱软的问题,换了号称推力十足、推平板性价比贼高的珀璞D72pro(D类放大一体机)+he560 v1版。换完声音力度起来了,但生硬、刺激、发冲很让人头痛,甚至听的耳朵疼。换了cooper ig8300墙插和某HiFi电源线,声音还是薄、冲、刺。心灰意冷之下,把机器、大耳都出了。
        玩回一阵子平头,不管怎么折腾就那么回事,声音纵深、层次感、低频出不来,怎么都嗨不起来。
       这时候,一个热心的资深烧友鼓动我玩分体。号称搭配好的便宜分体系统可以轻松越级吊打一体机,推德奥老三样不在话下。于是,在他的指点下组了一套低价分体系统:师旷a100数播+艾诗mdac2+烙尖记忆p1mk2耳放(可调节增益),机线电源线+高芬同轴、mps信号线。这套听下来比珀璞确实耐听一些,但是素质非常有限,耳放增益调低了声音发软、调高了发硬 前压,听着还是难受。
        为了更好的声音表现开始折腾设备、耳机:音源换了成蹊cx100、iPad、鼠莓派,解码先后换了benchmark dac1、lavry da10 da11、hugo2、度高dac8、sda6pro,耳放换了谷津ha3、湖人v200、拓品a30Pro、HDV820、兔耳放平衡顶配、湖人v281,试了一些功放(建伍r-se7、r-se9、a1000、7002)推he560、he500、he6se。耳机进出了不少,AKG K701、702、612Pro、812,拜亚880、990(250欧、600欧都玩过)、t1二代 一代,森海650、600、800、800s,铁三角r70x,金平面gl1000,he560v1 v2,he6se v1,德奥新老三样都进出过好几遍(设备升级了又忍不住收回来听听)。
机器、耳机折腾了一大堆,素质有提升但是总是被声音冲、躁、粗糙、压耳困扰,始终没法静下心来欣赏音乐。
       偶然间发现把所有设备直接上墙,比插公牛排插好听。反复ab多次后确认设备插上公牛排插后声音格外冲、火气大,直接上墙冲的感觉会好很多。于是选择所以设备都直接上墙。
        看绿坛吹乔普的人很多,把0.824 1.31 2.08平2米的美标乔普全部买回来对比,发现0.824平微暖 流畅,1.31平声音纤细、线条感不错、偏紧、干涩,2.08平力大声粗、偏暖。用乔普把其他机线换下来流畅度有提升,声音还是粗、躁、不耐听。
        这时候问题:电源线是不是只是单纯调整音色,有没有必要在电源线上花很多钱投入。
       这时候认识了一个大烧朋友,非常慷慨的寄了一些电源线(金嗓子机线、天乐pt-8等)、信号线(高芬、苏默、某diy信号线)和墙插(老荷宝一字5362)给我试。老一字5362换下自己的十字荷宝5362明显声音更干净、耐听,毛刺感减少很多;不同电源线除了音色区别,对能量感、结象、素质影响也挺大;信号线对音色冷暖、结象粗细、流畅度影响很大。而墙插和电源线对消除毛刺感、底噪,提升安定感帮助非常大。于是,决定把周边好好优化下。
偶然间找到一家diy店铺,所有线材都可以试听一周到半个月。抱着试听看看,不满意退回的心态把他家所有线材都试了个遍。他家线用料足、价格公道、素质不错、声音耐听,价格在我的预算内,换下机线提升明显。于是在他家入了电源线(音源、动力线各1根)、信号线(纯银信号线rca、xlr各一对)。把机线(包括苏默、高芬diy线)换下来后素质、结象、力度等方面明显提升。
因为设备全部上墙,插芯数量不够,增加墙插数量是刚需。市面上插芯良莠不齐,特别是古董插芯,水特别深。做了一段时间功课,发现还是古董插芯价格和声音表现方面更有性价比,决定在古董插芯里面找。找别的烧友蹭听了几个插芯、自己也买了几个,找了个感觉不错的换上,素质、流畅度均有可闻提升,但还是会有冲的感觉。
后来因为插芯位置不够,得在排插、电处、隔离牛中间做取舍。考虑快搬新家,准备在新家多拉几路专线设备直接上墙,不打算在这方面投入太多,加上空间限制最终选择了排插(也有试听过朋友的电处,效果并不理想)。大品牌排插价格太贵下不去手,低价排插用料差、插芯烂感觉声音不会太好。同时也想通过不同插芯调音,于是决定自己diy排插。花了几个月时间蹭听+购买+置换听了20多个插芯(一两百到千元、古董 现代插芯都有),发现好的插芯可以在素质、乐感中间找到很好的平衡。最终选了4个插芯放到排插里面,偏乐感、素质、气势的插芯都有(素质必须在线、声音必须安定),根据不同设备特性插相应的插芯效果不错。排插里面跳线、AC母座也都有优化,出来的效果比用排插前强一大截。素质、乐感不错的同时安定、耐听,毛刺、发冲、前压的情况不复存在。
