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钰龙最近出新品DA9,6-7K价位的解码耳放一体机,第一批群内预定。为什么购入呢?是基于对前作ADA1和金丝雀的了解。ADA1楼主也用了很长时间,相当不错的一台机器,特别是在搭配男人家的EDX的一个多月,宽松自然温润的声音,是一段非常美好的享受;后来又购入了金丝雀,非常客观地说主观观点,金丝雀确实是该价位目前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搭配手上的K701、T90(Chrome版)都能出非常好的声音,偶尔推推HD800S也能对付听,楼主至今还没发金丝雀的详细听感帖子,一是这方面的帖子足够多了,二也是不想趟坛里的浑水,有点儿怕怕。
DA9到手后几乎是连续煲机满11天了,200小时有了。本是不咋相信煲机玄学的,但声音的变化非常明显,因为桌面是两台电脑,分别连谷津QM和DA9(还互换连接过几次),所以每天都会有反复对比,相信不是纯脑放了。可以这么说:头几天是很想把DA9这台机器出掉的。机器周边就是美标插排从墙插直出,电源线使用预定赠送的CP1,USB线是CU2连PC。这11天,用了多个耳机反复对比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音乐,工作量也算是相当大了,对这两台机器也有了一些认识,写出来供分享,楼主也知道,写这种帖子就是两边不讨好的事儿。但需要说明的是,形容词仅是根据两台机器的表现相对而言,说明不了机器的绝对水准,还请手下留情,不要断章取义。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技术分析,就重点谈几个问题,抛个砖头欢迎善意交流。
包装和颜值: 谷津QM占绝对上风。QM不仅机器小巧颜值漂亮,而且包装档次相当相当高。DA9的颜值我认为只能算很一般话,包装更是简陋,似乎和ADA1用的同一个纸盒子,机器倒是很小不占地方,所以群内热议评判的DA9旋钮毒之类的开箱回帖情有可原。
人声曲目表现:耳机主要使用D7200、TH-X00、Amiron、T1 前两天楼主发了关于谷津QM的帖子,强调QM的声音透明度和空气感是非常好的。在DA9煲机的前几天,这种优越性尤其明显,DA9在前几天的表现平淡、暮气沉沉,这也是想出掉DA9的原因。但随着煲机的持续,这项改善相当明显,就目前来看,与QM的差距还有,但已经非常轻微。在人声曲目的其余方面,就没有明显优劣,QM的声音略纤细、音质更细腻,DA9反之,人声有颗粒感反而适合一部分曲目。
弦乐小编制:耳机主要使用T1、HD800S、D7200 主要对比了小提琴,例如几首小提琴曲,楼主几乎是一句一停,反复切换。先说结论,DA9在小提琴上优于QM。主要表现在,DA9的泛音足,琴音更能剌到心里;QM的琴弦偏细些。DA9平衡推T1听Mute的卡门幻想曲,简直绝了,声场不大却很规整,琴音的起落很有质感,氛围好气势足。
古典大编制:耳机主要使用T1、HD800S 两者半斤八两,以楼主的耳朵来听,有区别,但没优劣。
解析、结项等区别: 没听出大区别,DA9的低频下潜略好,这点我对DA9的4497旗舰解码芯片还是有些失望的,毕竟楼主是想暂时用DA9搭配独立耳放GAX使用的。当然,更高端的解码没有用过,还不能评价这两台机器的水准。谷津QM凭借声音密度低些,表现为声音线条感略好,但我认为不是真的更好。
对耳机的驾驭能力; 两者也是半斤八两。以楼主的听音观,单端的D7200都是非常搭、非常好听的,但仅限于人声流行;平衡下的HD800S都是声场被压扁,很难听的,尤其是用800S听人声,后脑勺一张嘴,乐器挂俩边耳朵上,其余部位空空的没东西;反而平衡推T1都不错,能够改善纵向声场,分离度能够出来。DA9推K701似乎不及金丝雀?但金丝雀的声音比起DA9要硬很多(仅凭印象)。QM后面的低增益3.5口推一些塞子真是有奇效,例如推杰长老的NS1,比手里的国砖DP100还要好很多。
可玩性与扩展能力: 毫无疑问DA9胜出,DA9后面接口更丰富些,有纯解码器模式,这也是楼主出谷津QM的一个原因。操控和布局上DA9略好些,虽然也对长摁中摁短摁各种组合摁旋钮的方式比较烦,但比QM还是方便的。DA9有三种声音模式和三种滤波模式,这个没细致对比,大致感觉声音模式3+SLOW听人声感情好宽松些,声音模式1+SHARP素质更高,本文主要取后一种。
电源线评价:互换对比,有区别,CP1比铜彩贝塔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