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5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玩新意思!新派Hi mDAC手机音频小尾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31 17: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前言还是老套路了,自从手机都砍掉了3.5mm耳机接口后,对于用户来说,要么选择Lightning或Type-C接口的音频解码线,要么就是用蓝牙耳机。想方便,而且对音质没有太高要求的自然会选择后者,但如果还是对有线耳机音质有追求,不满足普通音频解码线音质的人来说,前者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


因此,最近1、2年类似的音频小尾巴产品也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甚至我手上的同类产品就有5、6款之多。



18年年底时,我也有幸蹭听到了NuPrime新派的台式音频解码/功放一体机DAC9H,其实那款产品整体来说还是挺不错的,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配合后级功放来用,都能够满足一般烧油的听音需求。


但众所周知菠萝是个苦逼的便携音频党,在家一没空间二没时间能听歌,所以对于台机自然也迟迟都没有入手的计划。


然后在去年年底时,NuPrime公布会推出一款针对手机用的音频小尾巴,也就是今天要聊的这款Hi mDAC了。


因为这款产品目前在国内暂时没有登陆京东或天猫,因此这里我只提供关键词的淘宝搜索链接,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看,或者到线下圆声带的门店去试听。

外观展示



Hi mDAC的外观相对比较另类,目前大多数同类的音频小尾巴都倾向往做小、做薄、做轻的方向发展,而Hi mDAC反而非常的方正,而且拿在手上也是沉甸甸的。




同比手头上的几款小尾巴(请无视左上角的那只便携耳放),Hi mDAC在外观感觉上确实跟其他那些U盘造型的小尾巴有明显差异,如果忽视掉它表面的镜片玻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块纯·金属砖。




我最开始以为厂家选择这样的外观,是为了方便突出各种灯效……是的,就是类似MOJO那种五彩斑斓的模样,然而并没有,除了工作时会在LOGO旁边点亮2个隐藏的小灯外,其他时候Hi mDAC的玻璃面板真心就是一面镜子~!一面镜子~!一面镜子~!


Hi mDAC的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特别地四四方方,除了4条长边做了45度角斜切让它不那么割手外,真的就没有什么其他的造型上的变化。


也许是因为采用玻璃面板的关系,Hi mDAC远比一般的小尾巴厚,而且也更重,刚到手时我还一度怀疑是不是有内置电池的,但其实并没有,因此我很不明白厂家为什么要把它做成这么厚?这也直接影响到Hi mDAC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便携。



跟大多数小尾巴一样,Hi mDAC的接口以及操作界面并不复杂,除了负责输入数字信号的Type-C USB接口,以及输出音频用的3.5mm模拟接口外,Hi mDAC在侧面还保留了音量控制键。实测发现Hi mDAC的音量控制并不与前端联动,而是独立的音量电平控制,估计是为了解决安卓手机容易出现数字音频输出电平锁死的问题而不得不采取的办法,但这确实会增加了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特别有意思的是Hi mDAC的3.5mm接口除了可用来插入耳机等设备输出模拟音频信号外,还兼具了跟苹果电脑常见的SPDIF光纤输出。这个额外的功能是目前市面上的小尾巴都没有的,甚至国砖和洋砖上面也非常罕见。Hi mDAC的SPDIF输出可提供PCM192以及DSD64的数字信号输出,在这种模式下,Hi mDAC基本可视为一台袖珍型的数字界面,并为后面连接的纯音频解码设备提供优于USB异步时钟的数字信号。


这个想法本身确实有点新意,尤其是对于喜欢折腾的台机党来说会多一种玩法选择。但对于其他的烧油以及普通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就会显得有点鸡肋,即便真要输出信号给到更高品质的解码使用,我想他们也宁可选择直接用手机通过USB,而不是还得多经一道转换以换取可能很轻微的音质提升。




Hi mDAC标配了一条Type-A to Type-C USB线,需要用户自己再配C2C或者C2L的线才能给到手机使用。实测Hi mDAC在iPhone、MBP、海贝R3上都能正确识别出来,其中连接iPhone使用时,我特意用了一条不带OTG芯片的C2L线,但Hi mDAC也能正确识别并工作,说明Hi mDAC本身是支持MFI规范的,从而可以让用户省却了买Lightning to USB Camera Adapter的投入,并且可以方便DIY不同的线材。


受制于系统本身的限制,Hi mDAC在OSX以及IOS上都只能实现384Khz/32bit以及DSD128的数字音频输出,但比较奇怪的是就算在海贝R3上,播放DSD256时也会出现报错,目前还不确定是不是固件或驱动的问题所导致。


主观听感



Hi mDAC采用的是Cirrus Logic的CS43131,对于这个DAC还是蛮熟悉的,毕竟之前蹭听的海贝R3PRO就采用双CS43131的设计。CS43131本身是一款专门针对移动设备推出的高性能解码SoC芯片,集成了功放模块,因此确实很适合用在音频小尾巴、袖珍型音频播放器上使用。而且CS43131本身的功耗相当低,看看从R3到R3PRO的续航暴涨就知道同比ES9028Q2M这样的上一代SoC省了多少功耗了。


