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47|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机指标里有没有长时间听不累的指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10 0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低频 高频 瞬态 动态 声场 解析 等等这些指标大家都知道
有没有长时间听不累的指标
一个交响要听四十分钟 听三个要两小时
有些耳机听到后来耳朵都疼 特别是低音深厚的 高音太亮的
听了一次 几天没法再听
有这种指标吗
2
发表于 2020-3-10 00: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自重低于300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0-3-10 00: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
耳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0-3-10 00: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重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0-3-10 02: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开封
开放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0-3-10 0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完全有 就是高频延伸低频下潜差的 尤其前者 看频响曲线 多差 超差的也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0-3-10 03: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首先,并没有解析这种指标。
其次,影响疲劳感的,除了外形重量之外,重要的还是声压和频响。但最终作用效果是因人而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0-3-10 04: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脑洞略大 发表于 2020-3-10 03:07
首先,并没有解析这种指标。
其次,影响疲劳感的,除了外形重量之外,重要的还是声压和频响。但最终作用效 ...

所谓的解析 就是次高频突出 不是真的解析 本来解析两个字是细节分析力的意思 有低频解析 中频解析 高频解析
只是耳机论坛很多人无知和容易忽悠 如果早年经销商说次高频突出 亮的是解析 就会被忽悠到永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0-3-10 04: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那只能试试hd650了, 想不出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0-3-10 05: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stx1998 发表于 2020-3-10 04:28
那只能试试hd650了, 想不出别的

歌德 不只是高频暗 连低频也少 比650还符合楼主形容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0-3-10 05: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我也不懂,感觉整个系统背景够黑,几种声音不会混起来,齿音不多不少,听起来就不会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0-3-10 07: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佩戴舒适度

然后削高频削低频

如果不想削 得hi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0-3-10 08: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六安
有佩戴舒适指标,有明暗指标,暗的舒服的就可以长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0-3-10 08: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音量,佩戴舒适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0-3-10 08: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其实就是失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0-3-10 09: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茂名
不要什么都看指标,会跑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0-3-10 09: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单元离耳朵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0-3-10 09: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黑龙江
首先要佩戴舒适,重量和压耳程度要低,降低生理疲劳。第二要避免素质型耳机,尤其要避免高音刺和齿音突出类型、低频量大的耳机,改善听觉疲劳。有这两点,基本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0-3-10 09: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这根本都不算指标,就像你饿了就自然想吃饭一样,听累了摘下来就好了,用户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厂商标识再多也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0-3-10 09: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人耳在6000HZ的频段有特殊易感性,这个频段太突出的话,会诱发负性情绪,折合远古狩猎时代的威胁信号有很大的关系,其次,从人脑的注意机制来看,无论听觉还是视觉,都是为了将目标刺激从背景信息里抽离出来完成一个“构型”的过程,所以,信息背景越丰富,需要的注意力资源就越多,大脑消耗的乙酰胆碱和糖就越多,自然就越累,所以,耳机想做多解析不难,难在做好解析还让人不累,靠的就是调音,尤其是高频部分的调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3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