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前去织语探店,不幸已歇业,这次总算让我逮到。
店不大,耳机大件甚至不如甲苯多,几经波折,拿了金乌试听。
金乌古色古香的红铜漆皮,加上Focal经典(祖传)的设计,的确很能吊人胃口,再加上坛内有名的人声加持,让我不禁期待起来。
店内没什么好台机,无奈只得让老演员飞傲K7出场(飞傲你给线下店投了多少w)。
试听曲目:《迷迭香》、《以父之名》、《富士山下》、《贝七一》。
刚戴上,金乌就给我了个小震撼,他的耳压,让我忆起了乘飞机爬升的经历,那感觉太过异样,所以我感紧摘下,看看是不是佩戴出了问题,可惜重戴依旧。金乌的机身较重,正如坛友说的那样,对脖子是个考验,他的耳罩还行,就是硬硬的。佩戴整体来说算不得舒服。
再说他的声音,金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氛围和人声。氛围宽松稍暖,声场很大,比头要大一圈不止,却并不空,形状似橄榄球,横向延伸很深,以致边缘处的声音由暖入冷;金乌的人声像笼了层纱,线条很模糊,结像立体感不强,却有着不小的体积,要形容的话就像一团有质感的棉花,更奇妙是结像的位置,在我听《迷迭香》、《以父之名》时他结在在头中偏向前上,而听《富士山下》时他竟结在后脑勺偏左侧!我第一次听有耳机结在这位置,吓得不轻,就摘下找了贝七一听。
金乌分离和解析都不错,但被掩盖在氛围下致感受不深,听交响会明显一些,从某种程度上也算回归了听歌的本质“要感受,不要思考”,也是氛围影响,金乌的交响缺乏气势,各器乐的表现不太记得,可能缺乏特点吧。
最后粗浅说下三频表现,金乌重中频,明显的厚实,低频没给我特别的感觉,应该算是均衡,但他的高频不爽,有种上不去,穿不透的感觉(被铁家毒害无疑)。
总结:金乌是支很有特色的耳机,但在前端配置不足(K7的锅)的情况下,未能展现出这个价位耳机应有的吸引力,再结合他的佩戴,甚至可以说性价比极低。是的,这不过是我仅凭一耳印象的妄评,作出如此武断评价的我有罪,不过这是我真实的听感,希望供各位一笑尔。
咳,小故事环节,可以跳过。
走进店里,有点帅气的店员小哥挂着职业微笑靠了过来。
“有什么需要吗?”
“你们店大耳有啥?”
“总得有个目标吧。”
“那~stax......x9000?”
“没有。”
“大乌呢?”
“没有。”
“森海总有吧。”
“我们不做森海。”
“铁三角?”
“也没有。”
“那你们有啥?”
“Hifiman的产品到挺齐的。”
“哦,hifiman,呵呵。”我有点释然地笑了。
“那梅泽吧,你们官网梅泽的产品挺齐的。”
“官网有线下不一定有。”另一店员搭腔到。
“梅泽是吧,我帮你拿,播放器有什么意向吗?”
“你们这儿有啥?”
“总得有个意向吧。”
“teac,序曲?”
“没有。”
“乾龙盛的有吗?”
“没有。”
“那你们有啥。”
“小夜曲,K7和天鹰座三。”
“哦。”我又有点释怀。
“那就小夜曲吧。”
然后小哥拿来了小夜曲,然后...woc他手上的耳机是啥,我不是说要梅泽吗?
在重复说明他手上的耳机不是梅泽,以及在柜台指出那只99 classic时,他才大悟。
“哦,你说妹子是吧。”
“但她中文名就叫梅泽啊。”
“我习惯叫她妹子。”
顺便说下99 classic表现极其一般,听感不均衡,感觉完成度不高。
然后我莫名其妙到k7的台子上听了(记忆有些混乱),在我拿出cm2000ti对比不久,店员走了过来。
“妹子确实应该叫梅泽,我见识不够,抱歉。”此刻他笑得有些谄媚。
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一会儿。他拿了金乌过来。
“我们店有金乌,您要试听吗?”
“好吧。”
然后就有了本篇。
在我将离店时,店员桑还热情地挽留了我,邀我下次再来。
有些小帅的店员啊,我还是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样子。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