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46|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静电耳机系统中的科学与思考——谈谈拓品EHA5静电耳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13 15: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辽宁
本帖最后由 taomeikuangke 于 2023-4-13 15:33 编辑

某日,朋友问我,有个新款静电耳放,有兴趣试试吗?
这,必须有对吧,我的STAX 009已经饥渴难耐了,尤其是我既是静电耳放的使用者也是设计制造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欣赏学习一下别人怎么做的,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朋友接着说了,这是“拓品”推出的新款产品,静电耳机专用(STAX接口),价格很实惠,听着感觉也不错……
额,拓品是吧,说到这心情就比较复杂了。

首先,我没想到拓品会推出一款静电耳放。他家产品确实挺全的,解码、耳放、前后级都有,玩家中常见的用A90推动圈耳机,个别暴力点的用LA90推平板耳机,都属于常见操作了。毕竟拓品的机器价格不贵,体积小巧,参数优秀,一直都听说卖的不错,但静电耳放市场是另外一回事。

这并不是说推出静电耳放没有价值,实际上高价的第三方静电耳放不止一个(MSB的静电耳放可能是全世界最贵的纯耳放),静电耳机本身也是丰俭由人,不是说只有009、X9000才叫静电耳机的。但这个市场确实很小,小到动圈和平板耳放可能有几百款在同时销售,但静电耳放厂商加起来也就十来个(还得算上第三方,也就是那些不生产静电耳机的厂商),主流的静电耳机品牌则只有一个——日本STAX,从这个角度来说,拓品推出EHA5加入这个市场就让人感到很意外。


其次,是拓品的产品所附带的一些东西,或者说玩家评价什么的吧,简单总结,就是现在流行的一个词——科学HIFI,这些东西我很反感。
这不是我对拓品有什么偏见,而且我使用拓品的产品应该比很多科HI信徒更早。十多年前我的第一台桌面小功放就是拓品的,现在回想起来也还不错,用料扎实,价格实惠,做工优秀,配个小箱子功率也够用,反正就是挺好的。

但拓品真正扬名立万的产品我一个都没用过,而且这些产品大多和科学HIFI有一定的联系。没玩过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科学HIFI兴盛的时候我已经退烧玩黑胶去了,另一方面,我不愿意和别人扯皮,就是那个,你懂的。尽管HIFI是用来聆听欣赏的,但当数零和数据天梯成为一种爱好的时候,听不听音乐、机器听起来怎么样就不重要了。
但是,反过来想想,科学HIFI也不是什么新鲜产物,专业机爱好者、数据党,也是差不多的意思,而且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科学”与否,电声技术本就是科学的一部分,哪怕那些看起来就非常“魔法”的机器,也得利用电声科学技术才能制造出来。何况过去几十年中,音响设备的发展就是越来越科学的过程,更低的失真、更高的信噪比、更大的输出功率等等,哪一项不是科学?而且还是众多厂商共同追求的科学。

问题出在哪?我查了一下,发现国外有些厂商和玩家对这类产品还有另外一个形容词——measurement-focused,直译一下就是“跑分利器”或“参数卷王”。这个说法就比较阴阳怪气了,但也确实是科学HIFI的问题所在——科学测量和技术方面的阐释与主观评价相比哪一个更重要?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一个问题——高价电声产品到底值不值?

