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2-12-8 11:57 编辑
每次讨论CD音质时,总会有大聪明跳出来说:CD是数字文件,读错只会爆音,不会影响音质。
确切地说CD音轨并不是“文件”,这个暂不讨论;CD转盘的的好坏也不仅体现在读取精度上,这个也暂不讨论。单就CD“误码”会不会影响音质这件事,本人闲来无事小小地学习了一下,特此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CD音轨不是像某位小白想像的那样,直接记录每一个采样点的数据,然后按顺序排列好让你一个个读取…… CD红皮书规格比这复杂得多。
首先,CD上的数据是自带纠错机制的,除了音频信息,还有校验码。
网上找的示例图,一看就明白
在这张这示意图里 每8个数据为一行,设一个校验码 每5行数据为一组,设一行校验码 行或列中,当“1”的数量是偶数时校验码为0,1的数量是奇数时校验码为1
那么在这张图里,当第4行第4列的数据出错时,相对的两个校验码都对不上了 于是很容易就能定位到出错的位置,把误码纠正过来
但这是理想情况,事实上很多时候误码是无法纠正的,比如一行里同时错了两个,或者校验码本身也出错了…… 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把出错的信息整个丢弃掉
总一下就是:由于校验码的存在,当出现无法纠正的误码时,系统会确定一个范围,并且把这个范围内的信息丢弃不用,而不是任凭误码进入DAC
所以CD误码的主要后果不是出现突兀的爆音,而是丢信息。 丢信息,不就是损失音质么?
其次,即使有了校验码,也不能百分百保证不出现爆音。
一种很偶然的情况是信息误码和校验码都错得恰到好处,错错得正正好对上,蒙混过关。
而另一种比较多的情况是误码超过一定范围,信息丢得太多,耳朵就能分辨得出了。
但即使是第二种情况,红皮书也是有应对措施的: 那就是“交织法”
简单地说,CD上的信息不是按照实际顺序排好队等着读取的,而是按一定规则打乱的。 这样当某一块物理区域出现问题,比如划痕,导致读不出时,这个问题会被打散分配到音轨不同的地方去,你就听不出了。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拿一支黑色记号笔在碟面上点一个小黑点。 你以为读到这里读不出了,会出现爆音? 但大概率不会。 因为这个小黑点的信息缺失,被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你耳朵听不出了。 但实际上音质已经损失了。
总结起来一句话,CD编码搞这么复杂,一个主要的思路就是: 宁损音质,不出爆音
当然,上面的都是示意图,CD编码并不是像图中这样简单的0和1 为了提高读取精度,CD上的数据不是像大聪明们想像的那样凹坑是0,凸起是1 CD光盘上的凹坑和凸起都是0,只有者边缘处是1
CD不记录连续的1,也不记录少于两个的0,而是记录用1间隔开的0的数量
希望大聪明们以后不要再说什么“CD 记录的是0101 ”这种话了,徒增笑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