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8 21: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南宁
声场的左右宽度:
很多烧友也管它叫横向声场。横向声场用老掉牙的试音曲《加州旅馆》来听就好,这首歌的前奏,左右两边有观众的掌声对吧?两边的掌声拉开得越远,耳机系统的横向声场自然也就越大了。除了加州旅馆,其实好多歌曲都可以用来判断横向声场,左右两边有声音分布的歌曲都行。
横向声场我认为是声场里很基础的一面,很多耳机在这方面做得也都很好,好的耳机和普通的耳机在横向声场方面区别不大,甚至我认为做得不错的小塞子和大耳机比,横向声场区别也不大。当然,也有些骗钱的玩意,声音听起来左右拉不开多少,只在两耳之间而已,没能超过两耳之间的宽度,没能形成左右的脱耳感,这种横向声场就比较烂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我们听到的声音完全没有左右拉开,全部都在声场中间,这叫什么呢?还是《加州旅馆》为例,这歌里如果本应该分布在左右的掌声,和中间的人声、低音鼓声、贝斯声一起,全部团在了中央,完全没有分离度,那么,这样的声音算什么呢?这样的声音其实不是立体声,而是传统的单声道声音。
声场的上下高度:
判断声场的高度,我认为要用一些声音有上下分布的歌曲才好判断,那些什么钢琴独奏、提琴独奏、人声清唱的歌曲,我认为不好拿来试声场的高度。不是说这三类歌曲就不应该拿来试音,它们可以用来判断音色如何、细节如何等,但因为声音太过单一,不好判断耳机系统声音里声场的高度,好歹拿一首有两种声音以上,而且有上下分布的歌曲来测声场高度嘛。
比如吴奇隆的《烟火》,这首歌开头左右两边是吉他声,左上是口风琴的声音,位置会比吉他声更高,左上的口风琴吹完后,到右上方的口风琴声响起,右上方的口风琴位置则更高。大家去听听这首歌看看是不是这样?声场上下高度越高的耳机系统,就越能把这歌里声音的上下关系展现得更明显。而声场高度烂的耳机,可能把这些声音全部都搞到差不多同一个水平线上,上下之分不明显。我之前试过的一个小塞子就是这样,声场高度很烂,还挺贵……我就不指名点姓说型号了,免得影响别人做生意。
声场的前后深度:
这个很多烧友也叫它声场纵深,这是声场里最最难搞的方面,我认为也是最能体现声场水平的方面。这方面搞得好了,声音就是3D的,立体的。搞不好,所有的声音都在一个面上,是2D的,平面的。
如果你没在耳机上体验过立体的声音,那你总该看过3D的电影吧?3D电影那种画面有深有浅,有时候有些画面镜头从屏幕里飞出来的立体感,是2D电影所不具备的,非常震撼,对不对?3D的声音也一样,很立体,有前有后。当你听惯了3D的声音之后,你就会觉得很多的耳机系统,出来的那种平面化的声音,根本就不入流。
判断声场纵深,我认为要拿一些录制时声音有前后分布的歌曲来试才得,像前面说的《加州旅馆》,我认为就不大合适用来试声场的纵深。因为这歌中间的人声、低音鼓声等,没有明显的前后关系。我最近听的,谭咏麟的《酒红色的心》,拿来试声场纵深就不错,歌曲一开始的电吉他声音,在声场中间远处,电吉他声结束后开始的人声,在近处。两个声音一远一近,声场纵深越深远的耳机系统,就越能把这两个声音的远近关系展现出来。如果你听这首歌时,觉得电吉他的声音和人声,没有远近关系,好像都在同一个平面上,那这样的声音,声场纵深就很差了。
除了《酒红色的心》,还有很多歌曲也合适拿来试声场的深度,但试的时候一定要选对歌曲,并不是所有的歌曲在录制时都是立体的,不少歌曲确实是粗制滥造,把所有的声音都搞在一个平面上,有左右有上下,就是没有前后,声音贴脸压耳,美其名曰:有包围感,有氛围感,其实就是不立体,拿这种歌试不出声场纵深的。
独奏类歌曲只有一种声音,缺乏另一个声音跟它形成前后关系,也很难判断声场纵深,比如你用大奥来听个提琴独奏,然后告诉大家大奥的声场好宽广啊…………然而歌曲里就一个乐器,一种声音,就能判断声场?我觉得有点搞笑…………独奏曲目,还是用来说一下音色、细节之类的吧。
以上就是我试音时判断声场三维的方法。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也欢迎烧友们分享你们判断声场的方法,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