答案很简单,盲目的推崇肯定是错误的,不管是盲目的推崇科学测量还是主观听感,换句话说,看参数开脑放和看枪文开脑放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厂商愿意从电声技术、科学测量的角度来阐释介绍产品是好事,肯定比纯主观描述靠谱,但电声技术和科学测量是为主观欣赏服务的,如果不能让用户听的开心,那就是电声技术的失败。
所以最终还是要落到聆听上,得自己多尝试多对比。至于一款产品值不值,取决于你心中对音乐重放的要求有多高,HI-END肯定不值,肯定没有性价比,但参数、性能也可以很优秀,而且总有人想要追求极致,它解决的不是功能上的问题,也不是好和不好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我自己瞎捉摸,我都能接受被看做最HUFI、最不科学之一的黑胶了,一点点小争论显然不是问题。既然朋友问我了,能试肯定还是要试试的,我也很好奇拓品这款静电耳放的声音,而且为了能体验一下所谓“科学HIFI”的风格,我还特意借了一台拓品D90SE作为音源,与之对比的则是HUFI风格的模拟黑胶和通常被看做智商税的高级SACD机。

在讨论EHA5声音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说几句静电耳机的事情。

“科学”的角度来说,静电耳机是最科学的耳机类型,也可以说是最接近理想结构的耳机,但不知道为啥科学HIFI玩家对这个好像兴趣不大,它既没有那么贵,也没有那么娇贵,需要注意的只有两点——1.防潮,而且不是那种非常夸张的防潮(任何音响设备在潮湿的环境中都会短命),2.轻拿轻放,以及使用完毕后释放残余电荷(拔掉耳机后,用手指触摸一下耳机插头的所有触点)。


为什么说静电耳机科学?
因为它的结构和驱动原理是很特殊的——两片导电极板中间夹着一张极薄的大尺寸平面振膜,依靠静电场力吸引驱动振膜发声。


这与动圈耳机有本质性的不同,动圈耳机又称“电动式耳机”,必然存在“音圈”这个组件,而音圈带来的问题就很多。音圈复位的过程中会产生反电动势,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争议话题——比如输出内阻和阻尼系数、一台耳放能不能推好XX耳机、XX耳放的控制力够不够,本质上都和音圈有关系,其他的还有分割振动、折环部分机械老化等等,反正就是麻烦事不少。
近些年比较热门的平板耳机,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创意,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了,也称之为“等电动式耳机”,甚至可以把它看作静电耳机的廉价化方案。
它的特色就是这个“等”字,平面振膜上印刷导电轨迹作为音圈,振膜正反两侧均装配磁铁,因此振膜同时受到正反两侧相等的电磁力驱动,理论上比动圈耳机更先进,但也只是理论上,平板耳机普及量产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平板耳机振膜不能做的太薄,而且印刷音圈后造成整体材质性能不一致,音圈直流电阻较低驱动难度大,磁铁装配太少磁场强度不够,装配太多又会影响振膜发声。
这里可以额外多说一句,真正让平板耳机普及的原因并不是厂商技术水平比70年代有什么飞跃,而是供应链方面整体的提升,比如制造振膜的薄膜材料、印刷制造音圈的技术和高性能稀土磁铁的普及。


既然静电耳机如此科学,为何它不普及呢?这就必须要提到静电耳机的几个缺点了。
首先,静电耳机需要专用的耳放,而且不同厂商还不一定兼容,这也是为什么STAX称之为静电耳机系统,很多都是按套装卖的,可玩性没那么高。其次,静电耳机入手门槛要高一些,经典的动圈耳机如HD600只要一千多,但STAX入门款L300的标价就已经接近3K了。还有就是一些以讹传讹的东西,比如怎么娇贵脆弱,我们可以说静电耳机的鲁棒性不行,但动圈耳机也不见得怎么行,玩了命的造,哪一个耳机坏的都很快(状态不佳和坏了本质是一回事)。最后是静电耳机声音上的问题,也不能说问题吧,这里也有技术局限的事,那就是——低频表现不好。它很难给出动圈或平板耳机汹涌澎湃的低频,毕竟静电耳机振膜的振幅做不了太大,但这其实也是老黄历了,X9000的低频绝对没有任何问题,STAX在产的中低端型号也不是那种一耳朵低频残废的声音,说白了,很多都是陈旧的刻板印象而已。
这里我并不是为静电耳机摇旗呐喊,真要是所有人都买,STAX产量也跟不上(之前订货的X9000等了大概半年多吧),但既然都科学HIFI了,那耳机必须也得足够科学才行嘛。


