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七年前开始把买耳机当成减压方式,主要体验对比的感觉,几年下来听了也有二十多个耳机,有些时间长了记不太清感觉,当个回忆帖讨论吧。1、最开始先买的是索尼的MDR-1ABT,直接打开了HiFi的大门,原来东风破背景音里面还有这么多乐器,直接震了一下(下文对有跨越听感的耳机都会用‘’震了一下‘’来形容),比原来一个飞利浦100多的挂耳耳机强了太多,但是头戴的还是不太方便,出街有点傻,后来就出了。
2、索尼的N3AP,直连手机很好听,后来慢慢开始加东西,入了ZX300A播放器‘’震了一下‘’,3.5口不好听,又买个了4.4的平衡线‘’震了一下‘’,好听多了。
3、天狼星一代,又‘’震了一下‘’,低音拳拳到肉,声场宽阔,素质很高,用4.4很好听。同时期对比的5k级耳塞有:
4、黑黄鹂,人声很不错,留下了很深音响,但是很偏科不均衡。
5、达音科DK4001,不好听,但是可换插头当时很先进。
6、舒尔846,素质塞,像白开水,特点不明显。
7、榭兰图/T9ie,也是白开水素质塞,俩差不多,比舒尔846强,比天狼星差点动态感,差一点入。
8、AKG5005,忘了啥感觉了,估计一般,没留下啥印象。
听了一段时间又不满足,先是换了个黑砖,比ZX300A有较大提升,后续陆续试了一些砖,包括艾利和、乾龙盛、艾巴索等,推力和调音各有特色,但还是觉得在系统上有差距,于是入了大耳系统:
9、HD800s+金画眉,超级‘’震了一下‘’,打开新世界大门,可以盲狙一个HD800s回去好好听,这种声音是其他厂家不具备的。搭配可见(聊聊近期听的解码耳放,给大家点参考(金画眉3、序曲pro、da1满血、双木三林、欧尼士)
10、银乌:像黑太阳当时的感觉,很适合流行,人声贴耳,但总觉得不是完全体,不如上大乌。
11、天龙D9200:流行人声大耳,佩戴有点重闷耳,对比下来HD800s算是课代表了,声音有特点,但不如HD800s杂食。
12、拜亚T1:听感记不清了,应该是比较中庸,没有留下太深印象。
受HD800s的影响,耳塞也开始烧到了万元级,一些借来认真试听的还有点印象,有些一耳朵听的记不太全了,但到了这个级别反而没有太多能让我‘’震了一下‘’的耳机,感觉有些厂家是找了水手写了毒文,百度一搜各种渠道都是他的好评,但实际上与自己听感相差较远,所以到了旗舰级以后,试听为主,万不可盲狙,万元级主要拿来对比的有:
13、索尼M7/M9/Z1R,有些低于对索尼信仰预期,Z1R比较难推,推好了可以,推不好还不如放弃。
14、银黄鹂:没有初听黑黄鹂时那么惊艳,但总体还是偏流行的塞子,有点贵,但还可以。
15、阿缇米斯:继承了天狼星那种大气宽松气场,但高频有点刺耳,感觉偏科了,低于预期。
16、QDC VX:网上推文很多,但不及预期,很普通,包括后来出的TIGER、8pro,去耳机店顺手听的,还是不好听,价格都偏贵,像是数码流行产品。
17、金太阳/黑太阳:典型人声、流行塞,黑太阳更能收得住放得开,很好推的耳机,但也有些刺耳。
18、FWW:一耳朵就‘’震了一下‘’,木质的宽松感,高频的余音绕梁感,低频也很正,但是需要搭配合适的线和前端,特点鲜明,上限很高但配好不简单,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动圈,值得收藏一条,就是佩戴有点不舒服。
19、达音科玥:感觉达音科和QDC家的产品夸得人不少,我有点欣赏不来。
20、AAW金丝雀:静电不好伺候,我没搭配好,听着不太舒服,退了。
21、dita XLS:没有什么特点的素质动圈,要的都有,很耐听,人声不错,但缺少自己特色,可以与FWW双修。
22、Faudio pojectY:也不错,但比XLS差了点。
23、HS2000MX:可换单元挺新颖,动圈特点明显,就是样子有点丑。
24、IN-EAR PMX:纯动铁不太喜欢,现在印象也不深了,估计没咋听。
后来觉得都到这个层面了,一咬牙上个贵的退烧算了,开始看2万元级别:
25、FIR M5:很想盲狙的一个,因为可定制,觉得退烧算了,但借来听完有点不及预期,也可能是我前端不行,高中频都太过刺激,不适合退烧。
26、NGaudio eurus+:规规矩矩,毒文比较多,但听完没有很深印象。
27、dita perpetual:买完后来出了个4万的,感慨现在耳机都能卖这么贵了,几年听下来,觉得还是单动圈符合扫地僧隐世高手的这种感觉,宽松大气不堆料不宣传黑科技,整体听感是HD800s一个风格,虽不是满分,但也及格了。
折腾了这些年,听了不少耳机,有些没印象的都忘了,现在也基本上处于不咋听的状态,出门用蓝牙耳机,在家有时候看电影的时候用一下塞子接台放,播放器都省了,想好好听歌了整大耳组合拳(确实好听)。
相较于大耳,塞子还是个弟弟,2w的ppt依然比不过8k的hd800s,随身播放器再怎么贵也不如台机好使,多试听少看文,没事别老想着剁手,听个响就得了。
其他想到什么欢迎大家一起多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