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5-1-12 01:50 编辑
Die Geschoepfe des Prometheus 普罗米修斯的创造
\[0 - 贝交全集 311\0 Beethoven - Symphonien 9 etc. (Szell, Lane) 赛尔
CD 10 - Die Geschoepfe des Prometheus
据说早在1798年,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尔纳多特将军曾建议贝多芬为拿破仑写上一曲,但贝多芬并未为之全力以赴。而是先在1802年(一说1800到1801年)创作了芭蕾舞音乐《普罗米修斯的创造(德语:Die Geschöpfe des Prometheus)》(作品43),有应和这种波拿巴热的意味。但是,其编舞者维加诺(意大利语:Salvatore Viganò)却让贝多芬失望了,普罗米修斯的英雄气概在舞台上并未得到充分表现。有追求的贝多芬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告诉世人甚至是拿破仑本人,他心目中的英雄是何等形象;为此诞生的正是E♭大调第三号交响曲。
第三号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在此,贝多芬的作曲动机与之前的海顿、莫扎特相当不同:作品不再是应某位有钱的侯爵,或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小群体而写。第三号交响曲的篇幅也是无比宏大,演奏时间达45分钟左右。正是因为当中包含了比以往命题作曲更多的精神内涵,不但是当代音乐史、交响曲发展史上最宏大的器乐作品,更是贝多芬自己创作史上的转折点。在它面前《普罗米修斯的生民》更像是一次试手。在《普罗米修斯》终曲当中一段快乐而又雄健的乐曲贝多芬对之钟爱有加,非但用它写出了《英雄》主题变奏曲(作品35),在第三号交响曲的终曲乐章也再次引用。由此可见《普罗米修斯》在贝多芬作品间乐思和理念的传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