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频可视化”之耳塞空间的类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23 14: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
“音频可视化”之耳塞空间的类型

接着上期,来聊聊耳塞声场“空间”的几种类型。在谈具象化“声场空间”之前,还是要再解释下之前提到的声音的“能量规模”。
如图这个火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声音能量规模也是这样,分层且有软硬明暗之分,并不是一块硬硬或软软的东西。和外焰一样,声音规模的“外焰部分”也是相对隐性的,更多的是感觉而不是“听”。并且在外焰之外还会有更加隐性能够体现出整个空间的东西,就像篝火一样,比如那若隐若现的“热气”和令人难以靠近的“热场”。所以个人将声音的“能量规模”比作火焰的“能量”运作,同样具备分层结构,能量有序扩散,并且具备“有形”和“无形”的能量,以此框架方便将声音能量具象化。





第一种,位置前置,规模较小的空间,这个在早期的一些入耳耳塞上很常见。这种对于目前主流的发烧友来说,“声音远”,“声场太小”。





第二种,位置后置,规模较小的空间,这个也是早期耳塞常见的声场“空间”设计,同时有着很强的“中头效应”,人声虽然很近,但像是骑在你的头上唱歌一样。其实那时候大部分耳塞对于声场“空间”的融合没有概念,确实符合“耳机听个响”的概念。





除了声场“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外,从形状上也可以窥见调音的布局,比如这类三角形,正三角状一般是高音部分占比较少。而倒三角则相反,高音比低频占比多。并且这会影响到三频布局。协调不好就会失调,高音部分太多就跟长颈鹿似的,你得抬头才能看见它的头,中频和低频比例失调且混沌,你就得像观察蜗牛一样,仔细区分哪部分是身子,哪部分是“腿脚”。如果能量规模只有“火焰”和“内焰”的部分,这就像一个人只有骨头和肌肉,没有脂肪和皮肤部分,听感会觉得很硬。





之后耳塞对于声场“空间”的定位有了变化,将其定于前置和后置这两类声场之间,再具体讲就是“声音”在自己“耳朵”前边一点,和“眼睛”部分持平,或略后于“眼睛”的地方,“声音定位贴耳”说的就是这种。





将空间内的“人声”部分和听者脸部及主要是嘴的对齐和覆盖,这符合隐性的“合理”,仿佛就像自己在“唱歌”一般,如此的定位深远地影响了听者的舒适性。个人觉得这和“橡胶手实验”的原理类似,通过特别的设计,使其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减少“排斥感”,达到和身体融合,简单来说就是顺应人类生理所需。而这和HiFi所追求的仿佛“面前站着真人”唱歌是不同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大众和者音频制作者究竟在追求怎样的做法呢,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字数差不多了,这期就聊到这里,声音的具象化简单也不简单,这主要看如何去解释和理解,下期再接着聊声场“空间”的类型。



2
发表于 2023-12-23 14: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先顶再细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6 08: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