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382|回复: 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感而发,耳机烧到hiend真的没啥意思了,听什么都不好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7 18: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最近这几个月老是在折腾设备。各种设备频繁进出。现在主打的是大乌,009s和1266,中端耳机都出光了。但是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现在听音乐反而越来越没有乐趣。记得以前701,600,650,ananda,800的时候,每天听听音乐,和烧友交流,觉得好有意思,好享受。现在设备变好了,录音里的瑕疵暴露得一清二楚。我是主打听CD和sacd的,因为载体录音质量比较高,所以现在随便听什么歌,感觉到处都是瑕疵,哪哪都不完美。系统解析高啥都听得清楚。特别是009S和1266这两货,妈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以前听不到的,或者说听到也不会去注意的,录音里的各种瑕疵都被放得很大很大。有歌手演唱时各种吸气声,换气声,抿口水声,喉咙卡痰声,真假音切换声,口音变鼻音声。有乐器的各种摩擦声,特别是小提琴,二胡,吉他这种,就像小时候手指甲在黑板上刮擦的那种声音,实在是让人难受。还有录音时的各种背景声嘈杂声,呲呲的响声,还有歌手突然音量加大麦克风爆棚失真的声音。有的歌还听出背景居然有人在讲话,在咳嗽。尼玛在咳嗽耶。本人又有点强迫症。一听到这些瑕疵的时候,注意力就不自主的跟着那些东西走,反倒忽略了听音乐,很是烦恼。倒是我真力音箱,听不出那么多细节,反而让人更注意音乐本身,听着更舒服更享受。所以我现在能听音响,尽量不听耳机。这不前几天坛子里有人上传了一首鬼束千寻的月光,还有圣斗士的地球仪,我年轻时记忆中这两首歌非常的棒啊。结果一听,满满的瑕疵,惨不忍睹。以前听地球仪这首歌的时候,觉得女声声线好棒好棒。现在一听,妈的居然还有音都没唱准的地方。实在没办法了,我觉得我只有再入一套600或650,接个SOLO听听算了,hufi还更享受一点。以上是一点儿牢骚,音乐不是解析越高越好,母带录音如果处理的不好,那听着就是灾难。小时候连磁带都听得津津有味。我觉得真的有时候玩hiFi被器材玩进去了,还是以音乐为主,适可而止得了。

2
发表于 2021-9-7 18: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甘肃
对的,现在感觉糊糊暖暖的声音更让人感动,尤其是上了年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9-7 18: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法国
细节太多有时候反而会影响到听音乐的沉浸感,适当就好了,不然不耐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9-7 18: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大佬你在凡尔赛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1-9-7 18: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主要是009s,其次是1266,这两货真是一言难尽。你说好听吧,像韩红那些录音质量高的专辑真的是余音绕梁,意犹未尽。不好听的cd碟真的是听得令人想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9-7 18: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说明精英全家桶该出了,线材也要调整,我过渡系统里线材和解码耳放变成了1:1投入...从前级+耳放+009变成kgbh v6推009。不耐听要审视一下线材是不是太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1-9-7 1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低熵咸鱼 发表于 2021-9-7 18:50
说明精英全家桶该出了,线材也要调整,我过渡系统里线材和解码耳放变成了1:1投入...从前级+耳放+009变成k ...

你的意思是,要用线材把声音变糊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9-7 18: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ccav91 发表于 2021-9-7 18:52
你的意思是,要用线材把声音变糊吗?

安定感是个好东西,不只有糊和清晰的两极端,听听cd机或者屏蔽结构优秀的线材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9-7 18: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繁华落尽归平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9-7 19: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低熵咸鱼 发表于 2021-9-7 18:57
安定感是个好东西,不只有糊和清晰的两极端,听听cd机或者屏蔽结构优秀的线材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那些杂讯是录音里带的,又不是线材干扰带进去的,关线材屏蔽什么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9-7 19: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威海
我也想问是不是精音不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9-7 19: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ccav91 发表于 2021-9-7 19:01
那些杂讯是录音里带的,又不是线材干扰带进去的,关线材屏蔽什么事

系统宽容度低了缺点就越被放大,终究是你系统不够end多说无益,还是膜拜你系统牛逼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9-7 19: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RacingAK47 发表于 2021-9-7 18:47
大佬你在凡尔赛吗

百度了下,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9-7 19: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感觉细节抢镜是系统整体搭配问题,同时要加强味道,时钟,界面,线材,避震,调整好流畅度,找到安定感,可能解码也得换一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9-7 19: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朝阳
大哥,你家伙事太多了,忙不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9-7 19: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低熵咸鱼 发表于 2021-9-7 19:07
系统宽容度低了缺点就越被放大,终究是你系统不够end多说无益,还是膜拜你系统牛逼比较好

我从没有说我的系统牛逼。你的理论是,系统不好,缺点会被放大。我就奇怪了,系统如何分辨录音中的优缺点?譬如,人是知道抿口水声是不好的,但系统知道么?智能调节抿口水和唱歌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9-7 19: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差不多的感觉
我从德系转为歌德了
还是听感最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9-7 19: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器材声音的安定感和流畅感,是考验设计师对音乐审美的能力和对器材调音把控技术的体现。就好比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很容易,但是要拍出一张有艺术魅力的照片很难。器材声音的解析度跟显微镜似的是灾难。曾经的Vega解码器就是典型代表,连续听一小时会累死耳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9-7 1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我跟楼主正好相反。
我玩到1266TC这种高解析的耳机后,确实发现楼主说的那些歌手换气声、吸气声、乐器摩擦声等等细节变得更明显了,当然,主音也更清晰。
但我觉得这些细节的突出才使得声音更加的完整、动听和真实,我反倒觉得之前听的那些低解析耳机声音像开了美颜的照片一样,丢细节,也不真实。
.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9-7 19: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c999 发表于 2021-9-7 19:23
器材声音的安定感和流畅感,是考验设计师对音乐审美的能力和对器材调音把控技术的体现。就好比拍一张清晰的 ...

我觉得这是录音师和调音师的工作范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1 00: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