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2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森海塞尔部分6/7系耳机的初步听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7-16 0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fenlgl 于 2023-7-16 00:40 编辑

本人听耳机初听时过一遍本地歌曲,然后在流媒体上随机听,目的是更好把握不同耳机间的差异。最早听hd600和hd660s时没做记录,可能记忆有偏差。另外就是我经验不足,主要是听流行乐,如果有什么错误,欢迎各位指出。

一、hd600罗产——初恋

外观与佩戴

  • 我潜意识里觉得耳机就该长这样,不知该如何形容,可能刚入圈时老看到它,有眼缘了(虽然我没留)。
  • 佩戴方面夹头,夹得我腮帮子疼,咬咬牙撑过去了,这点比akg差远了。不过有人说每个人头型不一样,佩戴自然千差万别,比如大家都说r70x佩戴好,我反而觉得容易掉,这里就代表我的个人观点。


声音与听感
  • 流行乐方面人声直白,该什么样就什么样,无功无过吧。动态很好,6系中最好的,我认为最适合听古典乐。不适合anisong,刻板印象中的森海塞尔听着老气。


二、hd650(老爱产)——最爱

外观与佩戴
  • 和hd600一样,新版本似乎改了模具和耳罩。

声音与听感
  • hd650我听了几支,与金标黑盒比较后,发现不带金标的好一点,个人口味(这边感谢一下迩东音频的老板,帮我确认了黑盒的版本)。本人不推崇版本论,这是我唯一一支收二手时关注版本的耳机,因为忘不了最开始听到的声音。
  • 声场适中,有点演唱会前几排的感觉,听音乐有种临场感,还有就是我很喜欢糊糊的感觉,所谓“牺牲短时间的刺激换长时间的耐听”。有时候觉得声音不像耳机发出的,前端时间了解到这叫“脱箱感”,可能跟歌曲的录音有关。
  • 听了几支现代声后再听hd650真的太感动了,还得是明暗对比,有亮有暗的感觉真好。然而与现代声对比存在几个缺点:
1 电子的声音处理得很差,一出现场面就乱了(毕竟是老耳机了,又是棉被声真传)。
           2 动态太大,听古典乐的时候一开始太轻,调大音量,听着听着又太响了,又得调小,古典乐我不太了解,不过我喜欢这种有起伏波澜的感觉。
  • 优点是人声有点染色,情绪饱满,听了一身鸡皮疙瘩,冷漠的声音怎么会这样呢。流行乐方面适合慢歌,不适合anisong(包括萌音)。
  • 简单与hd600对比

           1 低频有一定下潜,整体比hd600更好,高频也不暗,更适合流行乐。
           2 古典乐我觉得不错了,虽然声场比hd600小一点,钢琴还行,管乐应该是hd600更好。如果听古典乐更多,选择hd600。

适合歌手(经大佬提醒关注一下适合的歌手,这里提前说一下,适合与不适合是相对的,更多的是比较
  • 适合梁静茹,宇多田光,李圣杰,周杰伦
  • 不适合supercell(My Dearest差点给我听吐),Lisa(无趣,wp900强项,k701勉强应付),陈奕迅(很奇怪,听着没啥感觉



三、hd660s(爱产)——画虎不成反类犬

外观与佩戴
  • 和hd600一样

声音与听感
  • 这只耳机大概是最有特点的,我蒙着眼睛都能认出来。
            1 首先是人声醇厚且贴脸,有的歌就像歌手在舔我脸一样(有点变态哈),可能有人喜欢这种听感。
            2 单端下乐器有点模糊,摸不着的感觉,像是舞台的幕布一样。适合听流行。
            3 平衡下器乐有所提升,但还是比hd600差一丝,而且声场变得不规整。适合听小编制。
  • 解析比hd600和hd650好一些,面对渣录音包容性差,听anisong还行,算你进步一点。
  • 听说660s2全方位提升,建议购买660s2吧。



四、hd630vb——你的调音是现代的,构思却相当古老

外观与佩戴
  • 第一眼是它健壮的铝合金外壳,第二眼是它闷骚的红内衬。这个审美,我不做评价……
  • 定位明显是便携耳机,单边线,可折叠,3.5口,易推(直推上放差距不明显)。
  • 佩戴很糟糕,接近半斤,耳罩是圆形的,我耳朵比较大,耳廓卡在耳罩边缘上,听久了难顶。耳罩不知道是什么设计,摸上去挺高级的,戴上后逐步贴合,能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少,隔音效果逐渐显现。

