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啥hdmi线很少有人做发烧线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10 13: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我看到网上有不少单晶银的usb,aes,同轴,bnc,rca,xlr线,甚至有网线,但是很少看到有人手搓发烧hdmi线,是因为hdmi线太小众了,还是制作难度太高了? 我的理解接hdmi接口的设备,里面不仅包含数字信号,不是还包含时钟信号吗,这玩意不应该对线材的线芯材料很敏感吗?但是为啥很少见到发烧的hdmi线?
2
发表于 2025-11-10 14: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青岛
大厂有的,美国Golden Sound hdmi线。主要视频用的多。1.5米16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11-10 14: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因为HDMI头子焊接制作难度比RCA、TRS高了一个等级。劝退了一批作坊。

而且关键的是HDMI信号好的话,只是音画正常并支持更高的传输标准,画面不会变的颜色更鲜艳、清晰度更高。信号不好时画面直接出噪点色块甚至锁不住信号,眼睛不瞎都能看出来。

模拟音频RCA线、TRS线的合格品得仔细分辨才会发现一丁点的区别,也就是需要金耳朵。而且标准不明确,信号品质差引起的声染色可以被当做一种厂家调音受到推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11-10 16: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HDMI 到了2.1 8K版本, 已经很难手工焊接。线材部分再也不能随便拿基线自己DIY了。
当信号质量达不到要求时,会从8k一直降,最差时会黑屏。但你点测时会发现是导通的。
那些HIFI用料还是有效的,如银质焊锡,导体为纯银或镀银铜!但线材内部的结构才是起关键作用,HDMI不要随便圈小圈,会破坏其特性和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11-10 16: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石家庄
diy的很少,名牌的hdmi也不算少,比如线圣龙、音乐丝带瓦哈拉、pad的black diamond等。然后是近几年的部分国产数播才开始流行hdmi,古早一点的都不支持,甚至欧然德、莲、taiko、melco、国内的声韵、lumin,这些鼎鼎大名的数播一直到旗舰款都不支持,antipodes到了新老旗舰款才开始支持,此外很多hiend级别的国外解码也不支持,不支持也就算了,甚至很多hiend级的解码用户前端是更倾向于搭配cd或者黑胶的,更加导致它比较少有用武之地,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开发动力了。外加已经有了hdmi功能的机器还有复杂的线序匹配问题,自动调整线序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功能而且国产产品居多,所以综合来说,开发旗舰级超旗舰级的hdmi线是一种比较出力不讨好的工作,至于中低端hifi hdmi还是有很多的,基本上有名有姓的hifi线材品牌多少都会有一款甚至多款属于自家的hdmi线,可能有部分在国内不太卖吧,比如晶彩的hdmi在国内就不是很叫座,至于手搓。。。用hdmi本身就是想在usb的基础上绕开界面的影响同时支持更高码率,达到精益求精吹毛求疵的要求,结果还去找手搓,抛开手工技术要求不谈,这不是很矛盾吗,更何况入门百来元的sommer、开博尔、lindy等等做的hdmi既技术成熟选择面又广,去找手搓不是舍近求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11-10 17: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敏力hdmi,Golden Sound,确实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11-10 18: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大厂与小作坊也不少,性价比之首选就是 QSA Lanedri Discovery Veridion:

  • AfterDark.
  • AIM(日本)
  • Analysis Plus
  • Anker
  • Audioquest Dragon
  • AVplay
  • Bridgee
  • Crystal Cable
  • DH Labs
  • ELECOM
  • Furutech HF-X NCF
  • Golden Sound
  • Inakustik
  • JIB BoaAcoustic
  • Kimber Kable
  • Metra Home Theater
  • Monster
  • MS HD Power
  • Nordost
  • Oyaide Neo
  • Palic
  • Panasonic
  • Pangea Audio
  • Pink Faun
  • PS Audio
  • Purist Audio Design
  • QED
  • QSA
  • QSA Lanedri
  • Rainbow Fish
  • Revelation Audio Labs
  • Ricable
  • Roland
  • Sanwa Supply
  • Shunyata Research
  • Siltech
  • Straight Wire
  • Supra
  • The Chord Company
  • Tributaries Cable
  • Tubulus
  • Van den Hul
  • ViaBlue
  • VooDoo Cable
  • Wireworld Platinum Starligh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11-10 20: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南昌
Aq一条也有万把块一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11-10 20: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数字线手搓都比较少,这里指的是从线芯开始而不是买那种带皮的半成品。数字线是有恒定的特征阻抗的,得从设计的时候就计算好线芯结构绞合距离屏蔽性能,而hdmi线更是其中最复杂的,线芯多,焊点小,手工绞合焊接都是难上加难,相对其他几种投入产出不成比例,hifi需求量也并不大,所以自然最少人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11-10 20: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莆田
hdmi里面有芯片吧,不太好做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11-10 21: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品牌的发烧HDMI不少的,不过那是画质发烧的,手工就少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11-10 23: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你发现有人拿同规格的发烧网线(如cat6)和一般的网线比网速么?
音频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带主观的成分非常大;视频至少能看得见,所以一部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被限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1-10 23: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