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脑洞略大 于 2020-6-2 23:07 编辑
讨论中低端的帖子貌似越来越少。
2008年来到这里入门,之后的七年学生时代都很穷,一直玩千元档及以下的玩意儿,出出入入地折腾着。有天细数下,那些年过手的耳机耳塞竟有六七十之多。最后留在手里的就三样:OK1,ER4S,和HD25。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外表像地摊货。可我偏偏喜欢这样的设计,低调耐操。
说“留在手里”其实也不然,因为它们都曾被我买进又卖出。与OK1、ER4S、HD25的初遇分别是2010、2011年和2014年;留在手上的这三支则分别购于2015、2018和2020年。其实2015后我就不玩便携了,所以并不知道它们有没有在相应的价位被后辈们超越,也并不关心。留下它们,一是为了怀念,二则确有相应的使用场合——虽然频率低,但确实用得上。
OK1是自习室/格子间神器。毫不吸睛,毫不隔音;不会被人顺走,也不会在需要交谈时引发尴尬。比起同门的PK1,它温润大气,有更平衡的三频和更开阔的空间。
ER4S是旅途中的伙伴。三节全入状态下35db的隔音,依然完爆现阶段所有主动降噪,在飞机火车上开辟专属小世界。比起更受褒奖的ER4B,它高频平和,收敛了火气,对录音和推力也更加包容。
HD25是家中随意听歌/看视频的伴侣。比起我听过的其他中低价位压耳式头戴,它没有恼人的山洞音。忠实易推,不挑音源,给什么都是平实森海味。换上僵尸线和Yaxi耳罩,声音更显凝练耐听。
虽然那些年玩过的东西都不甚高级,却由此培养出我的听音观。我喜爱OK1多过PK1,ER4S多过ER4B,DT880多过DT990,由此可见,我无爱“过度”出挑的高频。另一方面,我喜欢HD600多过HD650,说明我也并不偏好“过分“暗调的高频。同时我对K240/K501/K601/K701代表的AKG一直无感,说明我也不喜欢极低频的“缺失”。使用双引号是因为这些型号在烧友中都有众多拥趸,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过度”、“过分”或“缺失”。
这样的听音观一直指导着我对器材的评价与选择,这使得多年穷烧的经历并未被浪费。那些年里遇见了OK1/ER4S/HD25这地摊三宝。它们外表平庸甚至丑陋,在我听来却各是千元档声音最好的平头/入耳/压耳头戴,至少在2015之前。
初烧相识,退烧相守;一路走来,平淡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