说回到耳放上,静电耳放的普遍印象大概是这样的——便宜的不好听,带不动静电耳机,动态表现差,贵一些的STAX电子管耳放音色不错,但电压摆幅低、力量感不够强,使用晶体管的型号声音不够温婉细腻。更贵也更出名的是KG设计的一系列静电耳放,量产机型就是大名鼎鼎的BHSE,特色是高增益、高摆幅,声音迅捷刚猛硬朗,这大概也是为什么BHSE的玩家都喜欢换管子,但电子管这东西真不是电灯泡,换管意味着需要调节工作点,简单粗暴的拔下来再插上去,很难说电子管品质和工作点变化哪一个影响更大。

不管怎么说,耳放的特殊要求和较少的选择限制了静电耳机的应用,而拓品EHA5的出现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平价耳放选择。
这里我并不是要告诉大家这款机器性价比有多高,声音有多好,虽然EHA5这两方面做的都不错,但这不是我想表达的东西,大概也不是科学HIFI玩家想看到的。我甚至觉得如果这样写,那我完全没有必要和价值去写任何与科学HIFI相关的产品,尤其是在那些潜在的争议面前。



既然讲科学,那么我们就要看一下EHA5和STAX等主流静电耳放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它是如何在控制成本和保证声音品质中作出权衡的。(下面这段会比较学术一些,但要想深入了解静电耳放的某些特性,就必须讲解一下)
常见的静电耳放构架都差不多,不存在谁抄谁的问题,硬要说的话,STAX早期机型可能是所有在产静电耳放的祖宗。早期的经典款,比如SRM-1 MK2,采用两级差分放大的基本构架,JFET(结型场效应管)输入,全晶体管放大,大环路负反馈。这确立了静电耳放的基础构架,后续的升级款改变在3个方面——1.输入级采用差分+折叠沃尔曼结构,2.在输出级加入了专用的缓冲buf,3.采用CCS恒流源替换掉原始的电阻负载。
这些改变带来的直观提升就是——更高的输出电压摆幅和输出级驱动电流,因为静电耳机可以等效看成一个小型电容器(这也是为什么静电耳机会有一项参数专门介绍电容量),较高的驱动电流可以保证耳机电容快速充电,较高的电压摆幅则可以带来更强劲的驱动力。相应的代价则是高压、高功耗和由此产生的温飘,因为这些静电耳放工作于高压小电流模式,虽然电流不大,但考虑到工作电压,功耗也很高,而温度带来的问题就是直流偏移(DC offset),这就是为什么静电耳放需要定期调整偏压。
不过,调整偏压的说法其实不准确,输出端对地电压准确的说是“输出级工作点”,而输出端正负两臂之间的电压则是“放大器直流偏移”,所谓的偏压,也就是Bias,对于静电耳机来说是固定的(STAX PRO规格5针插头是580V)。


拓品EHA5的方案是非常规的,或者说与目前主流方案不同的,其采用——分立晶体管模块放大+分立晶体管驱动+信号变压器耦合输出的构架。
这种构架的厂机之前也出现过,比如KingSound H04,评价嘛,也就那么回事。这不是电路构架的问题,该构架有两个好处——1.放大电路不必工作于高压高功耗模式,所以温飘小,可以免调试,2.便于小型化,而KingSound H04只体现了小型化的特点。


