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且不说dt990,先来定义一下hifi。hifi全称是high fidelity,即高保真,所谓高保真,就是要尽量模仿原声现实。可是,现在的许多hifi耳机实际上已经偏离了hifi的宗旨,走向了所谓“调音”、“特色”、“味道”。于是有了某某耳机适合人声,某某耳机适合乐器的说法。
另一方面,声音采样编码技术越来越高,从8bit一直到32bit,从MP3到DSD128, 256, 512,一直到惊人的1024,却不断地在尽最大努力复制原声,唯恐不真,唯恐不够细致。所以,调音与编码实际在各走各的路。以至于许多新手发烧友丧失了判断的标准,像小马过河一样,不知道声音之深浅,只能盲从。
回到耳机和现实的关系。不说技术如何可以改造声音,单说耳机的声音本身。如果你听到的声音,音高刺耳,比实际的小提琴声音还毛刺,你却把这定义为“解析”,是不是有些罔顾事实?如果中频塌陷,把最重要的声音共鸣部分,饱满的中频掐掉(有些耳机还有再加上一些声音的回响、延迟和“混响”),你却称之为声场,是不是也违反事实?当然,不排除有些“pro”版本的耳机,为了让声音更清晰,削弱中频,使得声音更加有序,排除各种泛音和声音干扰,让听者能够抓住“毛病”,因此产生了“监听”耳机。
问题是,欣赏音乐是聆听声音的空间共鸣,聆听声音的物理属性,如果人为削弱或者渲染某一部分,本质上是在扭曲声音和人们的声音观,以至于出现一种现象,有许多人从未现场聆听过音乐,只是借助不同耳机接触音乐,却从未真正领略“原声”的本来面目,是不是有些荒唐?有了不同的“调音”便有了不同版本的蔡琴、加州旅馆、新大陆,于是便有了“我喜欢这个版本的蔡琴,不喜欢那个版本的蔡琴”这样的偏好,唯独真正的蔡琴,被人们遗忘。
我想说的,就是要回到声音本身。调音应当以服务保真为目的,如果加入自己的“风格”(除非耳机本身材料的限制如木振膜、动圈等决定的声音属性无法改变),则是南辕北辙。
DT990就是这样的耳机,早先慕名购入,想用它来听交响乐,待到入手以后,想尽一切办法来选耳放,从湖人到NuPrime,到各种线材,投入无数,虽然的确听到了磅礴的气势、恢宏的音场,但是,但是,那刺耳的高频,单薄的小提琴声,就像蚊子一般在耳边呻吟,总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先后换了两个,600欧和250欧都用过了,始终无法克服这个缺陷,最后一怒之下出手了。
DT990的毛病就在于,声音的比例失调了,或者说变态了。中频严重塌陷,为的是突出两头,而高频却又太单薄,以至刺耳。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在推荐这个耳机,说它怎样适合听古典云云。我想说的是,还是回到声音本身吧!现场的古典音乐永远不会因为你喜欢高频和低频而削弱中音声部,那时乐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要仅仅为了声场而曲解声音。
HD650的毛病则是另一个极端,声音过于混浊,就像蒙着被子听音乐一般,无法忍受,如果去掉这层被子,声音就完美了,但就是因为这混浊声,真的让人无法忍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