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上架的 GAX Evolution 耳放搭配及数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27 14: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熊猫视听 于 2019-11-27 14:11 编辑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c-s.w4002-15434933195.31.d2975b81rVNTk8&id=608696242592


这次CAMJAM耳机展上 带上自己碟试听下来


GAX EVO是在其价位段少数比较满意的新品


所以当即决定代理


店内搭配GAX EVO的解码有多种搭配试听


店内还有十余种几百到几千的经过试听对比留下的信号线电源线实际搭配GAX EVO的试听(包括了范登豪 ATLAS的信号线   天仙配 晶彩 ATLAS  TRAFOMATIC AUDIO的TESLA电源线)


特别要提到的是TRAFOMATIC AUDIO TESLA电源线




这根3000多的电源线光是插头插尾的成本就接近1000人民币


第一批只拿了6条 但是和客户对比下来的听感 在这个价位 搭配耳放 目前没有找到比这条更好的了


在优秀的客户反馈后 我询问厂家 为什么这么强?


厂家答复:在最终定型前 我们试验了N多种线基和屏蔽


当然啦 好些厂家都会有试验 但是试验的次数估计就没这么多 最终得到方案的声音也是偶然性的 不一定次数多就声音一定好


用户的表扬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所以在卖空的状态下 我定了30条TRAFOMATIC AUDIO的TESLA电源线 (12月底到)


并且郑重地承诺 在3000价位 在耳放上 我没有听到过比TESLA更好的电源线


究其原因 有些大厂的重心在万元以上 几千价位的用料缩水厉害 不代表厂家没实力


我个人非常欣赏晶彩的GABI钢琴家以及TRAFOMATIC AUDIO 的SASA吉他手 音乐家本身对音乐就有充足的理解 在自己的产品上 也能体现出有修养的声音

GA-X从两年前的发布之日起就没有断过尝试与修改优化,虽然市售的GAX只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是后期优化热噪音的版本),但我们一直在尝试更进一步,无论是声音,还是工艺。全新的GA-X evo,仅仅保留了老款GA-X的外观尺寸,功能、设计、声音调教,则全部颠覆,重新设计。

功能上,增加增益调节,高低增益,应对各个使用环境,可以驱动低阻抗耳机;内置独立前级输出设计,与耳机放大器完全独立,并且独立选择是否输出,不再是一个附送的设计。

设计上,新版本GA-X增加散热槽,纯A类的设计必然会有足够大的热量,此举让整机温度稳定在一个平衡点,环境温度30度的情况下被动散热连续48工作稳定在45度以内(这只是个内部测试,任何时候都不建议连续通电不关机)。

声音的调教上,新版本相比旧设计,更为稳重。特别是低频及整体氛围感的重现,更为流畅、轻松与完整;三角形的声音框架,全频控制力大幅度提升,乐感也是这次更新的重点中的重点。

简单介绍:

1,整机采用全平衡的驱动方式。单端/平衡音频信号经过输入选择,进入GLDENWAVE最经典的,专门为GA-X evo优化的前级放大模块。这个模块我们设计了一级由超低噪声的高速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缓冲器,以匹配输入阻抗并提供第一级增益;随后信号进入精密的交互反馈的平衡放大器,该架构有超高的CMRR(共模抑制)、超低的噪声及高的反应速度,并且有相对低的输出阻抗来驱动后面的音量调节。音量调节后信号进入FET结合分离原件组成最后端的甲类放大器驱动耳机。

2,GA-X evo有四路完全独立的甲类耳机放大器。由FET(场效应管)组成输入缓冲器,高输入阻抗是其特点,GOLDENWAVE给组成放大器的各级电路设计了合理而稳定的恒流源,电流模的拓扑结构有更好的频宽与响应速度,输出驱动为MOS-FET管,使用好的J-FET和MOS-FET器件可以有真空管的特殊韵味。GOLDENWAVE精心调配各级的增益分配与负反馈量,让放大器工作在最佳状态。+-24V供电让放大器的输出摆幅有足够的保证,大动态大场面均游刃有余。

3,GOLDENWAVE特别改进了前级放大功能,为GA-X evo设计了一个独立的全平衡前级驱动模块,耳机驱动器与前级放大器相互完全独立,互不干扰,并通过面板按键选择。

4,电源始终是GOLDENWAVE最重视的部分。整机使用一个120W的环形变压器供电,超过100%的功率储备。大电流高速整流模块配合4颗大水塘滤波电容组成整流滤波电路,左右声道独立,前后模块独立的精密高速稳压器,为整机提供源源不断的纯净而高瞬态响应的电源供应。

技术指标:
信号输入:立体声平衡 XLR*1,单端 RCA*1
耳机输出:4芯平衡*1,双三芯平衡*1,6.35mm单端*2
前级信号输出:立体声平衡 XLR*1
频率响应:20Hz-50KHz/-0.3dB@1KHz
信噪比:-110dB @1KHz
THD+N: 0.0013%  @1KHz,300Ω
输出功率:(0.1% @1kHz,平衡)10W@32Ω,6W@64Ω,2.5W@150Ω,1W@300Ω,560mW@600Ω
整机功耗:<80W
机身尺寸(宽*高*深):330mm*70mm*260mm
净重:7.5kg








2
发表于 2019-11-27 15: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厦门
似乎是第一个国产器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0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