做好这套电路构架的精髓在于两点——1.增益级和驱动级的放大电路,2.变压器的品质。
这两点拓品都处理得不错,信号先经过运放缓冲增益,主放大部分采用分立晶体管模块,也就是discrete amp,不光听起来高大上一些,电路的灵活度和性能也优于集成电路。关于二者的优劣不必多说,分立半导体放大器的上限非常高,能不能发挥这个上限则是厂商水平的体现,以A90D的测试参数来说,拓品电路设计水平显然不错,由于没有听过,我不做主观评价。
驱动级每声道四颗SMD中功率晶体管,驱动力没有问题,输出变压器应该是订制品,而且经过绝缘漆浸渍处理。供电方案是外部开关电源模块直流输入+内部电压调制,标称功耗30W,可能受限于成本和售价,配送的电源模块并不算豪华,愿意折腾的朋友可以试试换成明纬的模块,线性电源当然也可以,但我觉得意义不大。尺寸上,长度和宽度与D90SE差别不大,厚度大概是两倍,二者可以叠放,但机箱不是一个风格的,D90SE是铝型材切割,而EHA5是钢板冲压,视觉强迫症的话可能会有点别扭。


这里要特别谈一下输出变压器,EHA5的声音特点很大程度上与它有关。
发烧友中有一种说法——“变压器声”,指的是信号变压器带来的特殊音染,这并不是玄学,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要用了信号变压器就有。因为信号变压器的频宽和失真特性与电子放大电路不一样,专业音频就非常喜欢利用信号变压器调音(此类的母带级线路放大器、压缩器、通道条多不胜数),而且EHA5是有放大驱动电路的,所以它才叫耳放,而不是STAX SRD-7那一类的耳机适配器。


变压器的影响从参数上也能看出来,对比EHA5和A90D,能明显发现前者频响差一点。当这种特色体现在声音上,感受就是——声音频宽没那么高,低频没有那么硬,中频浓郁一点,高频柔润自然一些。
EHA5的听感也带有这些特色,与我手上的两台STAX晶体管耳放相比,无论是727还是700S,他们的声音都要比EHA5更直接,更明快,更锐利,老款的727稍微纤细阴柔一点,700S则更现代,齿音之类的问题也更明显一些。EHA5听起来声音整体要大一圈,更深远一些,多了一点弥散感,侵略性没那么强,尤其是高频,能感觉到极高频被软化了一点点。这并不是说EHA5更糊,按照评测文的说法,我可以说EHA5的听感更“自然”一些,更“现场”,而STAX晶体管静电耳放则是很明显的让你知道——自己在听分轨合成的现代录音。




这种感受随着使用不同的静电耳机被强化,比如初版007,这只耳机本身声音比较暖糊,速度感也差一些,搭配EHA5就有点没推开的感觉,其实这不是EHA5带不动初版007,耳机的风格就是这样,搭配009就没有这个问题,你总不能说它推得动009但推不动007吧?
说起来STAX的风格也是变来变去的,这点在007上体现的最明显,MK2和初版显然是两回事(我这只是70编号开头的)。009算是不错的,各方面没什么问题,如果想入手一个高端静电耳机,那么首选肯定是它,新货和二手价格也都不贵。整体很均衡,静电声的风格明显,低频干净快速,量感不够充沛的问题还有,但不能说低频残疾。009S的改进在我看来很失败,偏科,而且有点太锐利了,以至于搭配哪一个耳放我都觉得不好听,哪怕是STAX用电子管的老型号(006t、007t、700T等)。X9000算是回归正轨了,也算是融合了007、009二者特长的好东西,问题是贵且产量低。这只耳机暂时不在我手上,但我觉得都买了X9000了,大概也会买T8000吧,别管声音好不好、是否搭配,套装还是很有信仰加成的。

EHA5推009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标准的搭配,有静电声的风格——也就是均衡细腻、层次好、细节丰富,同时还体现了STAX原厂的一些设定,比如文雅内敛(我看不上KG系列耳放的主要原因就是声音太暴躁了)。这与EHA5的另一项参数有关——增益,EHA5整体增益偏低一点,高增益也只有50.8dB(346.7倍),STAX耳放典型增益是54dB(501倍),KG系列基本都是60dB(1000倍),较低的增益会让声音听起来柔和一些,但太低了就会觉得有气无力,在实际使用中,基本可以肯定要选择高增益模式。


