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时我开始尝试玩大耳时,HD650,K701,DT880都是3000元档的热门耳机,普遍认为3个耳机是一个档次的竞争对手,然而进入2018年,三个大耳的销量和身价却大相径庭,HD650依然畅销火热,新机价格维持在2300元,DT880不冷不热,新机价格1700元,K701则价格降到了900元。 那么是耳机本身的声音差异造成了这种市场差异吗? 看看论坛,DT880和K701的爱好者众多! 从4月份开始发烧玩大耳到今天,进进出出不少入门一体机和耳放,这3个大耳也都玩过了,突然有了一个认识,这三个耳机的市场表现差异主要是由其与入门耳放和入门一体机的匹配性决定的。 HD650是300欧,可换线设计;DT880是250欧,不可换线设计;K701是低阻低敏,不可换线。 经过一段时间试用,我发现机器的耳机口功率要达到150mV, 300欧,HD650听人声才可以,至少要达到300mV,300欧,听大编制效果才可以。 而同样一个耳放,平衡口功率是单端口的四倍。 早期的一体机和耳放多数是单端的,功率只有32欧,800-1000mV,这个价位更多的是用于森海的HD598,飞利浦9500等入门级耳机,但随着用户兴趣转到HD650这个级别耳机,作为台式设备企业必须开发入门设备来满足需求。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开发平衡耳放,平衡一体机,这样单端口用于推低阻设备,平衡口推高阻设备,如S6,S7,IHA6. GD02等。 由于K701是低阻低敏很难匹配,各台式厂家自然不会为其匹配耳放,因此这个耳机销量差,厂家持续降价。 DT880则比较尴尬,不能换线的设计导致像S7,IHA6这样的耳放的单端口以及入门一体机如马兰士都无法驾驭,如果小白买了DT880则会大失所望。例如我买了S6,当时试了HD650和DT880,发现DT880明显不好听在S6下。 厂家这么设计耳放功率还有一个好处,像S7的功率为 300欧,450mV,如果不论素质只论功率,推T1也可以听了。可以让小白们先听一段HD650,然后升级T1, 等发现S7这样耳放推T1还是差些,就会又升级耳放到H20,P1,琥珀三。 拜亚肯定也理解了这种匹配,因此虽然T1不能换线,但T1二代响应市场增加了平衡线。 但平衡耳放和平衡一体机有2个缺点,DT880等一大票耳机都没发玩了,此外,就是能换线的耳机,接口不同又要买不同的平衡线,花钱太多。 我观察了下,除了我买的这个THOR X是单端放,可以应用于各类中档耳机,再上一步就是P1了,但价格明显上扬。 我觉得良心商家还是老老实实开发出平价的单端放用于推HD650,DT880,990,R70X等一系列耳机才是正途。 这里安利一下,THOR X这个耳放我也用了2个多月了,感觉非常好。我打算未来将 HD600,HE400I, DT990, 1990, R70X, HD660S, SUNDARA都玩一遍。 下面是我查的一些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