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器材,介质与音乐的感悟――加入大家坛2周年纪念帖 之 【PART 1器材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3 0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前言:
首先要着这里谢谢耳机大家坛以及烧友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对我的听感的肯定。谢谢大家,谢谢论坛。来这里已经两年了,之前自己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加上朋友们的渐渐淡出,我自己真的有退出论坛的想法。但静下心来想想,我自己真的不舍得。或者是由于我一直爱写东西,爱交流和分享吧,其实我也不舍得大家。然而,对于器材的追求,我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那股劲头了,人老了,心态也变得平和了。
藉着这个两周年的日子里,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所接触的器材以及这些器材所适应的音乐的一些体会。希望为一些新来的朋友带来一点帮助。由于篇幅比较长,所以会弄成连载的形式,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器材,第二部分是介质,第三部分是音乐。而这三部分都是以自己接触过或者喜欢的类别来进行分享交流。如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大家跟帖讨论。再一次谢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朋友们。THANKS!


器材篇:

对于器材,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套播放系统当中的硬件,我们就以随身听器材为例吧,其实一套随身听器材的组成大致包括了以下两项:播放器和小喇叭。当然了,有些朋友可能会把便携式耳扩也算在内。
播放器一般指音源,大致又可以分为:CD-walkman,MP3(硬盘式/闪存式)播放器,MD-walkman,磁带-walkman和便携DAT。但是后面两类已经很少在论坛上讨论了。尤其是大家坛。而DAT随身听现在想找也不容易了。
小喇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入耳式耳塞(按单元类别划分可以分为:动铁类,动圈类),一般耳塞,便携挂耳式耳机(耳挂)。这些小喇叭都是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带上街使用的,不必非要连着大耳扩使用。它们最显著的共同点就是便携性。
一些阻抗较大的小喇叭,在一般的随身听未必可以很好地被驱动,于是为了把这些不好推的小喇叭带上街,于是一些DIY高手研制出供这些大阻抗小喇叭用的,使得这些小喇叭在户外同样发挥出应有水平便携式耳扩。有了这些耳扩,我们就可以不必担心大阻抗小喇叭在户外推不好了。当然,耳扩的配搭也有一定讲究,我们今天仅讨论播放器与小喇叭,便携耳扩这里就不作讨论了。

下面我会就一部分我拥有过的器材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分享,器材仅仅包含一般随身听播放器和小喇叭。

随身听播放器
CD播放器:
【1】  松下SX510:
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台CD随身听,是99年年底购入的,想起当时的随身听市场,CD-walkman,MD-walkman, 磁带walkman三足鼎立,但到了现在,它们的身影已经一个一个地远去了。SX510是一台性价比颇高的CD-walkman。记得当时比SONY的D-E885卖得还要便宜。但声音比D-E885好。SX510属于的声音刚性不错,解析力也是当年松下机器里面不错的。而且备有40秒防震技术,但弊端是防震系统是需要手动去启动的,而且在启动了防震之后的声音稍稍不如正常状态。当时我没有什么好而塞,手上只有一副MDR-ED268。这就是我的学生时代的随身听系统了:SX510+MDR-ED268。而SX510在毕业后的那一年,在和同学逛街的时候,不慎被盗了。直到最近,为了重温旧梦,我再一次入手SX510。但是成色和外观感觉已经很难找回当时我那台第一部CD-walkman的感觉了。
SX510的声音属于注重解析力的那种类型。声音带刚性,听乐器不错,人声就略欠韵味了。整体音色属于中偏冷的类型,所以配搭一些底蕴偏厚的耳塞效果会较好。这样器材之间得到适当的互补。