对于不同的音源,EHA5能够给出足够展现力,D90SE可以算作是官方音源,声音吧,挺好的,清晰全面,现代声,不挑搭配,小巧方便,很能打但谈不上越级秒杀,讨论这个的玩家太多了,我也没必要赘述。黑胶系统不搭EHA5,还是那个增益的问题,黑胶信号电平本身也有点低。静电耳机玩家们流行一个玩法——前级+静电耳放,我也这么玩过(搭配Mark Levinson No.326S),对于黑胶音源,这种玩法很有意义,如果是数码音源,额,有这钱我觉得先来个足够好的音源可能效果更好一些。换上ESOTERIC K1X的话,声音有提升,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不是智商税,声音更动感更活跃一些,这个描述也挺玄学的对吧,但我的感受就是这样,有点像照片适当拉高对比度的那个感觉,算不算音染,是不是失真,其实不重要,听得开心就足够了。
EHA5我听着也很开心,多少年了,大家总觉的低端静电耳放没得选,高端的又贵又不好买,过去虽然也有一些平价型号,但看看市场反应就知道了,成功的不能说没有吧,但也是凤毛麟角。拓品愿意加入这个市场,提供一款高性价比又很好用的静电耳放,我觉得是个好事,而且它提供了一种和STAX耳放不一样的感觉,大概拓品也希望通过EHA5能让更多玩家一起感受静电耳机的魅力吧。

END

2
发表于 2023-4-13 16: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益阳
这种输出牛的静电放是比较少见的,stax在产官放、woo 3es、headamp bhse、还有国产的老叶、木耳都不是输出牛的。
我在的viva stx是单端胆机输出牛设计的,另外av牌的一个动圈静电放也是输出牛的。
晶体管的输出牛设计的就很少了。
输出牛还能做到这么科学的指标,有点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4-13 17: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大佬 听大编制古典 有没有合适的静电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3-4-13 19: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味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4-13 19: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深度好文,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4-13 22: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通
好文,不过楼主对科学hifi的一些偏见,恕我不能认同。

“但当数零和数据天梯成为一种爱好的时候,听不听音乐、机器听起来怎么样就不重要了。”
我承认有些人是像楼主说的这样,但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的。科hi里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解码耳放无用论,即解码耳放不应该作为调音的手段,解码耳放的声音都应该一样。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静电耳机是最科学的耳机类型,也可以说是最接近理想结构的耳机,但不知道为啥科学HIFI玩家对这个好像兴趣不大”
如果你接触过更多的科hi玩家,就应该知道有一部分人一直是推崇静电的。但是因为静电发烧友在全部发烧友里,占的比例也很小,所以静电发烧友里的科hi群体其实也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4-14 00: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昆明
好文,感谢分享!正打算研究静电耳机,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4-14 01: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狂客总行文流畅飘逸。拜读完酣畅淋漓。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4-14 02: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好文,深度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4-14 04: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
狂客总nb!全文未跳拜读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4-14 08: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4-14 08:50 编辑

变压器确实至关重要

但是我总感觉拓品这种设计会损失音质
就我听静电放的经验来说 通过变压器有两点不好
一是损失瞬态 就是声音会有微小的延迟、拖沓
二是解析会损失 009的仙气全无
009的仙气只有在极低失真的运放下才能体现 电子管也不行 蓝夏的009没有仙气  这种声音就一句话 就是你能听到声音传过来的过程 如果听不出这个效果 那就是系统没配好 有一种声音穿过阳光的感觉 其他耳机都没有
我还是认为jfet最好 至于分立运放 stax 也是分立的吧 而且stax左右音量能单独调这个功能太重要了

另外 我仔细对比过 T8000的声音比 700S 700T软了很多 所以我还是觉得700s 是最好的静电放 当时听了一圈静电放 还是觉得700S最好 当然其实mosfet的静电放更好 但是那是diy的 就没买 声音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4-14 09: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abccbaa 发表于 2023-4-14 08:48
变压器确实至关重要