但CS的DAC在没有良好的调教下,要出好声却并不容易。我不算唯DAC论,但对于小尾巴或是袖珍型的音频播放器来说,在追求小体积化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再额外配置运放、功放模块去对声音进行修饰润泽,也就是说,它的调音更多是局限在对DAC本身的参数调教以及滤波模式的设置上。


据说Hi mDAC是有几套预设的滤波模式可供用户选择,但因为巡回试听的机器本身并没有附带有说明书,我折腾了半天也没弄明白要怎样设置和切换滤波模式,只好作罢。


试听的前端主要用iPhone8配合iTunes和NePlayer,MBP使用Audirvana Plus,以及海贝R3来进行,而采用的耳机包括动铁的NuForce新智HEM2、动圈的NFaudio NA2、封闭大耳MEZE99 Classics这3款耳机来进行。




最开始我推想Hi mDAC这类型的音频小尾巴会更适合用来驱动推力要求较低的动铁耳机,但事实上Hi mDAC配合HEM2的效果却并不怎么理想,声音太过闷,缺乏松弛感,感觉有点舒展不开来的样子。而且Hi mDAC本身的声音走向偏中频,两端的延展相对较小,偏偏HEM2本身也是为了保证中频的密度而牺牲了高频和低频延展的,因此两者重叠在一起之后的效果确实不怎么好听。


于是我还是换上NA2来试试,果然效果区别相当的大。Hi mDAC在应对NA2这种不太算低阻高敏的常规动圈耳塞时,大概用到50%左右就已经能让声音舒展开来,由此推想即便是像RE800之类相对难推的动圈入耳也应该能推出个7、8成功力来,最少在推力这点上基本是能够完胜水果标配的那条转换线的。不过Hi mDAC的调音相对还是偏保守,清淡直白为主,而且在高频部分能让人感觉到密度相对不足,会有可感知的颗粒感,同时低频也还是不够弹性。


跟自家的DAC9H相比,两者的调音走向基本是一个套路,都比较偏数码声的那种干净、少音染的风格,但能明显感觉到ESS跟Cirrus Logic两家DAC声音风格上的差异。当然,DAC9H本身是台机,这样比或许不太合适,但通过横比手头上采用ES9218 SoC的Hilidac Beam2代,后者在动态表现方面依旧是完胜Hi mDAC的。


因此,Hi mDAC的器乐表现是明显比人声要弱一些的,尽管它的推力足以在一些相对复杂的场景下也能有还不错的细节和层次,但无论是小提琴或是低音鼓都会给人感觉有形而无神。反而在人声表现上,Hi mDAC的中频相对要饱满不少,尤其是男声的表现会更有厚度,在演绎一些流行曲目时氛围感也比较强,可以说Hi mDAC是一款偏重于人声的产品。而且这并没毛病,毕竟类似的音频小尾巴面向的还是以初烧以及一般消费者为主,流行化的调音比较容易符合用户的口味。




MEZE99 Classics虽然是款木碗大耳,但它对推力比较敏感,容易过推,所以遇到Hi mDAC这种不与前端联动音量控制的就得特别小心。幸好Hi mDAC比较体贴地设置了每次插入USB开机后会自动重置音量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炸耳的可能。


Hi mDAC的推力要喂饱MEZE99 Classics并不困难,甚至可以说轻松。Hi mDAC的整体声场也还算比较大,而且规整,边界感相对模糊,着重突出的是主体的形态。跟前面的配搭相比,我比较满意Hi mDAC与MEZE99 Classics的配搭,后者的调音比较温暖润泽,正好可以给Hi mDAC增加一些“妆容”,让它显得多了一丝的“妩媚”。而且此时Hi mDAC的中频依然保持着不错的清晰感,与MEZE99 Classics构成很微妙的平衡,更适合闲暇时静静地欣赏音乐。


总结



在一众的音频小尾巴里,Hi mDAC显然不是最出色的一个,但也确实玩出了点新意来。它的推力最少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要,而且比较适合长时间聆听,少一些浮躁。不过外观体积方面我认为还有待改进,毕竟作为便携产品,这样一个棱角分明、份量和体积都不算小的小尾巴,肯定多少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欲望。此外,999元的定价也略偏高,如果能下调到699元,那么我相信还是有不错的竞争力的。

2
发表于 2020-3-31 17: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写得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0-3-31 21: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照片拍的不错,Hi mDAC的音量调节级数比较细,建议手机音量衰减不要超过20%,这样音质会好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08: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莫非HSQ 发表于 2020-3-31 21:54
照片拍的不错,Hi mDAC的音量调节级数比较细,建议手机音量衰减不要超过20%,这样音质会好不少。

我是先降低Hi mDAC的音量,然后插入手机,设置用50%的输出,然后再调Hi mDAC的音量到我需要的。
其实我觉得这样做虽然繁琐,但能减少炸耳的风险。对于IOS用户来说可能有点多余,但对于安卓或其他前端来说,Hi mDAC这样设计也是为我们安全着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0-4-2 00: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小尾巴在国内没什么市场啊。。乐图s1四月份快出了定价899还比这便宜一百怎么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0-4-2 2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有啥不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0-5-2 23: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请问和beam2对比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11: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k14p 发表于 2020-5-2 23:34
请问和beam2对比怎么样?

这个就不要那么公开打脸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0-8-20 14: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添添人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4 07: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