【2】  松下CT820:
CT820是近年来性价比相当不错的CD-walkman。一如松下的作风,讲求简洁与实在,CT820从外表设计到声音,无不流露出朴实无华的特质。而且当时的售价,比起竞争对手SONY NE20足足低了一半。有对比过这两款机器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只有NE20五成的身价,却有NE209成功力。虽然我没有听过NE20,我不作评论,但是以当时的市场定位看,CT820绝对是当时松下公司用来拼NE20的CD-walkman。其实当时已经有足够的弹药去买NE20,但考虑到价格比CT820贵了一倍,而且向来SONY CD-walkman的光头都比较娇气,所以最后还是选了CT820。
CT820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抵玩,外观我基本满意了,真的很简洁,而且不厚,用料也可以。就是可惜底板不是合金而已。唯一令我有微词的是它主机上的按键,这个设计不是不好,但是按键在侧面真的不好按。至于声音,我觉得还是对得起它的价格的,声音不像某些老机那样夸张,尤其是解析力和高频。CT820声音比较实在,不太冷,对于乐器的还原,做得还是可以了。三频都比较平衡。而且带了数字放大,声音的解析力有了一定的保证。声场也做得不错,但从声音的角度看,CT820是值回票价了。中性平衡的声音。唯独低频的力度和下潜稍稍欠缺。其它的都合我要求了。

【3】  SONY D335
D335是老机里面相对便宜的一款,在SONY老机里面,D335其实不算什么经典,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款CD-walkman,不过声音算是值它的身价,当然了,这里指的是二手CD-walkman。D335属于声底偏厚的机型,不开声效的前提下,解析力尚可,我自己的D335成色一般,当时购入的价格也不高,声音我还是满意的。毕竟这个价位相对合理。
接下来说说D335给我的感觉吧。总的来说是暖声型CD-walkman,底蕴十足,人声饱满温润,高频略微粗糙。而功能上。我反而没有怎么留意,关键是它有LINE OUT和光纤输出,这样已经够了。我个人比较喜欢它的低频,D335低频的力度和推力一样,都比较大。声底扎实。不会让人觉得飘。声场方面,由于D335属于暖声类CD-walkman,声场略为偏窄,人声距离也较松下的SX510近,音染也比松下的CD-walkman多。层次感还是松下CD-walkman略好。对于D335,配搭一些冷声耳塞会比较适合,而且配冷声耳塞出来的效果会比较平衡。

MD播放器:
【1】  SHARP
SS321:
SS321是我在去年年底才买的,用了3个月,由于光头读碟有问题,所以不得不在今年年初卖掉。SS321推力不错,是SHARP比较早期的24BIT解码的MD-walkman,声音偏微暖,但解析力相当不错。我比较喜欢是它的低频,力度足下潜深,不似SONY的MD-walkman,低频偏软,刚性不够。SS321是插入式MD-walkman,同传统MD不同,它并没有上盖,碟片直接从机身的则面插入即可。机身较厚,重量也比现在的MD重。厚度和现在的录放机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其实SS321的用料还是比较实在的。以前的老机都是这样,元件的集成度较低,耗电量大,推力强,声音底蕴足,声底扎实。只要舍得在电池上花钱,肯定可以得到较满意的享受。用SS321推一般耳塞,根本就没有难度可言,即使是一些阻抗稍高的或者灵敏度低难侍候的随身听类耳塞,SS321都基本可以搞得掂。起码效果比起后期的MD好。对于我来说,它的优势在于推力。

ST531:
ST531在SS321之后出的一款同样拥有24BIT解码的MD,声音比之前听过的任何一款夏普24BIT MD-walkman都细腻,解析力相当出色。ST531也是夏普机器里面第二台刻着年份的MD单放机,第一台刻有年份的单放机是外壳全手工制作SS421。在二手市场里常见的ST531备有3款颜色,分别为粉红,湖蓝,银色。ST531是我自己用过的MD-walkman里面最喜欢的一款。而且ST531比起SS321要省电多了。外型也十分简洁。面板上刻有BEYOND 2000 SHARP的字样。也有朋友说,ST531是当时的纪念版机型,另外,在同期,夏普还出了一款限量版的MD-walkman,声音和ST531一样,外型的尺寸也一样,就是面板有不同。它的面板是刻有太阳光谱纹路的ST631。这个应该才是夏普真正的纪念版机型了,因为ST631只有一款颜色。而且极为罕见。ST531的声音已经是夏普24BIT的一个标志了。而且在省电性和音质两个方面上,ST531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而它那高解析但不冰冷的声音更是很多耳塞的还搭档。

