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okutou 于 2023-6-21 00:35 编辑
木耳日记1——MEXT篇 UM——MEXT,问世之日起就被官方赋予了“骨传导低频”、“高性价比耳塞”的商品标签。对这款新进热门塞型,木耳通过新声域渠道进行邮寄试听,毕竟钟SIR的私模和自己耳道大体差不多,以前佩戴过除了左耳稍有不适,整体相当丝滑。上午兴致勃勃的等着快递送件,中午却茫然无措的吐槽无法品到MEXT骨传导动圈那种应有的独特韵味,到了晚上运动完后瘫软在沙发上,夜深人静,再回首,轻起茶几上的耳机,此刻的MEXT简直纤毫毕现,甚至能雾里看花揣度它独具匠心的出身与设想。我知道,缘来了,古井里滴上了一滴春雨,泛起了圈圈涟漪,于是乎赶紧趁着状态正佳仔细对比了下。 前端是钛菊,歌曲音源不一定全是锱铢必较的高品质无损,不过大家都是一视同仁。参赛选手一个是KHAOS,一个是MEXT,都是私模,差不多贴耳。由于结合售价的客观事实,一会从自己歌单中各个日常不可或缺细分领域中挑选的素材尽量偏向MEXT(官方口号:低频彭拜,人声热情亮丽),并且重点只品乐感,不多吹毛求疵赘述素质差异。 旗未动,风未吹,是人的心动了,反复的AB,感受,时间就像轮回的旋律一样便旋而逝,木耳的眼中对于MEXT这条私模塞,最终落下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评价。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仔仔细细,一丝丝的听感最终汇聚成河,脑海中的MEXT的轮廓也终于立体,追根溯源,下面听木耳娓娓道来。 根据自己的听歌风格,测试曲目大体分4个环节 1、男声欧美摇滚 Wake me up when spetember——绿日 这首歌或者说这类歌曲应该属于MEXT的课代表了。歌曲本身具有纵深立体的低频舞台,整首歌曲从夜幕中响起的男声吉他简单的伴奏,到随着歌曲逐渐响起又缓转急的鼓点,再到高潮终于安耐不住躁动起BASS的声音,整首歌曲始终如浪花一层一层的烘托着故事中的悲壮氛围。在这类摇滚上,MEXT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即使KHAOS的低频也一丝不苟的铺满了画框,但是骨传导技术加持下的MEXT始终多了种玄妙的感觉,那隐匿在喧嚣里的咚咚鼓音随着震感清晰的敲在心口,仿佛由内而外是你的心跳引发了这旋律力量。回到人声,由于调音的有意为之,MEXT的人声提前,用以保证歌手不会淹没在隆隆的低频中,同时音色相较KHAOS更加的清亮。绿日的整首歌中,木耳感觉与脚底的深潭相对应的是头顶更加明亮的天光,相互对比反差之下,主唱激情的身影像被投影一样放大,显得歌曲有种更强烈的冲击性和浓郁的氛围感,与歌曲本身相辅相成,余音绕梁。 MEXT优于KHAOS 感觉1:骨传导独特的震动感带来不一样的氛围感,并非KHASO在低频质量或者说下潜上不如MEXT几何,但是MEXT骨传导骚气的躁动感,是KHAOS不具备的;另外人声靠前的设置,声音清亮高亢,MEXT在流行音乐方面从单纯享受音乐的层面上,领先于KHASO。 2、编制 独角兽——泽野弘之;汉斯季默——like dog chasing car 既然低频如此不俗,木耳自然就联想到泽野弘之独角兽那极具冲击力的开场。黑暗宇宙无边无垠,伴随号声悠扬鼓点燃起,人们视角开始随着太阳偏转,光阴流转,打开史诗画卷的画面感。遗憾的是,在这首独角兽上MEXT的表现让人大失所望。整个流程听下来平平无奇索然无味,相较于KHAOS的演绎,MEXT的天空里没有高亢的情绪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一本书的故事被缩印成了一张报纸,仅此而已。不甘心,木耳下一首换上一只更暗色调的电影配乐,蝙蝠侠暗黑骑士的like dog chasing car。本想试着亡羊补牢,却没想到进一步曝光了MEXT的短板。如果说听KHAOS演绎下的like dog chasing car,前奏中声声鼓点战栗,不时裹挟焦躁的提琴声,给人一种逐渐凝聚越来越不透气的黑暗在涌动翻滚,幕天席地之间都被那沉闷的低频给充塞,人们不再无辜却再无立足之地,压抑,酝酿,直到那一声象征希望的号声响起,点燃曙光后豁然发现之前的挣扎再也挡不住希望的传递,之前暗色的低频瞬间变成光的福音浩大恢弘。