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loodyOcean 于 2020-11-14 16:26 编辑
测量方法:确保人头麦与耳罩间无缝隙,输入300hz(模拟人声频率)正弦信号,校准音量使耳机300hz输出到84dB,测全频频响。重复五次以上,以低频最多的两次且其余频率曲线几乎重叠的频响曲线为准(漏音易导致低频衰减,低频量最多时证明漏音最少),人头麦已根据出厂频响曲线进行反向EQ,消除人头麦本身频响缺陷对耳机频响曲线造成影响
频响曲线仅能体现耳机三频分布,与声场,分离度,瞬态,动态,下潜等高阶实际听感或参数无关,频响曲线无用论者此刻可以右上角点X。
先说说909测量过程的奇怪现象,低频量相对于中频多了很多,而且极低频的衰减很小,和封闭式耳机相差无几(开放式单元背面漏音设计导致低频尤其是极低频比封闭式耳机更容易衰减),鉴于目前手里没有输出阻抗近于0欧的低阻放,耳放的输出阻抗是否影响了25欧的TH909频响曲线暂不能排除。但我分别用了输出阻抗10欧的UD505单端耳机口和<5欧(具体数值高登没给)的Gax单端耳机口测得的频响曲线,经对比后是完全重合的,后期如果有合适的低输出阻抗的放会再测下909频响,到时再来水帖。
1.先跟旗舰打一架:TH909(红) VS HD800s(蓝)
在人声区间音量一致情况下,909的低频是所测耳机中量感最大也是极低频衰减最小的,虽然909是开放式耳机,但隔音效果在我戴过的开放式中算前列,基本与拜亚DT1990一档,但实际声音比1990要通透,更像是一个开放式耳机。TH909的齿音与800s一致都属于比较少的,所以7khz-8khz的峰也基本一致,从图中能看出来整个高频区间909要比800s亮一些,尤其是极高频。
2.TH909(红) vs DT1990(绿) vs HD700(黑)
909的齿音比1990和700要少,7khz-8khz的峰比1990和700更低,700的低频量为这些耳机中最少。
3.TH909(红) vs DT990 600Ω(蓝)
终于找到能与TH909低频一战的开放式了,但是极低频的衰减过于明显,990还是输了,990的7khz-8khz峰为本次测量耳机中最高,过于亮刺,极高频延申990与909基本一致。
4.TH909(红) vs 小乌Elear原耳罩(橙)
小乌的中频曲线与909比较一致,高频暗淡不少,所以小乌也是本次耳机中最耐听,对音源要求最低,最适合听流行的耳机。909高频耐听度不如小乌和800s,但比700 1990 990要强。
假设前端阻抗对低阻909的影响可以排除,TH909三频量感可以理解为 dt990低频(极低频衰减除外)+小乌中频厚度+hd800s的齿音+dt990极高频延申。
声场,分离度,瞬态,动态,下潜等高阶听感容我再听一阵后再来发帖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