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就心心念audeze的这款封闭式平板,无奈产品露出太少,根本没机会听,现在换了代理,马上找了朋友借样机,等了1个多月终于到手,Audeze目前听过的型号有lcd 4,lcd x和lcd i3/i4这两款耳塞,因为我对隔音有需求,所以基本打算要入手的最终都定格在封闭式里面,这款LCD XC自然也是目标之一,之前听过audeze的旗舰lcd 4,对声音是相当满意的,不过要发挥好的话,驱动成本有点吃不消,由于听过lcd x,而lcd xc与他是同级别的,所以对其声音表现已心中有数,关键就是看声场,声音的自然感方面会不会有大的落差。
外包装依然是audeze一贯的抗压手提箱,粗旷威猛结实耐操,一个牛皮纸箱做外包装,配件包含1条3米的编织线(估计是OCC导体),1条6.35转3.5转接线,一张VIP卡,一个只有128M的U盘(我没看,估计是电子说明书)
一如既往的重,达到690g,看官网目前一共推出了4款不同颜色和外壳材质的版本(1款木壳,2款皮革,1款碳纤维),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这款枫木版和碳纤维版(碳纤维版居然还重了70g),木壳版本身做了不错的漆面抛光处理,颜值挺高,还可以自己上蜡保养。
框架和头梁滑轨为金属和羊皮材质,耳罩很厚很厚,同样是羊皮,戴上后形成的内腔空间很大,这方面也是耳机调声的重要环节之一。 耳机单元部分的接口同样是audeze lcd系列的miniXLR4针插头,这条原配线品质不错,粗细适中,还算柔软,基本没什么听诊器效应。分线器和6.35的插头都是带AUDEZE logo的金属材质。
试听器材: 解码耳放:CHORD Hugo TT2 数字讯源:macbookpro USB线:范登豪Uitimate终极2.0 电源线:Hugo TT2机配外置电源
长时间佩戴感受:除了重量外,舒适度没问题,听音乐持续1小时多没有压头夹耳的问题,当然佩戴感受这个因人而异了。 做工:大家常说美国货粗旷,如果跟日系耳机比那的确是算不上精工细作,但总体LCD XC给人的感觉就是皮实耐用,做工细节上也没有特别粗糙的地方,滑轨很结实可靠,调节刻度感明显。 声音:戴上LCD XC刚开声,我大吃一惊,因为中高频的亮度与AUDEZE其它型号差别很大,LCD XC明显要明亮的多,我问了朋友,他说这台机开声还不足100小时,随后我就开始了连续1周的煲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高频的亮度逐渐降低了一点,但相对LCD X凯说仍然是偏亮的,不过对我来说是正好,因为我听LCD 3和LCD X是觉得高频有点偏暗了点,这是对我个人口味而言,再次煲机后的lcd xc声音明显比刚收到的时候宽松,高频变得更细腻了。
AUDEZE的平板耳机技术主要包括Nano-scale Uniforce振膜,Fazor磁体阵列,针对不同级别的型号搭载的技术也不同,作为旗舰的LCD4当然搭载所有其看家技术,而LCDX作为参考系列,没有了双Fazor磁体阵列的配置,其磁通量是不能跟LCD 4比的,这也带来了声音上质的不同,LCD4高高在上的价格就。。。。。。。LCDX在振膜方面倒是没有太大的缩水,也是纳米级,但是几纳米官方并未说明,从声音上来说,我总结几个关键词:1,极高的密度,2,扎实沉稳的下盘,3,真实的声音质感,4,不算局促的声场,下面用不同的音乐来说说这些特质。
密度,这是我认为高级耳机必须具备的一项特质,高密度的声音不仅靠优秀的单元,还需要整体耳机墙体声学调音的设计,高密度的声音对听音乐来说更能够表现出音乐元素的质感和更好的实体结像,比如在聆听世界著名的小号演奏家Chris Botti-Italia这张专辑,LCD XC下的小号,辉煌圆润,小号的结像有着光滑的质地,清晰的铜管气流声表现出演凑者很强的气息控制力,二者恰恰是对耳机微细节的考验,当小号吹奏到高音区域,不会变的尖锐,这部分如果回放不好很容易变成“唢呐”,在lcd x上没有这种问题,全频段都有着很高的声音密度,让音乐听起来变的从容但不发虚,这是高密度带来的好处。 当切换到交响乐,我选择了 TELARC-CHIKER专辑中的Danse Macabre,相对RR红魔鬼那版的我更喜欢这个版本。这种大动态的交响乐,LCD XC最优秀的是沉稳的地盘,在这段乐曲后半段当大动态到来时,没有让我有心理上的担心,第一个爆发点出来后我就放心了,太稳了,一切都是从容不迫的交代出来,低频的表现很惊艳,下潜到位,结实紧致的低频质感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她的低频还有着很好的分析力,不过相对lcd x来说低频的弥散感就要差一点了。LCD XC听交响是让我很享受的。她扎实的声音质感是明显好与HD800的。与真实的乐器声音相比,平板单元的保真度的确是一大优势。 对于人声而言,这是AUDEZE一贯的强项,正如认真听过的烧友所描述一样,男声表现力优与女声,主要是中频的厚润所带来的。对于驱动性方面来说,LCD XC 20欧的阻抗,100db的灵敏度对耳放的瞬时电流输出能力有要求,我觉得耳放的输出功率起码不能低于200mw,我试了下在mac笔记本上直推,能听,质感也在线,但动态和层次就损失太多了,另外还需要解码器给到尽可能高的信息量,不然会让声音的纹理粗糙而失去了圆润的光泽感。至于试听搭配的Hugo TT2,无需多言了,解码性能是hugo2的两倍,超级的电容的供电系统在对耳机的控制力上提升了不少,驱动LCD XC是完全没问题的。 关于AUDEZE耳机的重量问题,在官网上有技术文章特别做了解释,简单来说就是出于对声音的不妥协态度,不同材质的腔体框架有着不同的声学特性,比如抗谐振性能和阻尼系数,要获得AUDEZE要的音质,就得用上这些材料,而代价就是重量。 AUDEZE的产品线本身封闭式耳机就很少,全尺寸大耳里也就只有LCD 2和LCD XC了。
数据已于 16:01 保存 [url=]10 秒后保存[/url] [url=]保存数据[/url] | [url=]恢复数据[/url] [url=]字数检查[/url] | [url=]清除内容[/url] [url=]加大编辑框[/url] | [url=]缩小编辑框[/url]
附加选项
本版积分规则发表帖子 保存草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