声音与听感
  • 低音调节功能有点意思但不多,我倾向中间偏高一点,最低档和701差不多。还有一个手机音量调节和安卓/苹果转换,试着用手机推了一下,完全推不动,声场太小,声音堆积在一块,因此不建议使用手机推
  • 综合素质和兄弟姐妹差不多,低频弹性很好,高频挺亮的。
  • 开声很像hd660s,如果说660s是变态辣,它就是微微辣,听了几天相似感越来越淡。具体相似在哪呢?
             1 人声突出,660s突出人声,歌手在你面前娓娓道来,那股韵味浓郁得过分,但偏偏印象深刻,630vb是稀释后的模样,一点点的味道,雕琢得更好。不过660s似乎是中性的,630vb略偏女声。萌音相当可爱。
             2 乐器像是舞台的幕布一样,而hd600的乐器则像是在舞台上。hd630vb应该是是一支流行向耳机。
  • 尽管如此,器乐还是远超我的预期(动态差),一听就是纯正的森海味,听纯音乐时背景融成一片。虽然是封闭式,声场还挺大,这就是820的小弟吗(你配戴怎么这么拉)。弦乐不错,古筝钢琴好像还行,电吉他咋这么好听,摇滚不够劲。电子乐不错,声音显然比歌德更现代。
  • 流行歌曲的人声在高潮处缺乏爆发力,一瞬间的表现力不强,更注重表现细节,因这个特点,我认为更适合慢歌或民谣(实际上流行都比较合适)。
  • 用来做监听感觉还行,云视听时更能发现耳机间的区别。环境音高解析,但是不能听asmr,太亮了。此外,对低质量的录音揭示力很强。

适合歌手
  • 适合YOASOBI,鎖那,Lia,关喆,薛之谦
  • 优秀歌曲:煎熬–李佳薇,Don't say lazy-樱高轻音部,我要快乐–张惠妹,遗憾–陈洁仪,无人知晓–田馥甄


五、hd700(后期)——节省的外壳下是不妥协的声音

外观与佩戴
  • 后期版本内里黑盒正中为森海图标,而前期版本角落为大写的Sennheiser。
  • 佩戴比较好,刚刚好夹住不会掉。
  • 头梁,耳罩,线材都不耐用,外壳由塑料制成。

声音与听感
  • 次旗舰素质比6系高一级,对细节的表现更好,后期版本易推,声音偏上盘,低频是紧实的那种。
  • 乐器似乎要淹没人声,偏向乐器演奏的耳机,这点恰恰与630相反。
  • 结项是清晰的,分离度还行,660s素质超越但是感觉结项模糊。
  • 流行乐方面听人声有齿音。高频不好控制,人声解析比较好,低频不多。对于唱得差的歌手兼容,acg对渣录音包容更好,偏上盘的表达较660s更适合anisong。
  • 古典乐还不错,弦乐出色。电音的表现稚嫩,不如630vb,但比另外几个好。
  • 最后,这耳机感觉和k701一个路数,两者有许多共同点,毕竟都是七系的嘛(笑)。

不得不说,码字真累啊,语文是我学得最差的学科,作文又是语文中最差的,写着写着不知所云,以前经常被老师当做反面典型批判。为啥又想起来发帖呢,一方面留个记录,花了不少时间和经历,有不虚此行的意思;另一方面,发帖交流经验,对我,避免误入歧途,对论坛,添砖加瓦。如果一味充斥着水军贴、引战帖,这个圈子也不能长久了。



2
发表于 2023-7-16 02: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10几年的H600坏了, 本想再买一个,到店里一试,现在的6系全都夹头,耳罩也好像小了,就没注意声音, 我头大, 哎.

不过,我还是要入一个6系,当作 benchmark. s2吧.
dt880,对我来说,声音有点冷,硬,并不是很喜欢. 他家的耳机都是这个特点.
HIFIMAN的低档耳机(包括,edxs),有人说超过6系,我不这么认为,它们只是因为平板耳机的原因声场宽松了, 但是调音还是差点. 但是hifiman还是可以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7-16 10: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感谢楼主详细的评测,码字辛苦了,听感很具备参考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3-7-16 12: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好文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7-16 13: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已知耳机动态不差,听古典乐小音量没动态,大音量声音太大,解决办法上动态的解码耳放。
楼主耳机与适宜的歌手我基本认同,我一直没认真写全我常听的歌手和适宜耳机,心理包袱太重,容易打口水仗。
梁静茹我个人口味会用AKG,周董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压耳式相对好点)。
HD650的“冷漠”慢慢体会吧,一切尽在不言中。偏高频的耳机听中国传统乐器略占优势,钢琴讲究全频段的素质,动态和瞬态。

http://bbs.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08585&extra=page%3D1
我和这位观点基本一致,他已经替我说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7-16 14: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hd650永远的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3-7-16 22: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又听了下hd650,每一句歌词都唱得很用力,吐字的变化不明显,气息被刻意淡化。在听刘德华的《练习》时显得更加深情,而听《时间都去哪了》反而有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对比k601,第一首显得矫揉造作,可能是刘德华更多使用鼻腔共鸣(被650突出)掩盖,第二首捕捉到歌词间细微的变化,我明显感觉出王铮亮的唱功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25 12: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