听了段时间总觉得耳机气势、动态不够,于是把耳放直接上墙。气势确有改善,但是声音又开始毛糙、发冲。考虑墙里面的电源线质量太差,耳放直接上墙很难消除毛糙、发冲的问题。权衡利弊,还是决定耳放插排插上,同时把排插跳线换成了6平。但是,这样对总线要求很高,得找一根大平方、大电流的电源线。好在后来在大烧朋友的帮助下没有花很多钱找到了挺不错的总线,完美解决问题。
耳机进出一大堆,有几支耳机特别喜欢:k701、t1一代(5k+号)、hd800s、he6se v1。一直在找能同时把这些耳机推好并且小巧(小机架放在书桌底下,空间实在有限)的耳放,尝试了好多台都不满意。
       大烧朋友给我推荐了niao耳放。这个机器体积符合需求,朋友对声音评价也挺高。心想着朋友几十万的系统照样也用niao放听音乐,声音表现肯定差不了,盲狙了ea6 2021版。到手插自带的开关电源,声音有点温吞、粗糙,并不满意。后来干脆搞了大烧同款eap+少帅线性电源(两路12v10a dc输出)。声音很冲、粗糙,很难听。本以为线电怎么着都比开关电源强不少,结果比自带开关电源更难听。朋友的建议下搞了台潘牌线电(朋友自己在用,效果很好),声音干净了很多、也不冲了,但是声音发紧、偏薄,调整电源线、保险丝都不满意。跟朋友讨论觉得问题应该出在dc线上。试听了东奥和零点dc线效果一般般,价格也不便宜,放弃了。后来找买电源线的朋友做了一对dc线,声音温暖、流畅,价格也不高,还不错。后来大烧朋友找高手开发了一对专门针对潘牌线电和eap的dc线,声音特别赞。请朋友帮忙把这种dc线也搞了一对,开声非常惊艳:声音流畅顺滑、高频华丽、三频能量分布健康、细腻耐听。到此,双eap或者单eap配合合适的耳机线、信号线可以把手上几支很喜欢的耳机都推的挺满意了。he6se v1横向声场能推的不错,高频很靓丽、中频饱满,低频凝聚度和冲击力有所欠缺(低频要折腾满意估计得上功放)。很惊喜的是k701,以前一直觉得这个耳机低频下潜、力度不行,eap推出来低频下潜、量感都不错,高频、透明度和音色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t1一代感染力强,声音细腻、全面小编制很不错。hd800s声场开阔,结象精准,大编制错落有致、有条不紊。
  听说草医家新出了niao2、新eap、yiao9039、dian(电池线电),由神秘大烧针对sus、1266、kk、t1、800、812、701等一众主流耳机调教,声音有档次上的提升,忍不住第一时间申请试听,开声很惊喜。分享下试听感受:
1、niao2比ea6 2021控制力、解析、细腻度提升非常明显,推t1一代、hd800s、银乌Pro效果很棒。特别是自家dian线电加持下声音特别干净、细腻、顺滑,同时保持很好的解析、结象等硬素质。比自己的老eap解析、结象、纯净度更好一些,框架、规模eap略好一些。比手上的v281解析、流畅度、细腻度更好,特别是低阻中高敏耳机表现方面优势更明显。
        有烧友分享新eap比老eap提升巨大。单台能把1266推的挺不错,双推sus表现非常棒,推t1、hd800效果也很优秀,忍不住把手里一对eap直接寄厂家升级了。
2、草医新出的dian线电很神奇,可以电池供电输出(电量太低会影响动态、结象变细,电量充足则表现动态、气势不受影响),也可以手机充电器边充边用。dian的声音特别干净、清澈、顺滑同时又能保持很高的解析、结象等硬素质,并且不怎么依赖电源输入质量和输出dc线质量(试听机dc就搭配的黑色机线)。这点对新手玩niao放非常友好,直接niao+dian的组合,耳放声音表现能有非常好的保证。比我之前折腾各种线电、开关电源、dc线、保险丝、电源线省心多了。如果本身家里电环境不好,或者办公室使用dian不依赖电源周边的优势更突出。办公室或者出差搞一套hugo2+niao+dian应该是个不错的组合。全部电池供电,省去了折腾电的麻烦。
3、yiao9039版本推银乌Pro效果不错,比手头的v281效果好,不会闷。推k701应该效果也不错,可惜借朋友了没法试。推hd800s、t1一代能推的顺滑、细腻、耐听,爆发力、气势有所欠缺。yiao9039版本比之前听的老版信息量、解析明显更好,声音更流畅,之前的老版有点僵硬(换USB线可以改善),9039版用机线USB就挺不错。其实,个人觉得yiao可以搞个dc供电跟dian搭配使用。有了dian做电源后盾yiao的推力、控制力、解析应该能提升一大截。

