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26|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寸中型书架音箱的美好设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7-28 12: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8 12:46 编辑

一些想象:


1.它尺寸不能太大,最好是8到9英寸之间,这样单只可以方便搬动,容易移动到各个小房间。适应15-20平米以内的听音空间,完全满足使用距离大约1到1.5米的不失真声压。

2.正常听音乐不需要加炮,低音下潜有效-1db能到38Hz,并且低音部分,30-50Hz频率,3次谐波在88db@1米音量能控制在0.6%以下,同时拥有清晰度和宽松度。
3.最好是主动音箱,外置DSP系统,开放DSP设置,预设几种调教模式,比如监听音箱设计、模仿无源音箱的设计、家用设计、从分频原理,设计目标在根本上切换模式,当然也包括低音能够很大程度自己匹配好房间的驻波峰,更加灵活一些,还保留超低音输出。
4.最好是家用音箱的外形风格,有木纹。
5.可以有一定的风格取向,有一些特定技术年代的个性化,但也希望在旧款音箱的优点基础上,做较大改良。比如ATC SCM50,要比它小一号,容积35L这样,但又不是ATC 40那种人为技术性降低性能的产物,中低频清晰度比它高,在ATC的基础上,把女声和乐器的部分清晰度做高一些,然后最大声压可以比它差一点就行。既要短冲程的动态瞬态,低失真又要长冲程的下潜,中高音保持ATC特有的风格也可以。
6.可能它大概长这样:?
2
发表于 2025-7-28 13: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J兄又有作品出产了;
建议考虑小落地,三分频最好,低音做成密闭,是否可以侧低音;
中音单元复合纸盆,低音短冲程,尽量降低对持续电流的要求,好推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7-28 14: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书架箱加炮等于三分频,随便搬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5: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wozainali 发表于 2025-7-28 14:23
书架箱加炮等于三分频,随便搬动

这个等同不了,当然很贵很贵的另说。。
主要原因是分频区域不一样,炮解决不了主箱更大音量下的失真。

小型中型3分频,这个思路提升的更多是中音的性能~~低音下潜没强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5: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hifisxf 发表于 2025-7-28 13:12
J兄又有作品出产了;
建议考虑小落地,三分频最好,低音做成密闭,是否可以侧低音;
中音单元复合纸盆, ...

如果侧置低音,应该是上面这个音箱(1997)的下一代产物(2013)。
它已经接近于高端2分频加炮的理念,但作为落地箱,中音单元需要双6双8来维持大音量的需求,比如飞星,芬兰之声,金琅,惠普都有这些设计。
2010年以后的音响是最吃亏的,很多都好,就是销量不好,那时候的落地音响生不逢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28 15: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你说的,我推荐金琅小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5: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未尽之蓝 发表于 2025-7-28 15:11
你说的,我推荐金琅小和谐

它没开放dsp系统,不加设备,不能自适应房间低音其它挑不出毛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23: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hifisxf 发表于 2025-7-28 13:12
J兄又有作品出产了;
建议考虑小落地,三分频最好,低音做成密闭,是否可以侧低音;
中音单元复合纸盆, ...

书架好玩,方便移动交流。
喇叭已经配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29 00: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个高音有点像丹拿bm6a系列,用过bm6a不太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7-29 02: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sunnygod 于 2025-7-29 02:48 编辑

我见过8寸书架箱是放在50多方的客厅,不过人家喇叭是木质振膜,声音优秀过上面的喇叭太多,一对高音喇叭单元加一对八寸喇叭单元,不是那位玩家不想要三单元书架,实在是喇叭单元贵,光喇叭单元就要2万多,加拿大枫木实木做的音箱,板厚不到18mm,没有吸音材料填充,单元解决了三次谐波和驻波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08: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08:12 编辑
true-blue 发表于 2025-7-29 00:58
这个高音有点像丹拿bm6a系列,用过bm6a不太喜欢。

现在喜欢哪一种音箱?我现在比较喜欢气动的组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08: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08:19 编辑
sunnygod 发表于 2025-7-29 02:44
我见过8寸书架箱是放在50多方的客厅,不过人家喇叭是木质振膜,声音优秀过上面的喇叭太多,一对高音喇叭单 ...

