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66|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套既不科学也不玄学的奇葩古董组合,听起来还挺好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29 08: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华为智选正泰插线板,带三个USB口其中一个是22.5W超级快充,上面插着手机、台灯和好几个充电线

上世纪80年代的飞利浦CD207小台机,自带双头电源线

大莱曼耳放,电源线用的是是品诺影音店里买滤波器时候送的山寨线,标价40块包邮

RCA线是MPS不到一百块一对的X7,印象里声音偏薄亮

耳机是刚收的老版HD650,耳罩软化轻微塌陷,滤音海绵自己刚换的原装,头梁海绵不是原装的有点咯头

CD是东芝EMI日版

————————————————————————————————————————————————————

听起来很好听,音色绵密宽松,临场感非常不错,声场自然纵深明显,低频饱满扎实,唯独中高频某一段有些不够舒展虽然影响也不大,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毕竟这个系统可以吐槽的地方简直太多太多了

之前尝试过用苹果PowerCD、根德CDP50(三洋CP10马甲)和山灵M8的LO驱动HD650,都能明显感觉到信息量、密度和两头延伸不足,而飞利浦CD207的LO感觉不到拖后腿



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9 09: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sidewind 于 2023-12-29 10:12 编辑

这支老HD650是六万多号,单元上还写着HD580,跟之前手里的罗产HD650比差别还是挺大

老版声场是明显的椭球形声场,高度、纵深明显更好,临场感明显更强,整体更宽松,音色更绵密细腻,中低频更饱满扎实,听古典的时候很容易把人“拉进音乐厅”


罗产则偏向于现代耳机的表达方式,音乐在面前左右排开,中高频明显音色生硬、刺激些,中低频也单薄、机械了些,优势是清晰度、分离度好些


——————————————————————————————————————————


尽管如此,两支HD650在这个奇葩驱动组合下,整体听感都明显胜过山灵M8平衡驱动IE900,声场、信息量、音色、完成度、临场感等等优势及其明显

IE900声音至少在M8上仍然有些发虚密度不够厚度也出不来,分离度、透明度有优势,但声音整体干巴巴的缺少血肉缺少层次,细腻度饱满度明显差。印象里QA390LE驱动IE900明显比M8高一个甚至一个半档次,密度、厚度就不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12-29 09: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边风兄又收了一支650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3-12-29 10: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老cd味道醇厚动听,就是现在状态好的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9 1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neverwinter 发表于 2023-12-29 09:35
边风兄又收了一支650啊

是的,经手的第五支了,好像也是最好听的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9 10: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烟头子 发表于 2023-12-29 10:04
老cd味道醇厚动听,就是现在状态好的不多了

是的,CDM2P+TDA1541经典组合,虽然很老的小机器,但比想象的信息量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2-29 12: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飞利浦的老机器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2-29 1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cd207很不错,当时能买到的最强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2-29 12: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sidewind 发表于 2023-12-29 10:09
是的,经手的第五支了,好像也是最好听的一个

似乎编号越靠前越饱满、耐听

650有时候声音确实不够舒展,厚声耳机是这样的,换成银线会好一些,透明度会有提升,但可能又要重新调整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2-29 13: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neverwinter 发表于 2023-12-29 12:49
似乎编号越靠前越饱满、耐听

650有时候声音确实不够舒展,厚声耳机是这样的,换成银线会好一些,透明 ...

我用的铜银混编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2-29 15: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加坡
好久不见边风兄弟
红色机器真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2-29 17: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可能是碟问题,腾势泰特的马勒有许多都录音很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2-29 18: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大莱曼加650这种几十年考验下来的搭配怎么可能差呢……何况还是cd音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2-29 21: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什么牌子的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2-29 21: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以前玩过几台松下随身CD机,CT系列的line out声音密度不行,老款厚重点的还可以,那时还试过山灵M3国砖的line out还是烂。有时会想,为何这些老随身CD机怎么会花成本做好line out,按理说它的用途是耳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2-29 21: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从来没听过正版大莱曼,这么多年了,总想弄一个断断念想

当年的solo莱曼,也是热门吵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9 21: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sven 发表于 2023-12-29 21:44
从来没听过正版大莱曼,这么多年了,总想弄一个断断念想

当年的solo莱曼,也是热门吵架了

记得配个老版650,味道太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12-29 21: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这个老哥是不是以前玩创新的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9 21: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true-blue 发表于 2023-12-29 21:42
以前玩过几台松下随身CD机,CT系列的line out声音密度不行,老款厚重点的还可以,那时还试过山灵M3国砖的li ...

CT时代主力是塞子和小耳机了,但80年代那些大块头机器,据说主要用途还是接音响,甚至LO口都是全尺寸的RC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9 2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寂光 发表于 2023-12-29 21:50
这个老哥是不是以前玩创新的呀?

正是小弟,十几年前主力系统是zen touch + OMX90,ZM、小石头之类也没少折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8 04: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