一点个人感悟:
1、“电为声之母”挺有道理。底层的电环境(墙插、总线、排插、电处、隔离牛、再生电源、线电、电源线等)搞好了,系统起步会更高,不容易出恶声。
2、电源外置的设备表现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外置电源质量。外置电源设备电源方面的提升空间比电源内置的机器大的多。anni、niao这种电源外置的耳放挺少见的,把供电搞好点有惊喜!
3、 机器好不好、适不适合自己,还得到到自己系统上试。有条件押金试听好了再下手,比盲狙靠谱的多。设备、线材、周边多听一听好处多多,听音经验、搭配调教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4、新手、不想折腾和过多投入的玩家还是建议先玩好一体机。一体机变量少,更容易出健康的声音;分体折腾不好,声音很有可能不如一体机。玩分体的话电源、线材等周边同样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拖后腿都有可能导致声音很难听。分体的优势在于折腾环节多、可调整空间大,可以把声音无限向理想的方向调教、升级。
       5、素质和乐感不是完全对立的,系统到了一定档次、调教好了可以兼顾的很好。素质好、乐感棒的声音才是真的好听、耐听。
       6、diy设备、线材性价比好不好?diyer的水平良莠不齐,不乏隐藏高手,水平垃圾的更多。建议新手经济来得及还是尽量玩品牌货。如果实在手头紧,又追求性价比、声价比尽量选择能试听的买。diy的东西最好是在有足够听音经验、能够轻听出别产品好坏的能力后再考虑,否则很容易被diyer带偏而不自知。
        7、形成自己的听音观非常重要。玩HiFi得搞清楚自己到底追求什么样的声音风格和听音喜好。这样玩HiFi思路才更清晰,不容易走弯路。
       8、玩耳机专而精好,还是多支耳机多修好?个人觉得如果对某支耳机特别满意、可以满足自己的听音需求,围绕这支耳机搭建一套合适的系统就挺好。如果对好几支耳机都特别钟爱,听音曲目范围特别广可以选几支耳机多修。不同耳机有不同特性,想同时推好可能需要多台耳放、足够多的周边调整空间来适配相应的耳机。耳机多修对系统要求和调教搭配能力要求更高,但是真的调教好了