是现代喇叭吗?50多平米用很厉害了,不过我这整个音箱预算一对限制在13500元以内。应该也没条件使用您介绍的喇叭,不过您有心情的话,贴图介绍下看过的那个是怎样的。  
近年的高端8寸中频质感都很好的不一定要做三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7-29 09: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8 23:50
书架好玩,方便移动交流。
喇叭已经配好了!~

J兄这个馒头中音的工艺看起来,相当不俗,高低单元也很有烧相!
是否考虑前导向?期待继续分享,涨姿势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7-29 09: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都8寸了,就不要考虑方便移动了吧,很大的箱子了,大尺寸单元,箱体容积不够的话,声音很难宽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10: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enius_xp 发表于 2025-7-29 09:26
都8寸了,就不要考虑方便移动了吧,很大的箱子了,大尺寸单元,箱体容积不够的话,声音很难宽松。

全尺寸箱体,板材,容积都没有缩水了。但要做到下潜很深,很宽松,应该是不现实了,清晰就可以保证的到,是真个没,但下潜有限。下潜极限可以做到32Hz -3db了,但这个时候灵敏度可能只有78db。


1只音箱估计重量75斤一只,能搬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10: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10:57 编辑
hifisxf 发表于 2025-7-29 09:23
J兄这个馒头中音的工艺看起来,相当不俗,高低单元也很有烧相!
是否考虑前导向?期待继续分享,涨姿势 ...

30年前是1995年,已经很久了,那个时候计算机都不普及,更不说仿真软件了。
那个时候设计的喇叭很多是除了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外,对于不太明确的部位,还经常习惯性堆料,造成了那时候的高端喇叭都很养眼,比如您现在的感觉,我也觉得很养眼。(同样的75mm音圈球顶,左边是老设计,ATC的结构,右边是现代设计纽曼团队设计)


比如ATC和丹拿,在那个时候,对比老一代产品,真的很科幻,就像今时今日的PTT,pureifi。今天我们觉得“充满感情”的音响,在当年它们可是最先进的数码味、科学机耶。在当时它们就被批评为“没有感情”“冷冰冰”“力达声粗”的代表,其实只是有些抵触新产品吧。

如果用今天的角度来说,这些设计已经是各有所长,都有明显缺点,但是音响它这个东西,是个工具,甚至你可以认为它是艺术品,所以这些缺陷并不妨碍多数人用于制作和回放音乐。再说吧,很多音乐,也很老了,当时的制作人,用的也很可能是这一代音箱,就当是老瓶装老酒了吧。

--------------------------------------------------------
来看一看,
Klein + Hummel O 500 C 的设计。它是今天纽曼音箱的上一代旗舰,中音也用了这个单元,并且在当时就已经用了DSP实现了线性相位,非常的超前,但买不起啊。后来扬声器设计技术,理念革新,这个团队自己设计了75mm轻量化球顶振膜,小型化钕磁,短路环结构,价格只要ATC原版的5/1,同时客观性能大幅度增强,更加的清晰,也用上了计算机仿真波导技术,也就是如今的KH420旗舰。(图为上代旗舰,应该很少见了。)
这就造成了一个这样的现象:老款很明显用料更好,成本更高,但新款看起来各方面都缩水了,可是实际又性能更强,价格更低。



其实它大到什么程度呢,191.2mm最大外径,磁铁大于面板,安装需要背装,正面安装是塞放不进喇叭孔的,会被磁铁挡住,一只喇叭的重量就能接近一只6寸音箱了。相比之下,高音单元常见的是104mm面板,这个高音是140mm直径面板。
汝之大,只手容不下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7-29 1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这不就是林顿强化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1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12:19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9 10:56
这不就是林顿强化版

嗯嗯,也可以这么理解。
箱体毛坯已经做出来了,外层是24mm的进口多层实木夹板,内框是MDF板加强,属于复合结构,前障板是24+24mm,总厚度48mm,喇叭孔不参与承重,喇叭是镶嵌在另外一块前障板固定的工艺。
还需要贴木皮,上漆,打磨等等。整个音箱的重量,最终做好应该是75斤一只。林顿的2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7-29 11: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珠海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9 11:04
嗯嗯,也可以这么理解。
箱体毛坯已经做出来了,外层是24mm的进口多层实木夹板,内框是MDF板加强,属于 ...

厉害,林顿的话我感觉主要还是配件还是廉价了点,欧美不少人琢磨给林顿人工升级呢。

话说,我想要个气动高音+丹拿6.5中低音的后导向两分频小书架,能不能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5-7-29 11: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11:30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9 11:11
厉害,林顿的话我感觉主要还是配件还是廉价了点,欧美不少人琢磨给林顿人工升级呢。

话说,我想要个气 ...

6.5寸丹拿很贵,然后做出来可是意义不大啊,比你现在的音箱差距不大各有所长。
林顿是很难升级了,喇叭的底子潜力不大,中档吧,比惠威M5A差点。但价格很好哦,才5000多一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8 01: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