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3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砖二代 国内试听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2-21 02: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touchmore 于 2022-2-21 02:05 编辑

今天去体验店听了下wm1z-m2,说实话,挺失望的,预约试听还要等,现场只有一台wm1z,等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轮到听一下。
本以为是人手一台,耳塞人手一副,sony这vip试听的格局还是小了点。
还好时间比较充足,可以慢慢听。

先对比了下wm1a-m2和wm1z。同曲目古典一首,wm1a还是wm1a,声底没什么变化,规模感稍微比wm1z强了点。不过还是wm1z好听。没有超越wm1z的意思。
操控很流畅,界面改动有点大,还有点不适应,音量键需要先实体键激活,才能在界面上再次进入音量调节,没有一代那么直接。
wm1a是黑色旋钮,wm1z2代才是索六的金色旋钮。

由于机器太少也没法每个都挨着比较,wm1a-m2就没直接再和wm1z-m2 PK了。毕竟声底 和定位都摆在那里,也没太多比较的意义。
wm1a-m2虽然整体大了一圈,但是手感还算不错,并没有太重的感觉。
这次试听由于wm1z-m2一直包着皮套,实际上手也稍显笨重一些。


先说功能吧 增加了曲目搜索 比较方便临时找歌,其次是DSD 也支持DSEE 均衡器等全音效调节。
不过试用是DSEE AI,没有类型选择了。在初代wm1z上,我一般都选弦、或者女声。弦的声音比较柔和,而女声对打击乐器和弦乐会有加强的效果。
均衡器的界面不再是点线图,变成了条状图。
个别菜单由于增加了其他功能都被调到顶部去了,操作一两次之后还是能比较好适应。
也不算大改。
接下来的流媒体,由于其他试用的烧友反应现场网络不好,我也就没试了。

wm1z-m2参数上的推力和初代是一样的,接上现场的奶罩,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确实没法听。主要是现场的耳机有点接进触不良,也就没多试。
wm1z-m2声音还是显的有点小气,由于更新的播放界面 看不到音量大小,也看不到是否高增益开启。
所以一开始的差强人意的表现,确实让我对sony 5年时间的研发产生了不小的不解  就这?!
过去界面人性化的东西,被丢掉了不少。
不过一开始的疑惑在开启高增益之后,那种瞬间被打开的规模感,让我看到了sony还是sony。不开高增益 怎么能领略wm1z-m2的实力?
当然也有很多人排斥开高增益,那就看个人喜好吧。不喜欢也勉强不来,毕竟强扭的瓜,始终还是不甜的。

wm1z-m2在接上HD25 60的音量下,声音很从容,气势磅礴,非常搭。完全没有初代wm1z那种小家碧玉的感觉。

如果说初代wm1z还是涉世未深的小师妹,那wm1z-m2代可以说是见过世面的大师姐了。
古典这一块,wm1z-m2强了不少。同场的dx300max 古典比起wm1z初代规模感要强不少,但是和wm1z-m2确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hd25之下,wm1z-m2可以说是完胜。
毕竟2者定价差距也是摆在那里的。


以上仅一家之言。

2
发表于 2022-2-21 02: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德国
哈哈雪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9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