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Sean Olive论文和最近所谓''科学''Hifi争论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4 01: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澳大利亚
本帖最后由 tomtrp 于 2021-1-4 01:41 编辑

为什么大家对于某乎某人认为对于耳机音质的评价应该基于哈曼曲线争论如此之大?说到底,音质评价的学术研究属于empirical evidenced,是由样本人群的偏好,发现的现象,而不是本质,更不是自然科学理论。
这种对于人群偏好的研究,具有有限的代表性,但对于个人来说,不一定适用。基于现代社会科学逻辑的结论绝对是有价值和值得参考的,但普适性和预测能力是不能和基于原理的数学模型和惊人实验精度确认的自然科学理论相提并论的。比如金融学,经济学的各种结论,可以非常好的解释现象,但是往往不像自然科学理论那样具备精确的预测能力。一个学术界常用的例子是,公鸡打鸣和太阳升起无论有多高的统计学相关性,公鸡打鸣也不是太阳升起的原因,因为这是对现象的统计学描述,而不是对原理的探究。
不幸的是,声学评价的研究,很显然只能是社会科学研究。
诚然,Olive的论文(某乎某人以为基础的那篇论文)是十分优秀的,论证严谨,对样本和数据的分析以及得出的结论也十分可靠。问题是,他的结论来自于样本人群的偏好(几篇论文的样本容量都在200-300人),这个样本的代表性是有限的。我相信会有相当一部分发烧友会认为接近哈曼曲线的耳机低频量感偏多。
Olive基于这个样本的研究,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问题是,这依然是一种有限群体的现象的总结和统计学分析,得到的结论的普适性是相当有限的。不能像某乎某人那样,把这个标准随意扩大到每个人,并以此为绝对的评价标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科学结论',是有本质区别的。(即便是基于统计学的自然科学结论,对统计学置信度的要求也比社会科学大的多)。

总结,音质评价存在普遍偏好,但这种偏好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
声学研究,尤其是声学评价的研究的可靠程度,预测能力和普适性,是不能和自然科学理论划等号的!
同理,对音响音质评价的Toole的研究(人群偏好平直频响的结论),也是不能随意扩大到每个人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Hifi音响厂家追求平直频响,而另一些厂家的Target curve并不是平直的。(监听音响除外,监听音响设计的目的使得目标频响就是平直频响)。

2
发表于 2021-1-4 01: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挺好,绑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1 05: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