MT831:
这个和ST531是一对的东西,声音在夏普MD-walkman里面是不容置疑的了。拥有8mw+8mw的耳塞输出功率,基本的便携式耳塞,都可以在MT831上面良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遗憾的是我没有同时拿ST531和MT831对比过。MT831的解析力相当不错。和ST531一样采用24BIT解码,不同的是,MT831的耳机输出功率比ST531高。夏普的MD-walkman就是这样,同一代的MD-walkman里面,录放的机器要比单放的机器的耳机输出功率高。这样一来,使得录放和单放机器的声音差别缩小了。不像索尼,同一代同一型号的MD-walkman中,单放版的MD-walkman总比录放版的MD-walkman要好。譬如E10的声音,是比N10好的;E710的声音要比N710好的。MT831也是一款纪念机型。声音同样达到夏普24BIT录放MD-walkman里面的一流水平。

DR7:
这是夏普第一款采用数字放大技术的录放版MD-walkman。声音虽然比起过去的24BIT ATRAC解码要冷,数码味也稍稍偏重,人声稍偏硬,但是声音整体解析力不错,采用了数字放大技术之后,比起之前的老款MD-walkman要省电。如果听过DR80,DS77等更后期的1BIT机的朋友大概会知道,比较起来,DR7其实还有一点点过去模拟放大技术的MD-walkman的影子。毕竟这是夏普的第一款数字放大技术的MD-walkman。总的来说,DR7的优点在于它的动态和解析力,如何旧机相比,DR7的缺点是人声没有以前24BIT的MD-walkman那么细腻,声音数码味会比旧机浓。接受得了的朋友会喜欢数字放大技术的MD-walkman,但喜欢传统温润音色的朋友,24BIT机可能会更适合你。

【2】SONY:
MZ-E710
SONY的MD我玩得不多,这里就选两台和大家分享一下。MZ-E710是自己工作后买的第一台MD-walkman,由于当时还没有真正烧器材,考虑到只是在路上随便听听,而且也考虑到外观和省电性,所以在NH1和MZ-E710之间还是选了后者,至于为什么不考虑E10,这个纯粹是从省电的角度去衡量。MZ-E710是一台比较实用的机器,声音比起旧机来说不算出众,但是在SONY同期的MD-walkman里面,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采用了新的解码芯片后,与上一代的旗舰单放MD-walkman MZ-E909相比,MZ-E710拥有更细腻的声音和更长的播放时间,而外型也不比MZ-E909差,MZ-E710是同期机型(单放MD-walkman:MZ-E410,MZ-E510,MZ-E610,MZ-E810SP,MZ-E10;录放MD-walkman:MZ-N510,MZ-NF610,MZ-N710,MZ-NF810,MZ-N910,MZ-N10等)中,除了MZ-E10外,另一台采用digital amp数字放大技术的单放MD-walkman,而录放MD-walkman当中,并未有采用此技术的机型,直到后期出了MZ-N920之后,SONY的录放MD-walkman才真正拥有第一台数字放大技术的MD。索尼的数字放大技术和夏普的有点不同,在保证声音的高解析的同时,夏普采用数字放大技术的机器声音会比之前模拟芯片技术的MD-walkman的声音要硬朗,数码味偏重,声场和动态会更佳。而索尼的则是在声音的解析力提高之余,人声更加细腻,细节更好。但声场和动态提升没有夏普那么明显,数码味并不算重。而两个牌子在采用了数字放大技术之后的MD-walkman都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就是低功耗。播放时间比前一代MD-walkman都延长了。在当时,MZ-E710算是SONY单放机里面的另一旗舰。拥有和E10相同的声音却比E10播放时间更长,价格更低,就是这样,我选择了它。