2
发表于 2024-1-16 00: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对双9039的yiao很感兴趣  之前烧友建议大菠萝 我买了一代的(当时没出新款)没有磨机(不敢弄毕竟是电子产品),就是感觉相比小尾巴,有劲了点 但是齿音听着也劲了。家里不方便放大设备 只能办公室放点小玩意。只想找个体积小的。朋友那里也听了hugo2,没劲,还不如我的大菠萝  现在就是推hd800不知道楼主有没有什么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1-16 01: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居然看完了,不知道看这个帖子有没有新手或者呗设备困扰的人。真心建议上个 2000 左右的隔离牛可以提升整个系统,这里不推荐了以防被预判为水军,一定切记要有隔离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1-16 01: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而立之男 发表于 2024-1-16 01:03
居然看完了,不知道看这个帖子有没有新手或者呗设备困扰的人。真心建议上个 2000 左右的隔离牛可以提升整个 ...

隔离牛、电处各有什么优势呢?也应该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吧,包括排插。看过一些帖子,但感觉都不全面,仍有疑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16 07: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能说一下泉城兔那个耳放的特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16 08: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最后的确就是玩电,玩谐振。分体机很好玩,最好是一个牌子的,所有东西全部分开,虽然要买很多线,但是可以在高中低频都很协调了之后还可以调整身体听音乐的体感,调出自己喜欢的感觉。我一直觉得并不是只有那几个畅销大牌的设备之外的都是垃圾,不是的。一个厂牌不会花那么多钱养个只会做垃圾的工程师,况且如果你是那个工程师,你甘心只做垃圾么?不会的,你一定是想超越畅销大牌。精心设计出来的东西卖给消费者,谁能知道那个设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工作,没有考虑基础的电环境,声学环境,一开声听着很主观的音乐给他的感觉,大概率都是不好的,结果工程师只能收获一个“是垃圾”的回应。这就是现阶段大多数厂牌的情况。希望想玩好HiFi的人是想办法让一套设备变好听,而不是一直换设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08: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我听的是平衡顶配版,朋友专门精心配的管子。声音微暖 顺滑 细腻,人声表现不错,爆棚的时候气势差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16 08: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廉江
而立之男 发表于 2024-1-16 01:03
居然看完了,不知道看这个帖子有没有新手或者呗设备困扰的人。真心建议上个 2000 左右的隔离牛可以提升整个 ...

加个前提,几万的系统可以尝试加,否则直接升级设备来得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16 09: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新房子装修专线功课没做好,好歹主流倍耐力吧,后面会省事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16 09: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T1一代本身完成度就很高了,自身的线材也很好,就不用改了。

成品耳机就不要动了,一则不美观,二则改变整体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0: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shiontobbc 发表于 2024-1-16 09:01
新房子装修专线功课没做好,好歹主流倍耐力吧,后面会省事不少

用的专线比倍耐力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16 10: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新yiao,新niao,加了fpga的piao都在广州展上听过,都进步很大,甚至放眼整个展会都不输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观涛 发表于 2024-1-16 00:54
对双9039的yiao很感兴趣  之前烧友建议大菠萝 我买了一代的(当时没出新款)没有磨机(不敢弄毕竟是电子产 ...

便携推hd800么?以前试过hugo2推800,明显没推开。现在手上只有800s用yiao 9039推很细腻 耐听,信息量也不错,爆棚的时候气势欠缺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16 10: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宜昌
先支持兄弟再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0: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观涛 发表于 2024-1-16 00:54
对双9039的yiao很感兴趣  之前烧友建议大菠萝 我买了一代的(当时没出新款)没有磨机(不敢弄毕竟是电子产 ...

草医的机器都可以免押金试听的,找淘宝官方客服联系听听再说。适不适合自己,听了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16 1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无锡
顶胡子!折腾的路上形成心得,玩得开心,就是发烧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0: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而立之男 发表于 2024-1-16 01:03
居然看完了,不知道看这个帖子有没有新手或者呗设备困扰的人。真心建议上个 2000 左右的隔离牛可以提升整个 ...

没原则隔离牛主要是体积太大,小机架没地方放。再就是怕影响动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16 10: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不错 烧钱就该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16 1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印度尼西亚
好贴,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16 10: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和楼主经历基本相同,感同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5 06: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