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06|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塞真的是科技越先进越好听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21 14: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省长沙市
如题

2
发表于 2023-8-21 14: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
不是,比如黑黄鹂和pk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8-21 15: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常州市
这个包装盒上的写这么多字,什么新重低音再生...低音...高音...蒸着...OFC,应该是为了体现先进技术而不是为了复古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5: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郴州市
azuresherry 发表于 2023-8-21 15:38
这个包装盒上的写这么多字,什么新重低音再生...低音...高音...蒸着...OFC,应该是为了体现先进技术而不是 ...

这个是1986年的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8-21 16: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疆巴音郭楞州
这玩意我听过一阵子,听感非常宽松,有种听音箱的感觉,但是声音密度比较低。总体来说值得尝尝鲜。使用时需要非常小心翼翼,线很快会硬成铁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8-21 16: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疆巴音郭楞州
想不明白,很多东西其实退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8-21 16: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现在音乐制作技术肯定比三十年前好吧,可是歌变得更好听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8-21 17: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科技如今比之前发达,但结合使用到音频调音方面,估计没做到,相关音频产业,国内大多数都是小作坊

除非这些小厂合体研发才可以做出一定世界级的产品,但是现在,为了之间的竞争,为了能活到明天,只能维持在一个不高不低的水平,只能割韭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8-21 17: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周口市
最近听了几个万元左右的塞子,结论是听音乐时间长了太累,解析太高,细节太多,导致耳朵承受的信息量太大了,听一会儿就要摘下来歇歇,对比下来真不如几百块的平头塞宽松自然,久听也不累,欣赏音乐还是hufi点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8-21 17: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普陀区
大多只是瞎jb堆料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7: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郴州市
GJYAudio 发表于 2023-8-21 16:46
现在音乐制作技术肯定比三十年前好吧,可是歌变得更好听了吗

确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7: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郴州市
Ares起源 发表于 2023-8-21 17:23
最近听了几个万元左右的塞子,结论是听音乐时间长了太累,解析太高,细节太多,导致耳朵承受的信息量太大了 ...

和我遇到一样的问题了。特别是人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8-21 17: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省郴州市
lixiaoqu 发表于 2023-8-21 17:31
大多只是瞎jb堆料罢了

要宣传,没办法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8-21 17: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梅州市
Ares起源 发表于 2023-8-21 17:23
最近听了几个万元左右的塞子,结论是听音乐时间长了太累,解析太高,细节太多,导致耳朵承受的信息量太大了 ...

同感受,本质上还是没做好,调音有严重问题,开盘机品质够高吧,但没有人会在开盘机上听出这些不耐听的各种问题。大奥一代,估计不会有人听出不耐听的问题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8-21 17: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周口市
zxwon 发表于 2023-8-21 17:38
和我遇到一样的问题了。特别是人声

是的 人声解析太高的塞子都会偏薄,不耐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8-21 17: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梅州市
GJYAudio 发表于 2023-8-21 16:46
现在音乐制作技术肯定比三十年前好吧,可是歌变得更好听了吗

最近听了很多70年代的经典唱片,发觉那些录音放到现在,都依然鹤立鸡群。更别说音乐的品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8-21 17: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
本帖最后由 jymn 于 2023-8-21 17:47 编辑
Ares起源 发表于 2023-8-21 17:23
最近听了几个万元左右的塞子,结论是听音乐时间长了太累,解析太高,细节太多,导致耳朵承受的信息量太大了 ...

现在大厂都搞成解析高频向的调音了,

为了生存,国内小厂调音必然和大厂一致,价格低那么一些,这样驶得万年船,让你喜欢不上,又无法说出缺点,所以就是现在基本都是高频解析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8-21 17: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周口市
jymn 发表于 2023-8-21 17:46
现在大厂都搞成解析高频向的调音了,

为了生存,国内小厂调音必然和大厂一致,价格低那么一些,这样驶 ...

这样才有数据支撑,纸面好看了方便提价割韭菜呀哈哈,初烧也确实喜欢刺激的音色,烧的时间长了还是喜欢宽松耐听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8-21 17: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周口市
远航的路 发表于 2023-8-21 17:43
同感受,本质上还是没做好,调音有严重问题,开盘机品质够高吧,但没有人会在开盘机上听出这些不耐听的各 ...

是的,细节多又宽松耐听,需要的投入可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8-21 17: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让你觉得”科技越先进=脑放越足=入坑可能性越大;

当然了,前提是“让你觉得“就可以……至于是不是真科技那是另外一回事。
真的有先进的科技,他就去发论文,是吧,报专利评职称申教授,争取什么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去了,还可以减免税,实实在在的哟。
网上发帖子吹出来的“科技含量”嘛……嘿嘿嘿……商家吹的高兴看客傻的开心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30 22: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