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aokeng 于 2021-5-25 12:10 编辑
坑四:材质玄学
材质要说的话,就长了,所以举个简单例子说下。
目前主流铜,肯定是单晶铜,某宝不管多少钱的,基本上都号称单晶铜,实际真正的单晶铜应该比较少,目前主流的单晶铜有台湾万隆upocc,日本住友和古河pcocc(2013年停产),以上三家都是经过发明单晶铜技术的日本大野教授授权的,而住友基本上面向的都是工业端,很少用在发烧线材领域,日本古河已经停产,另外还有一些不太出名的单晶铜(有没有授权未知),这个就杂了,参差不起。
所以,你能买到的低价的材质,甚至一些高价的单晶铜线,有可能就是无氧铜。那么为何音质还不错呢。这就是本次要说的坑四,材质玄学。
如果你有丰富的玩线经验,应该知道无氧铜和单晶铜实际的传输效果差异不会超过10%,甚至更低,而单晶铜的成本是无氧铜的几倍,好的单晶铜甚至十几倍。
如果有同样的预算,做一款四股编26awg的单晶铜线好,还是一款22awg的无氧铜好呢,如果是我,我会选择22awg无氧铜线。
当然,你预算够的话,也可以选择22awg单晶铜线,带来的提升肯定比22awg无氧铜好,但是性价比就差了很多,毕竟相对音质的提升,资金投入是呈指数增长的。
以上这些是针对预算有限的烧友,土豪们可以忽视。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淘宝大多数以无氧铜冒充单晶铜。但不要瞧不上无氧铜,商家能用单晶铜固然更好,即使无氧铜也有优秀的线材,能出好声,材质的好坏只是一方面,优秀的线材对材质的要求反而是其次。最著名的就是卡达斯,用的就是无氧铜,但是黄金比例结构技术独领风骚,依然跻身名厂线材行列。 发烧折腾,是烧友的乐趣,现在动辄几万块的旗舰耳塞,普遍提升也就比几千块的耳塞提升了10-20%(感性估算),投入却翻了几倍的,对于土豪来说,哪怕1%的提升,投入100%的资金也是值得的。我这里说的是性价比,对于玩的不上不下,中间层烧友,没必要这么投入,性价比才是王道。 坑五:慎买多种材质混绞在一起的线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混绞不是混编,混编举个简单例子,铜银混编四股线,两股用镀银线,两股用铜线这是混编线,混绞是指的一股线里头有不同金属丝绞合。用两张图说明下什么是混编,什么混绞吧。 图一:铜银混编。
图2-3:金银铜混绞。铜丝、纯银丝、镀金丝绞合在一股线里。
为什么说慎买这种多金属丝混绞的线呢,很简单原来,不同材质电流传输速度不同,纯银最快,金和铜相对较慢,在同一股里不同材质传输速度不同就会带来速度差,导致混响,细节模糊、瞬态特性变差。 当然这里不能绝对,不同材质混绞在一起的,需要在结构上做出巧妙的安排。结合线材传输的集肤效应、相位差等不同特点,利用不同材质的传输特点,是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的。而像上图那种简单的三种材质绞合在一起,刚好适得其反,是不懂线材的商家忽悠小白的噱头。
可能你买了这种线,听起来也不错,但是就怕货比货,对比同价位优秀的线材会有一耳朵差距。总之,如果价格差不多的两款线,材质、规格相同的情况下,买绞合更合理的线,比这些没有结构设计,乱七八糟绞在一起的线音质更好。
重视结构,比重视材质还要重要~~~
选择线材要重视结构的选择,当然你可能也不知道哪种结构更好,那就选择经典结构。
比如现在常用的利兹litz结构,包括了利兹type1-6等不同等级,type1是最基础款,低端耳机线里最常见,好点的用type2,type4,顶级的用type6,目前淘宝上type6极少,有的话,也是滥竽充数,具体不再帖子里点名了,有拿不准的可以私信我。
靠谱的话,建议选择type2或者4的。
另外一个经典结构是同轴屏蔽结构,这个耳机线里最近开始流行起来,其实是非常好的结构,加了屏蔽后,背景干净,声场控制要好不少。
同轴结构有分很多种,以后开贴单说吧。
同样的线(这是前提约束条件,保证比较的单一维度,撇开前提限制条件比较音质全扯淡),带屏蔽肯定要比不带音质好。
但是带屏蔽成本会贵很多,线材也会粗不少,便携性舒适性大打折扣,耳塞线要懂得取舍。
也不能一味追求屏蔽,选择用料规格高的利兹结构也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