这是like dog chasing car各个乐器井井有条的配合,KHAOS认真严禁的演绎,诺兰的构想,汉斯季默的表达,是音乐传达的意境!相反,MEXT的表现来说就没这么多诗情画意了——一个人掉进了泥潭里张牙舞爪想要呼救,慌乱、无序、无疾而终。MEXT这种混乱的听感可能是由于声场狭小的挤压,各个器乐无法精准的履行出自己编排的含义,也可能是那一直嗡嗡作响的骨传导震感覆盖了人的下半身吧。 MEXT出局。 感觉2:第一,MEXT由于从流行考虑的调校导致声场很小,听一些多乐器合奏的编制时由于本身细节不算出色的条件下,就像一个喝的醉醺醺的俄罗斯人在努力保持清醒调制画板上的颜料。特别是当音乐走向高潮,所有的线头汇聚到一起,MEXT的听感则像形成一个单行线却迎来了两个糊涂女司机慌乱会车的场景,拥挤、杂乱,最后只能给人流于形式的感觉。第二,木耳听了几曲也是发现了,MEXT的骨传导低频一直都在那里,你爱或是不爱,他在你脚下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他,他反正还是在那不离不弃。在流行音乐上有多出彩,在编制上就有多帮倒忙,在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空间层次上MEXT整个下盘的听感就像捆了几麻袋石灰一样负重前行。 3、女声 βίος-δ、βίος、泡沫、极乐净土。 2首电音ACG歌曲,一首常规华语流行,一首女声清唱。 首先说电音ACG歌曲,这2首歌我甚至没花太多时间,一耳了然,高下立见。相较于KHAOS一板一眼的还在对准每个音符,在电音中显得那么拖泥带水,MEXT则干净利落,飒爽英姿,滚滚而来的合成音带来的冲击感络绎不绝,歌声嘹亮,是我目前听过电音听感最好的塞子。但在这里似乎有个矛盾,在上个环节编制时还认为MEXT的低频臃肿,拖沓,在听电音时为何听感瞬间就变成爽利,此处且按下不表,待最后一个环节自然水落石出。 女声清唱的βίος-δ,木耳本来想着小林未郁深情的清唱在那小小舞台一架钢琴一只麦克简单头上简单的一道光,应该能攻守逆转MEXT声场小,人声贴耳的特点。可也就简单AB了下,我又皱起了眉头。MEXT又出现了上个编制环中节骨传导震感的负面听感,虽然不像上个环节那样一塌糊涂,但是和KHAOS的表达一比,一个感觉呼之欲出,MEXT完全没有舞台感。太过贴脸的女声,像歌手的照片打散了贴在耳朵四周,再加上照片下面骨传导震感始终像个热烘干机一样吹的照片呼啦作响,这种感觉在清唱的时候格外明显。和KHAOS那种安静坐在黄金位置淡然欣赏的掌控享受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的华语流行稍微多AB了下,最终MEXT在上首歌的短板这次又横跳再次变成了优势,邓紫棋的声音更年轻,更有穿透力,在伴奏的氛围骨传导震感下显得出淤泥而不染,干净,昂扬。简单说就说更好听。 电音系,MEXT完胜;人声流行,MEXT小胜,舞台清唱,MEXT大败。 感觉3:比对到这里,对于MEXT那种感觉一下感觉拖沓一下感觉利落的骨传导低频听感,以及那优点短板反复横跳的玄之又玄的独特氛围感木耳有了一个设想,在下个环节进一步验证。 4、乐器 吉他——卡萨布兰卡;岸部真明——流行的云;Lindsey Striling——Zi-Zi Journey 小提琴曲,由于小提琴音本身高亢,穿云裂帛,Lindsey Striling在编曲时本身就会加入大量的电子合成音来打造自己的音乐风格,天然符合MEXT设计的一切亮点,MEXT的听感此刻相较KHAOS更加靓丽。 但是同样是吉他曲,卡萨布兰卡和流行的云,听感上却出现极大的反差。MEXT在演绎流行的云这首吉他独奏时,呈现了巨大的割裂感,仿佛吉他琴弦的音色高挂云端,而拨动的低频泛音却深深沉地底,中间呈现了巨大的空白,就像罗文、甄妮所的唱铁血丹心——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可哭笑不得的是,驾驭电音处处充满青春张力的MEXT却比老成持重的KHAOS在陈旧的卡萨布拉卡上表现的更好。有些匪夷所思,一切又似是那种理所当然,慢摇的鼓点加上钢琴远处的伴奏下的氛围感,明明是昏暗的吧台,老迈的黄色灯光,在MEXT清亮的音色中却犹如众星拱月,月光下只有琴弦醒目,本身明亮的调音,加上沉沉的低频让这琴声相较KHAOS更有对比度更有故事感。 