MZ-R55:
这是一台很有纪念意义的MD-walkman,据说是SONY第一台采用香口胶电池的MD-walkman,虽然声音不及它的前一代产品MZ-R50,但是相差也不大,而且MZ-R55拥有相对小巧的躯体(不加电池盒时),拥有扎实的声底,直接LINE OUT输出,强大的推力,这些都是我选择它为出行必备的工具,最重要的是,可惜电池不算太耐用。这个和它的大功耗有关,声音也不如新一代MD-walkman那么细腻柔滑,但在索尼MD-walkman里面MZ-R55可以算是一台经典的MD-walkman。声音温暖,低频扎实的MZ-R55比较适合配搭一些高解析,但声音偏薄的耳塞,如A8之类,而良好的推力使得MZ-R55驱动很多随身听耳塞都挥洒自如。值得一提的是MZ-R55的电池盒是采用两粒LR6(AA),配备了电池盒之后,续航时间会比不加电池盒时长多了。没有了电池盒的MZ-R55要在户外使用,只能多带几条香口胶了。

器材篇中,随身听部分就介绍到这里,而直到现在还留在身边使用的随身听器材就剩下D335,CT820,MT831,DR7,MZ-R55了。而户外必备的就是MZ-R55了。虽然它不是最好,它没有MT831那么高解析,高密度;声场和动态反应也没有DR7那么好,但是它那温暖扎实的声音有着另一种特色。有时候不是素质最高的就一定是最好,关键还是个人的感觉和喜好。

小喇叭(便携式耳塞/耳挂)
小喇叭部分也是自己写得最多,谈论得最多的部分。一般来说,我们随身听上用的小喇叭,都是低阻抗的小喇叭,为了便携性,很多配搭随身听用的小喇叭或便携式耳机,都以低阻抗高灵敏度为设计的理念,为的只是能得到更多随身听用户的选择。

便携式小喇叭按照外型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入耳式耳塞,一般耳塞,耳挂。而就耳塞来说,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去看:
<1>按照单元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动铁式耳塞,动圈式耳塞两类。
<2>按照结构来划分,可以分为:一单元动圈式耳塞,一单元动铁式耳塞,双单元动铁式耳塞,双单元动圈式耳塞,动圈+动铁式双单元耳塞,三单元动铁式耳塞等。
<3>按照用户组别来划分,可分为:(非定制式)民用耳塞和(个人)定制式耳塞。
下面选来我拥有过的小喇叭进行讨论交流。

MDR-E838:
MDR-E838属于一般耳塞类的动圈式一单元民用耳塞。至于声音来说,MDR-E838只说是一般配机耳塞的级别的东西,没有什么突出之处,旧版的MDR-E838素质还是可以的,尤其是日版黑色圆身线的,用来配MDR-R50的那款,低频质量相当不错,声音温厚充实,对于流行乐来说听感不错。后期的MDR-E838都不再在日本生产了,素质以不及当年的日版的了,后期的是双平衡线的,而且备有银色,蓝色,橙色等几个版本,而且都有独立包装的,然而黑版的老塞已经很难再找到了。

MDR-E868
MDR-E868同样属于一般耳塞类的动圈式一单元民用耳塞。声音风格属于偏向于高解析高精度的耳塞,MDR-E868采用了蓝宝石震膜,声音十分清脆悦耳,也是索尼“8”系列里面声音透明度最高,解析力最好的耳塞了。但是MDR-E868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它的声音量感不太足,尤其是低频,声音比较瘦弱。MDR-E868比较适合弦乐和一些轻音乐类,一些清丽型女声也可以把玩一下,但一些需要低频有适度的渲染的音乐类别例如摇滚,爵士就不太适合了。

