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12|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除了线还是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9 0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qq1653304183 于 2017-2-9 02:16 编辑

都2017年了,打开坛子一看,还是线线线。

线真真那么有用?线材的作用真的大到了时时讲,人人讲的地步?
且不说“线材无用论”,已知的线材盲听实验中(请仔细看我说的话),尚未有半数以上听者都答对的时候。
连A版都说过,“盲听实验不是为了证明线材有用无用,而是为了找出那些能听出线材区别的人”。

然而结果呢?
结果是每一次盲听都只能在几十人中找出个把盲听答对了的人,这还没考虑置信系数问题。
我们姑且认为少有中“金耳朵”的概率是50分之一。
请注意,是在烧友中,是在那些愿意去参加hifi线下活动,并参与到盲听实验中来的积极的烧友,而不是匆匆路过的看客;这个概率,只有几十分之一。

然而坛子里呢?
却天天都在讲线线线,好像坛子里的烧友都是金耳朵一样。
若真如此,为何一到盲听就只能有个把答对的?
既然并非如此,又有多少人不过是脑放?

PS:为了预防无脑黑,先预防一下。请注意我没说线材无用,我说的是,从现有的盲听实验来看,能猜对多数的人极少。
2
发表于 2017-2-9 03: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楼主 你能否听出线的区别 有的人盲听可以听出自己换的线 当下是哪一根  比如自己有三根
用线的重点是会选性价比高 性能不错 价格不高的
而不是纠结有无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2-9 08: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欧洲和中东地区
本来这种话题我个人都是看看就好的,今天也许是听歌听到兴头上了就随便出来说两句吧

本段基本的论点是盲听的结果并不能很好的反映线材对系统的影响。

换句话说,假设AB两根线材在系统上造成了X的表现差,那盲听的正确率对照回去可能只有0.3X甚至0.05X,这个对照回去的说法相对并不那么直观,大概意思就是假设AB两根线材对系统声音造成了10percent的差别(当然这个10percent的说法也很不科学,这种事情基本无法量化,意思懂就行)然后在某个试听群体中大概有70percent的人的听音经验高到能够识别出来这个差异,那大概实际也就只有20percent左右的人能做到盲听成功吧。

上面那段可以直接当成废话来笑笑就好,毕竟数据全是编的,虽然是以经验作为依据,但是我也不保障个人的经验有啥正确性。
不过我接下来对这个论点的论证我相信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以下开始:

我们假设盲听采用最普通的模式:已知盲听的是哪些线材,在系统其余部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人对线材进行跟换(被更换的线材在实验的全程都处于被试无法观测到的位置)。这个其他人对线材进行的更换采取随机制,然后由被试对每轮的线材进行判别。

好了问题来了,在这个情况下,盲听者到底要分别的是什么的呢。
除了极少部分音乐文件有加成的(即是音乐文件有某段音频对系统的某个素质有极为苛刻的考验的,在这个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全或无的阈值效应,那分辨将非常容易,但在盲听中这要求线材刚好也在这个素质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这种巧合还真是特别稀少,本人目前还没这么成功玩过)除此之外,盲听者对比的基本都是任何频段上两根线的表现力上的相对值。举例而言就是空气感两根线下的系统都会有,但是它们之间的强度有差异,而盲听便是需要盲听者很好的把握系统的一个度,有了多高程度的空气感那便是a线,而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空气感的就是b线。

所以可以比较明显的得出,盲听者对系统的把握程度将很大程度影响到盲听的正确性,所以这也是老烧们常说的千万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系统和歌曲上盲听,无异于丢人现眼(金耳朵请无视这句话)。