所以,其实不是MEXT的低频像薛定谔的猫一样或拖沓或利落,只是它的低频早已随着骨传导一次次震动融入了整首歌的幕布,形成了氛围里的背景音。相较KHAOS一本正经要传达完每一个音符,MEXT的低频由于骨传导的融入化作春泥变得不那么明显,再加上偏亮的调音使得它中频与高频和背景氛围感形成了对比,起转承合之间就又显得干净利落。 感觉4:验证了感觉3里的猜想,MEXT是一个需要音源配合,才能最大化的塞子。首先由于骨传导技术的存在,MEXT自始存在一种振动感,然后跟着歌曲形成一种氛围感,所以这样的MEXT需要由歌曲给他一个氛围合理的理由。如果你的选曲能给那躁动的震动感一个解释,例如本就在伴奏的鼓点,或者贯穿全程的电子合成音,那么它就能转化成最棒的氛围感;而如果歌曲中要体现多乐器的层次感,或者说本来就是大道至简的原汁原味演绎,那MEXT的骨传导就成了画蛇添足的小丑,会产生自下而上产生的混乱感。 整体总结下,木耳视角中骨传导动圈技术的MEXT,会在你的耳畔始终回响着一些躁动,它们并没有过多具体的讯息,但就在那里,大大方方的徘徊在舞台的地面上,就像舞台上开始扩散的干冰,想看清里面的内容却不真切。而MEXT设计者将人声中频调校的更加贴耳,避免听者像下雨的山头喊话对歌一样产生一种疏离感,并且将声音设置的格外热情靓丽,就像脚下浑浊的湿气逐渐也染上了顶棚上灯光的色彩。厚重的低频,亮丽的中高频,看似南辕北辙,实际则在氛围感的搓合下相得益彰。但是就像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不同的情况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有时候MEXT就像艺术油画里19世纪的雾都伦敦那蒙蒙雾气给人一种怀旧与徜徉,有时候则像21世纪的北京迎接了新一轮的沙暴,雾霾里有种错乱和无奈。 Mext所构建的听感就像一个搭建在温泉上的舞台,热气氤氲但没有勾连天地的苍茫,传来的声音蕴含温度但不灼烧。在我看来这么一个充满特色的舞台只有特定的表演嘉宾才能有最好的舞台效果。舞台不大装不下整个乐团那么多人;舞台很热闹也不接受曲高和寡在上面自艾自怜。当你有最合适的歌单,那MEXT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开头所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出于我对MEXT的先期脑洞理解,认为它是一种基于骨传导的低频强化类型,就像狙击枪从四倍镜换成八倍镜一样的外挂装备。然而事实上,骨传导带来的低频震感就像一条鲜红的地毯,当你戴上了耳机就得一直走在上面,无论你要去的是婚礼还是葬礼。MEXT确实带来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听感,并且设计者也深思熟虑的匹配上了与之呼应的调音,使其在流行、电音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果定位为日常出街挂在耳朵上听听流行,在这样的场合中无暇细究音乐本身的精细程度,一种氛围感让人融入其中就足够身心愉悦,或者说你的歌单本身全是流行音乐,那MEXT是个很超值的选择。但是如果你需要的是夜深人静的朋友或者工作加班时的伴读,这样的MEXT就显得狭隘了,这种感觉就像谈恋爱的年轻男女,女孩娇滴滴的表示想吃个梨,而男孩馒头大汗的拉来了一大箱榴莲。 Mext是个很符合第二副方便出街定位的塞子,也符合我的消费期望,奈何听信大佬传销下毒种草,下个目标XE6,根据惊喜程度,听后决定是攒钱上位,还是就MEXT出街了。 文章的最后也特别鸣谢告诉木耳MEXT存在并推荐的大佬吴总,能让木耳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耳机纷杂市场中,心有所想,如有所愿。
我是kokutou,一个自娱自乐的烧圈新人,烧龄不短,见识不长,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或者想对关于部分耳机进行探讨,祝愿大家都能做到所思所想皆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