但是我总感觉拓品这种设计会损失音质

EHA5推009不会损失瞬态,低频速度是快的、清晰的,不拖沓。也不会损失解析,一点浮躁的听感都没有,失真极低,远胜于我的KGSSHV这种高失真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4-14 09: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4-14 09:43 编辑
baldrsky 发表于 2023-4-14 09:33
EHA5推009不会损失瞬态,低频速度是快的、清晰的,不拖沓。也不会损失解析,一点浮躁的听感都没有,失真 ...

你在江苏对吧 有机会交流一下  现场听一下
你的系统能听到我说的感觉吗 就是声音传过来的过程 你听到就知道了 要极高的解析 就是很像现场在唱歌 (009听交响不太行 只说流行)
对了x9000低频怎么样
听了这些年 现在准备再入6个耳机(名单都确定了) 就差不多了 慢慢买  年初完成一个ad10 今年看看要不要再入个x9000
我对009s的评价和楼主一样的 不如0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4-14 09: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abccbaa 发表于 2023-4-14 09:42
你在江苏对吧 有机会交流一下  现场听一下
你的系统能听到我说的感觉吗 就是声音传过来的过程 你听到就 ...

我在江苏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海边。
我在我的贴子里说过,我2年前就开始转音箱了,耳机就基本不听了。我的观点是,只有音箱才有声音传过来的过程,就像有真人在面前唱歌,而耳机是没有的。
009听交响不行,是因为声场不够大,低频氛围感不够,所以在这方面会输给es1a。
x9k没听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4-14 09: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baldrsky 发表于 2023-4-14 09:53
我在江苏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海边。
我在我的贴子里说过,我2年前就开始转音箱了,耳机就基本不听了。我 ...

耳机是有的 009可以做到 能明显听到声音传过来的过程 不是声音的立体感 是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4-14 10: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abccbaa 发表于 2023-4-14 09:59
耳机是有的 009可以做到 能明显听到声音传过来的过程 不是声音的立体感 是过程

以我的听音经验来说,要听到声音传过来的过程,需要能定位声源的位置。而耳机是纯直达声,有着一定的头中效应,会感觉声音是在脑子里的,产生不了音箱那种明显能感知到声音在外面多远处的定位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4-14 12: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4-14 12:56 编辑
baldrsky 发表于 2023-4-14 10:06
以我的听音经验来说,要听到声音传过来的过程,需要能定位声源的位置。而耳机是纯直达声,有着一定的头中 ...

这个是这样的 声音传播的过程有散射和衍射 高解析耳机系统可以部分表现出这种物理过程(细微时间差和声压差) 听上去就像声音穿过空气过来一样(不是空气感)
前提是系统解析度高 灵敏度高 森海系统是听不出的 大奥也一样 森海是靠腔体内部声波多次反射来营造假声场(利用不同频率声波速度的略微差异) 而stax系统当然肯定也利用腔体 但是stax再加上极致的解析
营造空间感的路数是不太一样的 听上去也有很大差别 歌德营造声场的方法又不大一样

这个要说起来要说很多 打字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4-14 14: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abccbaa 发表于 2023-4-14 08:48
变压器确实至关重要

但是我总感觉拓品这种设计会损失音质

这位老师凡是说起静电就说耳放用了某运放无敌,运放帝重出江湖了吗1612统一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4-14 15: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abccbaa 发表于 2023-4-14 12:53
这个是这样的 声音传播的过程有散射和衍射 高解析耳机系统可以部分表现出这种物理过程(细微时间差和声压 ...

这套理论有点高深,我还没玩到这个境界,不太能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4-14 1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朝阳
好奇一下这个玩意儿配红薯是不是算是比较便宜的静电听古典的组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4 23: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