MDR-E888
MDR-E888也属于一般耳塞类的动圈式一单元民用耳塞。作为索尼“8”系列的旗舰,MDR-E888采用的震膜也是“8”系列中最高档的生物纤维震膜。声音的细腻度很强,尤其是人声的表现,可算得是“8”系列中的佼佼者了。和MDR-E868不同,MDR-E888的人声比较柔顺,比较有感情,柔和且细腻,和MDR-E868的清透略带点冰冷有着本质的区别。整体音色两者都各有特点,从素质上看,MDR-E868和MDR-E888算是同级别的了。而整体听感上而言,MDR-E888可能适合更多人的口味,尤其是喜欢人声的朋友。

MDR-ED268:
从耳塞的类别看,MDR-ED268和上面的几个兄弟相比,都是同宗的,但MDR-ED268的耳塞底板采用的是烧友门称的“猪嘴”设计,为了整强低频的效果。而凡是索尼的“ED”系列都是采用这样的设计,例如低一级的产品MDR-ED238,就是采用了这种设计的了。MDR-ED268是”ED”系列中的旗舰产品,采用了蓝宝石震膜的猪嘴耳塞MDR-ED268拥有高解析力之余还有醇厚的低频,可以理解为MDR-E868的低音版,而声音特点方面,由于猪嘴的结构,使得低频效果增强的同时高音细节和整体解析都略微下降。对于一些对低频有一定要求的音乐,MDR-ED268的效果远比MDR-E868好。

DN-S01:
DN-S01从耳塞的结构和类别上划分,属于同前面介绍的几款索尼耳塞一样的。DN-S01也是我自己购入的第一副国产耳塞,虽然是一上市就买,价格可能是相对贵了,但是我还是挺满意的,我当时的是紫红色的版本,还记得当时首批发行只有黑,银,紫红三款颜色,由于紫红比较罕见,所以还是入手了一条。声音我是比较满意的,听流行曲效果还是不错的,我当时是用来配搭我的ST770,感觉除了低频量感偏少了点之外,对于这个价位的耳塞,基本是可以说算是最令我满意的了,细节和解析都相当不错,虽然和CM7比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声音整个层次感和低频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整个听感来说,CM7比较细腻和顺滑,三频段衔接较好,S01则在人声方面更加凸现质感,而且拥有更加低廉的价格,更加适合初烧的朋友。后期的DN-S01我没有听过,头版的DN-S01声音是不错的。整体素质令我满意。

V30+
在我听过的动圈耳塞里面,V30+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从声音密度来说,V30+可以说是比较若的一个,但是V30+的中高频细节相当不错,当然了,这个相当不错是指400以下的耳塞了,比起前面几个,V30+的解析力一点都弱,甚至比很多品牌耳塞的民用产品中的旗舰也落下风。声音的透明度也很高,这个多少也得益于它的清亮高频,但是低频的素质就实在一般了,低频力度不太好,质感尚可,但是量感不太够,下潜也有限,整个低频可以说是素质不算好。人声有点抢,在略带点硬的同时也稍偏冷了。使得听感上不太好让人接受,由于声音过亮,所以一般在聆听的时候,建议尽量做好安全措施,也就是戴上套,这样听感效果上会得到一定改善。低频量感也会适度地得到增加,声音也没有原来那么冲。

DN-EX01:
DN-EX01可以说是达音科技2006年的一个旗舰了,虽然样子和索尼的某耳塞几乎一样,但是声音就根本两回事,这里只讨论DN-EX01。索尼的那款不作讨论。DN-EX01,的声音其实在煲机前和煲机后的变化令人难以捉摸,有些朋友说煲后声音的低频更重了,但有些却说煲机后低频收敛了。我自己的那条是去年论坛活动送测的,算是头版了,滤网的手工比较粗糙,但是声音却比后期的好,而且同样的情况在聚会上也遇到过。基本很多烧友都反应这个问题。DN-EX01比较挑音源,如果音源不好的话,推出来的效果不怎么好,低频肥,高频刺耳,人声质感不强,但是如果驱动好,声音还是令人有惊喜的,我在台机上试过它的素质,最使我惊叹的是,它的声场的纵深感,当时我是拿自己的E3C比较的,声场马上被比下来了。接着是整体解析力。而当时的售价根本没到E3C的一半。如果不是需要素质强悍的音源,如果不是隔音不太好,DN-EX01已经彻底地和E3C并肩了。

