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看到这个帖子,我觉得有必要一次讲清楚煲机
1 煲机在其它行业里更多叫老化测试,很多高端设备都要在老化测试后 确认设备工作状态稳定在规格内才会出厂。
比如声学测试用的麦克风,一般要经过约100小时的老化测试 最终满足频响曲线的线框标准才会出货, 并附带这只麦克风的数据。
2 从声学产品整个开发流程角度,设计者不可能煲机。
设计者在方案选择和改善过程中都会进行主客观评价,大概有3轮以上的方案选择-评价-修改,如果我们把煲机时间引入进来 那仅声音调试的周期就会增加3*200小时(参考索尼金砖的煲机建议时间)=约1个月。
而声音调试仅仅是一个小阶段,那摸具修改,工艺调整,电路及软件参数变更;这些影响声音的环节要不要引入煲机?某个环节煲机后声音不正确 是不是要修改?你怎么预测这样的修改 就能在煲机后达到预期?
3 如果煲机代表正向改善,为什么厂家不在出厂前给你弄好?
煲机就是把耳机插在播放器上播放,这个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觉得煲机需要一个播放器对应一个耳机,说明你不了解声学行业。
实际上喇叭也好 麦克风也好 都有专门的老化设备,可以给定任何信号 可以设定老化时间,可以监控整个过程中是否有音圈温度升高待来的阻值变化,何时断连都可以记录。一次插上百个耳机/麦克风轻轻松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