当然这只是影响正确率的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其实还是听觉记忆的问题。当盲听者在把握系统的度的盲听者的判断标准其实就是听觉记忆,即我之前听到的这个系统是什么样的声音/我上一根线上的系统是什么样的声音。虽然大家一直都说脑放脑放,实真正的脑放很多时候不是作用在听的那一瞬间,而是在听觉记忆上。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吧,那就是被试者的记忆经常会被自己所扭曲, 比如说一开始在听完a,b两线之后被试者听出来a线比b线空气感好,那当被试者盲听并判断出b线后下一次便会对自己施加这样的想法:假如下一条线下系统的空气感比刚刚的好,那就是a线,不然就还是b线。在这种情况下被试者很容易夸大记忆中的a系统的空气感,而当实际a系统出来后空气感又没有达到想象中那样的强度,这个时候被试者就很容易出错。(请别以为这个是只要对比回刚刚b系统下的空气感即可,要做到直接的与原本的记忆进行对比真的很难,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与想象中的记忆进行对比)

因此除非非比较有经验的人士能够做到不在大脑内对声音进行期望,原原本本的与自己听到的做对比,一般就算能听出来的人盲听出错将会是非常的高频率的一件事情。

以上便是对为何盲听的结果并不能很好的反映线材对系统的影响的论证。

其实线材还是很重要的,只要系统的揭示力达到一定水平,那么分辨不同线材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而分辨的最佳方法其实还是一个线材听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切换另一个线材听一段时间,大概综合下大脑对这两段时间内的系统的整体印象有啥差别,那这个差别很可能就会使线材实际上的表现力的差别了。

对于线材无用党我有一个疑问,请问为什么综合各大论坛的意见,大家对于某根线材的大致印象会差不多呢?假如线材真的没有区别,那大家对于某根线材的特点纯粹是yy出来的,那对于任意一根线理应什么样的印象都会冒出来啊。当然有个很好的反驳便是对于任何一根线,都是先由尝螃蟹者带一波节奏,然后接下来听到的大家纷纷开脑放跟风。但另一个问题便来了,那为何论坛与论坛见的意见都那么相似呢?先不说绿檀紫檀这种大家都窜来窜去的, 那绿檀和head-fi,紫檀和ppt,极品人生和ca等等相互流动较少的论坛间也应该有许多不同意见啊?这个请问你们要怎么解释呢?还是你们想说商家们非常强大的贯通一气集体在全球所有hifi论坛上带节奏?那我还是建议先看看医生再回来听耳机吧,欣赏音乐还是需要大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2-9 08: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盲听听个球,不认得的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2-9 09: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除了盲听耳机我估计绝大多数人能分出来


盲听转盘解码耳放 楼主觉得这儿所有人都能分清楚么

只要一个东西有作用 那自然有讨论它的意义  你管它是对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2-9 09: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潍坊
我刚买了条单晶铜的什么什么平衡线。

跟原配一耳朵差别没毛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2-9 1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7-2-9 09:52
我刚买了条单晶铜的什么什么平衡线。

跟原配一耳朵差别没毛病啊。

关键这一耳朵的差别是几db啊?有的人也许能识别2db,有的人也许是5db,所以就出现了听感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2-9 1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昌平
看好的方面吧,不管能不能听的出来,至少大家都愿意尝试一下看看是否有差别,这对听音和搭建系统总归没有坏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2-9 1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说实话,稍微懂一些科学方法论,有点逻辑的人,都能够察觉关于线材的种种矛盾之处

首先,要彻底地、认真地研究一个事物,那么就需要进行定义,既然说线材会提升音质,那么“音质”是什么?
然而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烧友是无法回答的,尤其是没有音乐、声学背景的普通爱好者们,所以严格地讲类似“追求我眼中的HiFi”的说法本身就是伪命题,甚至可以说在入烧之前,你对自己喜欢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声音也未必是真正了解的
假定确实有人可以对“音质”进行定义,或者说对“音质”及影响“音质”的因素,理解程度远超一般烧友,那么这些人基本上也是从事HiFi产品制造、声学研究等专业人士,又或者是非同寻常的超级老烧——资历够长是基本、但绝非只要资历长就能烧明白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研究线材和音质的关系,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类比
就耳机来说,很少有人质疑HD598和HD800的“音质”差距吧,有无法盲听成功的吗?一般的5000块一体机自带耳机口和1w以上独立耳放的“音质”差距,有很多人无法盲听成功吗?别说发烧友,就是叫个听力正常的普通人来正儿八经地试听,会很难分辨吗?!
那为什么线材就很难盲听成功?无法盲听成功是否意味着线材对“音质”的影响很小?有些人争辩说盲听一耳朵不够全面,是一种短时模型,线材需要长时模型,也就是日常使用才能全面考察,这点我个人多少也是同意的
但是为什么类似HD598和HD800的“音质”差距,大多数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器材,一般都可以清晰分辨?!