E3C:
这只动铁一单元民用耳塞,相信很多烧友都很熟悉了,而且偶尔也会在一些演唱会上看到歌手们戴着E3C表演。隔音技术来说,E3C算是不错的了,毕竟都是可以用在舞台上的产品,隔音能力一定要比较好。而舞台监听的版本和E3C的样子还是有点区别,型号为E3,是灰色的。E3C给我的感觉是声音偏中频,人声醇厚,声音温暖饱满,但解析力和通透感都一般。高频的延伸在同级产品中算是最差的一只了,低频的下潜也不见得比其它几个竞争对手好,量感上却有一点优势,质感就比不过ER6和SF3了。如果用E3C听流行曲,效果还是蛮好的,听古典和交响就不太适合了。这个主要取决于它的声音特点。而在舒尔家族里,E3C可以算是中频比较优秀的耳塞了。这个也是它的唯一亮点。

super.fi 5pro:
每次提到super.fi 5pro的时候,都不得不感谢铭记兄,没有他的帮助,我是没有这么快可以听到super.fi 5pro的,而我的super.fi 5pro也是最早的一批,到今年6月就两年了,super.fi 5pro带给我的快乐与惊喜还是不少的。这也是我的第一只双单元动铁式民用耳塞。super.fi 5pro给我的感觉是声音非常温暖,声场不错,低频厚实且下潜好,低音非常有弹性,中频密度高且包围感不错,高频略为偏暗,高频延伸性不太好。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和同级产品比较了,如果比起E3C这个级别,优势会相当明显的。同样是一只适合流行乐的耳塞,但比起E3C来说,声音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就强多了,最令我欣喜的是,super.fi 5pro的动态相当不错,在一些大场面的音乐里,动态反应有超于E3C。综合素质比E3C高了一个档次,而且还是第一版的产品……或许这就是用来辨析我为何会白白不见了2500圆的原因吧。

ER4B:
这一只迄今为止,我听过的耳塞里面给我留下最深印象且令我听到过最满意的声音的小喇叭,我不知到应该怎样去评价它了,传说中的那只已经被盗了,但是传说中的那只不是我的,是我借朋友的,但是我头一次听到最满意的声音就是后来被盗了的这一只。自从那次以后,我就跟自己说,经济能力允许的话,我一定会买一只留着听,留在身边收藏。记得很早之前,回想起来应该是在我打算买super.fi 5pro之前了,我已经有打算入手ER4B了,但当时关于ER4B的听感文章甚是罕见,就连一些相关的帖子也很少。本来是ER4家族中最不起眼的一个,这个可能是由于官方的网站将ER4B定界为人头录音专用所致。而之前论坛上的介绍和评论也不多,所以只能找到机会听了之后再决定。及后还是得到试听的机会,并留下深刻印象。时至今天,我可以说我觉得买得最抵的就是这副ER4B了。绝对的满意,绝对值得自己去收藏,去细细品味。至于声音,我只能说,它是一副超高解析力,通透感一流,声场的定位以及层次感相当好,立体感很强,声音质感很强,三频平衡的耳塞。但是要体现到以上的素质,好的前端器材是必要的。发挥出应有实力的ER4B,是一副令人一听就会记住的耳塞。而随身听直推,只能说是在路上凑合而已。但往往由于个人听感的偏异,未必会适合每一个烧友。而有时候器材的差异,亦决定了声音的优劣。是不是你的那杯茶,就要听过才知道了。


待续。。。。。。

                              刘嘉明
                              2007-4-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9 05: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