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作为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很遗憾,前十年错过了森海hd800系列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我是歌德耳机坚定的支持者,是乐感至上的推崇者,哪怕是古典乐严谨拘泥的格调之下,我也坚持我认为好听的才是最好的,因此,这期间古典音乐爱好者广为推崇的hd800我居然没有任何接触。如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一次收了三个不同时期的hd800,一个是1万号出头,传说中最正的800;一个是2万8千号,中规中矩的版本;一个是4万号,后期偏向大众听音取向的版本。这期间,还有对比我手头其他耳机,比如susvara、zmf各个系列动圈耳机、铁三角adx5000、fostex th900ii、歌德大耳罩旗舰之类的。
很多人说hd800要配合足够给力的前端才能发挥出潜力,我的前端:audionet plannck2 +官方电源amperex,这套CD音源应该说是我目前最为满意的,也不好意思再苛求更进一步。耳房是holo bliss(悦),这个基本可以说石机里面的战斗机(要搭配胆机耳房我也有,但听感有点偏主观)。这套下来,我的感觉是这样的:
hd800在这个年代,是不是还值得玩呢?我的听感告诉我,还是值得的。以目前的价格,6k左右甚至更低,能收到成色不错的个体,而且就论听古典乐,能有很好的声场和分离度,在这个价位确实不易。整个声音框架是严谨的,分离度很到位,解析完全不辜负旗舰动圈的定位,佩戴也是非常宽松舒适。但是,对比其他旗舰耳机,到底缺了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乐感少许欠缺。也许不少发烧友认为,hd800咱们就拿来听古典乐,何必在乎乐感呢,严谨的诠释乐谱就好了。按说是这样,但咱们听音乐不是研究乐谱,不是研究指挥艺术,就算你给我听1957年以前的大师单声道录音,我最在乎的还是指挥、乐队、歌者的表现力,是感情,尤其是贝多芬的交响曲和瓦格纳的乐剧。hd800在表现古典乐方面,能明面上摆出来的指标我认为都是到位的:声场开阔,分离度极佳,解析足够,就算是和我听过的平板旗舰susvara比也不逞多让。但是,一个很大的不足是,hd800几乎没有任何感情。也许,我可以通过换耳罩调出厚实一点的声底,或是用胆机耳房丰富感情。但终极和我手头其他耳机相比,甚至是我认为最没有感情的平板susvarra相比,感情仍然欠缺。hd800能做到分析音乐,能做到宽松大气,动态极佳,但很难做到让我真的喜欢我听的作品。相比hd800,极富感情的歌德、zmf这些,虽然不够准确严谨,但能让我开心的听下去。我听了十几个版本的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其中大部分是单声道录音,用hd800几乎很难让我坚持,但zmf或歌德这类美式耳机,总能让我体会到早期录音中难以发觉的最真挚的情感。
第二,关于几个时期的hd800到底哪种更好。从我个人的审美来看,1万号的在素质和情感方面,结合的相对较好,高频不算刺耳,但相对飘逸;低频结实有力;声场和解析也相对较佳,总体评价是,值得继续玩下去。2w8k号的,在素质上和1w号的差距很小,唯独劣势是感情弱化,整体听上去比较机械呆板,更有监听耳机的感觉。4w号的呢,调音和前两个版本已经不是一个路数,我是深度玩过hd6xx系列的,感觉4w的hd800调音有点向hd6系列靠拢了,不是特别在意分离度和声场,但比早起中期版本明显醇厚一些,听感更加舒适。作为不追求极致的发烧友,这4w+的后期版,我认为是最耐听最舒适的版本。但有了比较就会有追求,综合以上,如非要保留一个,我会留早起1w号的版本,素质和乐感兼具。当然,在当今时代,hd800总体素质已经落后于时代,留给我的更多是对于2010-2020年代错失古典旗舰耳机经历的遗憾,但不会让我有再多惋惜。时代向前,森海已成回忆,hd800系列在我心中,就如歌德的gs1000i和ps1000一样。永远只能是时代的经典,是我人生中的回忆,但不是我下一步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