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7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隔一年,再次买回铁三角A2000Z,谈一下低阻系列A2000Z与TH900、T5P二代、K812、D...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31 14: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8-6-20 10:39 编辑

附图:GEBE购入的百只耳机表(含厂家赠送)







俱乐部的柴大折腾的买回了T5p二代,还DIY换了银彩皇冠。我虽然也是挺喜欢T5p二代的,但买回的是A2000Z。
个人看法,从单元性能来看,TH900>T5p二代>K812pro+原线>D7200/A2000Z
当然还有一个低阻我玩过,Sony的Z1R,不过Z1R的原线可能不太给力,就不说这个了。

Innerfidelity有A2000Z、K812、TH900的频响,可以参考一下。

K812我在换了古河镀铑NCF转接头后,高低频的动态明显提升,不再软趴趴的了,而且A2000Z、K812、TH900这三个耳机,我都是在CHORD DAVE上聆听的,所以最有参考价值。

K812的特点之前说过了,中低频的泡沫柔顺感,中高频的金属味,以及高频的频段凸起感。之所以最终把三大旗舰之一的K812出掉,还是发觉高频的刺激感比较强,可能还是处理不好分割震动。

其实我一直很想搞明白A2000Z和K812谁强,事实证明还是K812强一点,特别是在中高频的还原上,通过频响图可以看出A2000Z的5K-8Khz凹陷严重,几乎是一个巨大的断层。

但是我现在非常欣赏A2000Z的低频。A2000Z的低频我觉得很平稳干净,而K812的极低频虽然下潜可能还要深一些,但整体听上去有糊味,还有些混响的感觉。
糊味我认为来源在K812的原配的4N耳机线,因为我换过乐机宝金银线,低频糊味大减,但是不好听有点干。
混响我认为可能来自K812腔体设计,K812的单元距离拉的比较远,腔体内部空间设计的比较大,虽然人耳对可辨别的混响时差要求比较长,耳罩这么短的距离是不太可能听出混响的时间感,但一定程度上多次反射折射仍会影响空间感的判定。

A2000Z的频响在100-200HZ有个下降坡,比较像哈曼曲线

哈曼曲线和真实人耳曲线最大的区别在于低频部分,非常明显的抬起,说明了人们就是喜欢动次打次,所以要改变自然规律。



但我发现低频的泛音其实也挺高的,看频谱显示,一鼓砸下去,1Khz以上都有能量分布,可见泛音无处不在,想要彻底做好低频,其实中频的弱音细节也要做好才行。
同样的道理,人声的基音频段虽然主要在中低频,但要彻底还原人声,中高频乃至高频的泛音都要好才行。


回到A2000Z,A2000Z的低频不是LCD的震天撼地,也没有Z1R、HEK那种包围式的渲染感,就是很简单的低频,我发现我还是比较喜欢简单的低频,不过也不能像T5P二代的低频那么简单...反正这个度属于自己的主观看法,我个人是觉得A2000Z的低频在还原度和耐听度上做的都很好,很喜欢。

但是A2000Z的中频也是比较干的。因为偏重干净度,同时缺少一些信息量的支持,而K812原线的中低频信息量要略好一些,不过也要略糊一点,所以才会有些塑料泡沫感,虽然K812其实是直白的监听人声,但还是会带有那么点“油润感”,当然如果用原配的3.5转6.35转接头,可能还会“水润些”。
我为什么喜欢把K812和A2000Z放一起说,因为二者在中低频都有点轻飘的塑料泡沫感,不同之处在于K812的塑料泡沫更像那种碎开的--会有颗粒的泡沫,A2000Z则更像那种磨平的塑料泡沫。

A2000Z的最大问题还是高频,由于凹陷明显,所以并不刺激,由于中高频的凸起,所以也觉得不暗,但觉得干紧,缺少灵气,加上本身声底是薄声,高频的余音就更薄了,高频细节变成了针尖结象。

而K812则相反,高频的信息量比较丰富,但有点粗糙的感觉,所以听上去比较刺激,简单的说K812的高频听上去比A2000Z复杂且锐利。

A2000Z的声底比K812要简单但干净些,细腻度、瞬态甚至要好于K812,而且新铁声的音染其实已经很少了,只是轻盈的声底会有一些秀气。


主角A2000Z说完,简单说下配角。

TH900和T5P二代我觉的是“强磁性”的耳机,我不清楚是不是真的是强磁铁的关系。这两个耳机的声音衰减速度很快,而且最重要的是,不会有任何“塑料泡沫”的轻浮感,声音是偏实体感、瓷实的。
我其实并不喜欢TH900的低频,我觉得衰减有点快,即使它的低频基音能量感不错。如果TH900改成合理的开放式应该会适合些。T5P二代的低频比较少,结象面积小,但少有少的好处,不会显得因为衰减过快而造成的不愉快感,少的好,只是少。
TH900MK2犹如一把银色圣剑,中高频的清晰度极高极高,几乎可以夸张还原录音的背景空气噪声,特别是室外录音。银色圣剑就是这么锋利,还有耀眼。我觉得某种意义上TH900可能是动圈向的极端———意思就是说和对比了009我觉得完全是两个方向。
相比之下T5P二代还是软了些的,虽然我并没有在DAVE上使用过T5P二代。T5P二代更像A2000Z的特斯拉拜亚版,可能德国佬还是没有把最好磁体卖给铁三角(A2000Z用的是德国进口磁体)。T5P二代比不过TH900但打A2000Z还是可以的。

我为什么说TH900/T5P二代单元性能好,因为很明显,他们的底盘更稳,声音的结象更有基音的支持感,声音能量感内聚(内力充沛),虽然我强调过泛音的重要性,但基音仍是是发声体最重要的初始频率,基音的好坏非常影响结象的实体感和稳定感。

D7200虽然低频浓郁些,但整体也是个薄声的底子,和A2000Z一样声音显得不太复杂,相对比较简单。D7200的低频虽然有点轻浮但量感挺足,听上去气氛不错,加上整体有点顺滑的打磨感,听上去也是比较顺耳的,中高频也没有A2000Z突出,所以整体的感觉要比A2000Z温和,音调也要暗一些。




--------------------------------------

A2000Z


K812


TH900mk2















2
发表于 2017-10-31 14: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25 03: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