假使一条线材的作用是如此隐晦,那么哪怕耳机升级线这种影响比较明显的线材,买上一个堪比耳机本身的价格都是不合理的,更不用提几千块几万块的电源线,当然产品定价有各种因素的影响,先不去说
但高昂的线材价格就造成了一些烧友的问题,比方说给一个1w的解码接上一条5k的电源线,提升50%?没有,那就提升30%?还没有,提升10%总该有了吧?!
看到了嘛,不管真正实际提升有多少,当你购买一条高价线材后,能够不对其做任何期待?承认购买了一条占大件总价30%以上的线材实际提升只有10%甚至更低?!
无论如何,花了这么些钱,经历了枯燥而痛苦的盲听PK地狱,你总得找出你买的这条线材的价值,写上一篇讲述差异甚大或直接就是飞跃性提升的“毒文”——而并没有标注,这种所谓的差异或提升到底是10%范畴内的还是30%范畴内的结果
而一个新手看到了这篇“毒文”,可能对自身系统本就有些不满——可能其系统的问题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如前所述,实际上你并不是一个自己眼中以为的“高贵的HiFi追求者”,你只是一只待宰羔羊,so。。。无论如何,当你看到一篇洋溢着赞美的线材毒文,下一个给一台万元解码接上一条5k的电源线的dalao可能又要出现了。。。。23333

另外,一些毒文用词也值得商榷,什么叫一条线材提升了音质呢?
从逻辑而常识的角度考虑,给定的录音,给定的大件,剩下的线材的作用只可能是忠实还原呈现,比方说从一条劣质线的80%保真度到另一条升级线的95%保真度,确实是“提升”,但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描述,其实只是“进一步降低了失真”,因为不可能凭空变出更多“真实的信息量”
“提升”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感觉只要买了就有效果,有百利而无一害,“降低失真”就显得土气、死板,确实不是所谓毒文应该去使用的,哈哈。。
如果线材在还原以外,带来了一些别的东西,那么这种显然只能称之为音染,而无法称之为“音质”提升,当然如果听感的改变是符合用户口味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件好事,尤其在某套系统从解码、耳放到耳机已经大体抵定后,但是倘若系统存在某种严重的指标歪曲导致听感上的不平衡,这还算好的,更多是几个大件本身档次不足,这时候不好好继续升级大件,指望上一条高价位的神线来提升50%云云,岂非缘木求鱼?

最后提醒一下3楼,千万不要低估大众的愚蠢,更别高估商人的道德
“今天我给我那辆1.4排量的小车加了某种神油,现在开上去感觉和2.5一样了,甚至能跑到300码了哦耶!”——放在汽车论坛,只能换来mdzz的眼神
“最近搞了颗60年代的蔡司旁轴头,那个刀切奶锐简直吊打现在的数码头!”——放在正儿八经的摄影器材论坛,现在也只能换来mdzz的眼神
“给耳放换了一条高价电源线,原本完全软趴打不开的声音一下子立起来都有点箱子味了!”——放在耳机论坛,下面是一片膜拜、dalao牛逼的眼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2-9 12: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株洲
给耳放换了一条高价电源线,原本完全软趴打不开的声音一下子立起来都有点箱子味了!”——放在耳机论坛,下面是一片膜拜、dalao牛逼的眼神

这一段,很有可能啊,亲身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2-9 12: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潍坊
找个透明型的耳机……比如HE560这样的,耳机线一换便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2-9 13: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啊,线材调味比音质重要多了。炒菜里面盐最便宜,但不放盐好吃吗?

