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8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谈谈入坑一个月来对科学派和听感派的一些感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8-12 23: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西安交通大学
本帖最后由 coin1860 于 2022-8-13 02:25 编辑

07年就注册了论坛,但是三分钟热度玩了半个月就放弃了,买了K601,HD650和钰龙dah01除了K601偶尔拿出来听听,其他在家吃灰了十几年,最近心血来潮把老家伙翻出来,发现耳机海绵全都受潮发霉。钰龙一体机 Win7,win10都不能运行,应该只有XP的驱动。

按照当年的记忆凑齐了K701,dt880和hd600老三样,不得不说现在耳机真便宜,三大旗舰加起来一个红米的价钱就买了。耳放不懂就买了入门的钰龙金丝雀儿2。

前端试过斐讯N1刷moode和100块的x86小主机刷daphile,实践达菲的文件管理刚方便并且对国外流媒体的支持更好,插件支持spotify, tidal和qobuz。特别是qobuz支持高码率,基本古典和英文歌音源都不用担心。

最近一个月都泡在各种论坛里查资料升级耳放,感觉国内和国外论坛对同一个设备的评价差别非常大。或者说对HiFi的定义差别都非常大。先声明一下,我是新手,没听过什么好设备,以下的评论只是作为新人入圈一个月内的一些感想。

国外像head-fi.org,asr之类科学hifi占据主流,追求的是高保真,器材在整个解码,数字转模拟,模拟转声音的过程中应该尽量还原音乐。减少失真。具体的音乐氛围或者三频曲线应该通过不同的耳机去调节。拿pc显卡举一个例子,在显示的过程中,显卡和hdmi线需要保证的是图形被正确的渲染颜色被正确的输出到显示器,显卡关注的是输出的分辨率和渲染帧数, HDMI考察的是数据吞吐量,确保显卡的输出可以及时正确的输出到显示器。至于用户喜欢暖色还是冷色,应该由显示器的色温决定。而不是HDMI线去左右色温。

科学派对推力的观点是在确定失真率等相关参数达标的基础上,先根据耳机的抗阻和灵敏度计算出输出功率。在比较设备对应耳机上能否满足对110 Db所需的最大输出功率。并且不鼓励具有超大输出功率的耳放,认为过大的推力再大音量会烧毁耳机,并永久性的损伤听力。

解码的观点是主要的用途是消除底噪和支持更多的音频格式,在级别参数的情况下低端和高端解码原则上不应该在听感上有任何差异。

反观国内hifi其实更追求的是好听,但是好听无法计算,也没有标准,于是就有点像中医需要尝试各种的组合,根据测试的结果得出一定的经验。讲究的是经验和搭配。整个系统的组件都是为特定的耳机去搭建的,属于先选耳机,再选耳放解码和线材。

我自己是新手,无法分辨哪个流派是正确的,但是相对于新人来说科学派似乎更友好一些,通过一系列的计算,你可以清楚的知道为什么要买这个机器,或者说我买它得到了什么样的功能。

反观听感派最大的问题是推荐的机器价格通常都比较昂贵舍小众,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的差距无法量化。并且系统讲究搭配,在整条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声音难听。我虽然没有听过什么高端器材,但是对此我表示怀疑或者过分夸大。如果投入几千甚至上万的系统都因为某一个环节导致整体声音难听,那么这些器材的可靠性或者叫稳定性我认为都无法达标,不能算是成熟的产品。

作为一个实践派,我近期购买了科学套D30Pro+a30Pro代替我的金丝雀2,刚换上第一反应是解析力高了不少,听到了很多被金丝雀忽略的细节。低音的量会增加一些。但是听感下降了,之前听起来很有韵味的中文歌变得平淡且索然无味。但是很奇怪的是在强迫自己坚持多听了两三天后,我竟然越来越喜欢科学机清淡的风格。并且由于低失真,可以长期听歌不累。

在持续听了30套半个月后,再切回金丝雀2的第一感觉是糊,解析度骤降并且声音松软缺乏弹性。

结合之前的种种,我怀疑人耳的精度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准确,同样的两套声音,在不同的环境下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或许所谓的煲机,是否只是有足够的时间让耳朵适应新的声音。而所谓的乐感或者氛围感更多只是适应时间的长短。到此我已经彻底沦为了一个科学党。

周末计划先做一下WTO的听力测试,先确保听力是否正常,再去西安耳机展听一下高端设备。后续买入HD800S 和西装套,ab盲测下比较西装套和a30pro的差别。尝试量化一下中端和高端的差别究竟有多大。












2
发表于 2022-8-12 23: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湖州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听感派,只有自称听感派的观感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2-8-12 23: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2-8-12 23: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期待楼主hd800s西装套评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8-13 00: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甘肃
还是不发烧的人头脑清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8-13 01: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
已经是老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8-13 01: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和楼主观点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8-13 04: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
明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8-13 05: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A30Pro没有时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听?想入不敢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8-13 05: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我发现久了没听耳机,耳朵变好了,现在别人跟我说话不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8-13 05: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突然想买箱子了,耳机伤耳朵。不知道有没有啥万元好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8-13 05: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
楼主写的好,期待后续评测,想知道入门中高端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8-13 07: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无锡
顶帖 期待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8-13 09: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人耳的精度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准确

过于自信常是阻止我们进步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8-13 1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对一些人的偏好来说科学机啥的真的不好听,完全能理解。

我对“科学hifi”的看法是“怎么玩”比“玩什么”关键。说夸张一点,我觉得通过测量测试试听和盲听搞清自己的偏好和听力阈值最后选择胆机配歌德,其实比只看sinad大小和频响曲线是否哈曼然后选择全套拓品+stealth更加“科学hif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8-13 12: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有自己听音观的人,不会在乎科不科学,自己觉得好听完事,难道不是为了自己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8-13 12: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中医西医不如现代医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8-13 12: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量力而为 不过是欲望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8-13 13: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虽然但是,这两套系统定位就拉开一档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8-13 20: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pppcat 发表于 2022-8-13 11:54
对一些人的偏好来说科学机啥的真的不好听,完全能理解。

我对“科学hifi”的看法是“怎么玩”比“玩什么 ...

大佬一语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 04: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