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snowgundam 于 2020-2-3 18:14 编辑
享声在发布A1之后,开发出了更加上位的机型A1pro,采用了将4490性能榨干的优秀解码电路设计,以及A300的耳放电路,按照林大的说法,代表了听感素质兼顾的享声次世代的声音特色。年前享声开展了A1pro巡回试听活动,我有幸获得了试听机会,在此向享声表示感谢,并在放假前几天拿到了A1pro。由于后来疫情加重,我只能困于家中,听A1pro解闷了。不过也因为较长时间的聆听,让我对A1pro的特性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先总体说一下A1pro的声音特点罢。
A1pro具有非常有厚度的低频,将声音的基频部分的能量充分而准确的表现出来,让声音的形体丰满而充满能量感,也让低频伴奏获得弥散的氛围,这种能量感和氛围感在使用音箱演奏时感受得尤其明显。
A1pro的中频具有线条感的生动的中频,对于歌手声线的塑造非常完整,让充满能量感的的男声、富有感情的女声跃然纸上,鲜活的呈现在用户面前。
A1pro的高频是细腻而准确的,明亮而不刺耳,鲜活而有灵性。
A1pro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即使一些能量很弱的高频,在复杂的多乐器合奏场景下也可以很准确的表现出来,不会出现细节丢失的情况。而对于泛音比较丰富的弦乐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由于各个频段泛音的准确表现,对弦乐器的质感表现非常出色。
A1pro对于动态变化刻画的非常准确,这让人声具备良好的感情表现,也让高频的细微变化得以准确的呈现,这让声音整体变得鲜活真实起来。
A1pro具有非常良好的节奏感,我想这大概得益于很棒的瞬态,让鼓点有很强的弹性和冲击力。
接下来说一下试听采用的器材。
试听采用的器材包括
耳塞:余音GY09(单端),
耳机:HD600(平衡),AKG K240df(平衡),铁三角ANC9(单端)
音箱:icepower(分体平衡)+声技MC14(无源)
GY09是我最先插在A1pro上认真听的(一开始用原道简单试了一下声音大小,声音也不错),GY09丰满的低频和灵动的高频在A1pro下得到了很好的发扬,整体声音就两个“好听”!
HD600在A1pro的平衡推动下,低频比MR1平衡直推还是低频丰满不少,毕竟是台式机,高频表现也得到了强化,以前高频不足的部分得到了有效改善。这使得HD600在A1pro下变得更加均衡耐听、各个方面的表现水准都更上了一个层次。
K240dfA1pro的平衡推动下,空间感良好,低频下潜到位,虽然量不多,但是弹性和质感良好;高频具有良好的瞬态和透明感、比较顺滑,铜管很有质感和韵味却不刺激;中频人声较为突出、清甜而充满感情,细节非常丰富清晰,有很好的线条感。整体声音和以前一样非常平衡耐听,但是A1pro让K240df的声音比以前更加细腻丰满,分离度更好,充满值得细细品味的韵味,是十分值得静下心来聆听的声音。
ANC9是降噪耳机,自带功放,我在耳机口和前级都分别试了一下(我专门做了一个双莲花转3.5母口的线用于把anc9的3.5公头接到前级RCA输出),同样音量设置下、接耳放口的音量明显比前级口要大不少。前级下面的anc9更加清亮偏素质一些,耳放下声音厚度更好,人声更有感情、韵味十足,听ANC9是非常充满乐趣的一件事,总能听出各种有趣的音效和感觉。
关于音箱系统:我有两台icepower125asx2每台通过平衡线接入A1pro的平衡前级输出口,每台icepower驱动一侧的MC14无源音箱。这套组合是我听的最多的一套,a1pro的平衡前级非常高效的驱动了icepower,icepower也利用其无音染、透明放大的特性将a1pro的声音特性完整的传递给了MC14。整套系统低频饱满、氛围感很好、下潜深入、感情充沛、高频顺滑分离度高、声音完整度很高、很耐听、也非常好听。这套音箱系统我本来是用MR1同轴给音恋浮云解码,然后解码平衡输出给耳放前级,最后给到icepower后级接入音箱,和a1pro直接接入icepower比起来,原来这套系统还是有些糊了,声音虽然顺滑,但是明显解析比较不足,分离度细节等还是比A1pro有较大差距。
每套扬声设备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他们就像分光镜一样,从不同侧面反应出A1pro的声音特色。
总结一下,A1pro属于听感和素质兼顾的类型,让这些设备表现得比以前更加优秀,发出了更加的稳定、饱满和逼真、高密度的声音。在我的较为简陋的扬声设备上已经有了如此好听的声音,如果有更好的扬声器材应该可以吧A1pro的能力进一步充分的表现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