铁三角老木碗炒成天价了,素质垃圾,但也不是有的是人买。我就想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2-9 13: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如果明显,那还是琢磨下线两头的设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2-9 14: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基本同意楼主观点,承认咸菜有用。但是每每看到论坛里说咸菜的,都是一耳朵,如换机。。。好像简单的一笔,但是和所知道的盲听结果,几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专业人士以及听音经验丰富的烧友)能听对。

这二者很难划等号。如果真的明显到一耳朵的地步,那应该随便都能听出来,但事实是盲听不能,自己听能。

也有人说,因为心理因素,器材不熟,紧张等。这我都同意,但是问题就是但凡提到咸菜,听感提升都是巨大的,极其容易的。这其中只能说明有部分人夸大了效果。

举个例子,让你盲喝酱油和醋,答对奖励10000,答错罚5000,这压力够大吧,我想只要正常人基本都能分辨,这才是正真的一耳朵。

而根据盲听的结果,我认为,咸菜肯定有用,区别也确实存在,但是正真能分辨的人还真不太多,很多是跟风或者脑放,怕听不出来被人嘲笑木耳。所以,动辄一耳朵,如换机的烧友还是实在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2-9 15: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七键虾填鳝 于 2017-2-9 15:21 编辑




       卖线的门槛最低, 只需要脸皮厚会吆喝就能卖。


       比摆地摊容易多了。




你要让皇帝的新衣的编织者说他们编织的只是空气么?  ZT


NOPE,

他们编织的是皇帝的新衣, 不是空气哦!

虽然用的材料是空气,但编织的是皇帝的新衣捏。

空气里面有氮、氧、 一氧化二氢、 二氧化碳、 以及各种纳米成分。 (醒醒, 纳米技术哎!)

皇帝的新衣是有氮、氧、 一氧化二氢、 二氧化碳、 以及各种绝密外星纳米成分组成的皇帝的新衣:

1。 [透明];

2。 [透明];


3。[透明];


4。[透明];


5。[透明];



6。[透明];



7。[透明];





综上所述,  皇帝的新衣不是普通的新衣, 它是精心编织的皇帝的新衣。

就像神奇的中华鳖精和脑白金。


中华的中,

中华的华,


中华的鳖



中华的精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2-9 15: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厦门
在均衡  灵敏的系统是   跨个级别是明显差距 同级别的 风格差距不大的 要仔细听 才能听出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2-9 15: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无锡
线材听不出区别,保险丝我倒能听出正反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2-9 17: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宝山区
最恶心那些动辄就是“一耳朵”差别的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2-9 18: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同意楼主观点,总是有些人吧线材的区别说的天花乱坠,好像不得了一样(强力安慰剂效应)。直到买了同款线材才知道其实差距比老烧说的小的多的多。

还有很多人用线材比耳机贵很多的搭配,个人不太理解。我知道很多hiend音箱系统会用5到6位数价位的线材,但线材部分的投资仍然只占系统总价的10%~15%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0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sonlong 发表于 2017-2-9 14:19
基本同意楼主观点,承认咸菜有用。但是每每看到论坛里说咸菜的,都是一耳朵,如换机。。。好像简单的一笔, ...

是这个道理。
我们不针对任何一个个人,但是,从论坛总体来看,谈线的比例,以及对线的宣传力度,显然是言过其实的。
线材的微弱作用远不如铺天盖地的“听感”,“推荐”,“心得”里所讲的那么明显。
可以说,在有关线材听感的帖子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的文章,都是严重夸大的,以至于很难说到底是真听到的,还是心理觉得听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5 19: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