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4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机“素质”强无敌?——关于拓品d90se的一些剖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27 09: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开县
所有听感建立在i2s输入,默认设置的前提下(调过各种滤波,感觉差别不太大,又调回了默认值)。闲话就不说了,直接进入正题。

优点:
1.解析力很强,乐器分离度非常高,一耳朵比序曲和dk都高出一截。乐器一件件仿佛被剥离开,合奏又像是多个独奏拼接在了一起。
2.瞬态响应非常好,速度很快。配合很高的解析力,声音十分干净利落。

相对平庸之处:
1.相比瞬态的出色,动态上就不那么出色了,即使听流行乐,有一些管弦乐伴奏的部分也能听出气势和动态对比明显比dk弱一些,该燃的部分不太燃得起来。
2.声场小。D90se比印象中的序曲更小一些,比dk小很多,横向的问题比纵向明显。声场窄也影响到乐器的定位,这一点后面会提到。
3.声音密度相对比较一般,这方面序曲和dk明显更结实和有凝聚力。
2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09: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开县
上面谈到的不足都是相对两个万元解码的,但放到四五千价位,倒称不上很大的缺点。而d90se真正的问题,先引用一篇老外的评论吧,因为有部分观点和我相同。

https://www.superbestaudiofriends.org/index.php?threads/musings-on-audiophile-dom-w-a-topping-d90se-mini-review.11358/

定位与层次感:该老外形容d90se分离度(separation)很差,我认为他想表述的其实是定位和层次感的问题。单论乐器的分离程度,d90se其实是很突出的,但是分离开以后,却没有明确的定位。这和上面提到的声场窄有很大关系,摆位摆不开,显得拥挤。但泛音不足可能也是一个因素,缺失了泛音的乐器,余音收得太快,没有足够时间判断它的位置。层次感是另一个明显的问题,乐器都在集中一个平面上,前后区别很小,声音缺乏立体感。听流行还勉强能接受,一旦面对古典大编制,缺陷就被放大了。

微动态不足:如果说大动态表现还算是平庸,d90se微动态的问题就多少有点严重了。钢琴、小提琴演奏一旦缺少了细微的强弱变化,讲故事的画面感也就没有了,变得像19点的新闻节目。很多弱音细节都被抹去,显得呆板,缺少生气。微动态不足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泛音的丰富度。

泛音缺失。不仅是高频泛音的延伸缺失,而是全频段的乐器泛音都被削减了,钢琴、大小提琴、定音鼓、嗵鼓泛音都会戛然而止,导致声音变得比较机械,失去像真度。老外那篇文里用到texture这个词,即乐器和人声应有的纹理质感,和我表述的像真度应该是基本相同的指代。以架子鼓的踩镲为例,缺失了泛音的击镲声,容易失去乐器的质感和美感,敲击声变得像摩擦声。偏偏d90se对高频乐器的分离度还很高,所以闭镲这种不该处于主要地位的配乐显得响度特别高,机械地“呲。。。呲。。。呲。。。”。让我回忆起有一次刷碗,在不锈钢高压锅里发现了难以祛除的黑斑,于是捏着钢丝球使劲刷了半天,发出的声音非常相似。

几年前我记得有很多帖子,讨论“信息量”和“解析力”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如果对这种区别体会不深,那么d90se可以作为教材。解析力做到了上佳,但信息量却显然没达不到上佳,缺失了泛音细节、微动态变化、乐器纹理质感、定位和前后层次等重要信息,导致声音生硬,有点类似于电子合成器模仿出来的乐器。所以我认为,d90se在音色上被一些烧友诟病的数码味,可能只是一个结果。而其深层的原因之一,还是解析力和信息量不匹配。

然而回头看前一段时间的一些帖子,我不禁有些懵:不知何时开始,对一台机器声音“素质”的定义,已经简化成了解析力高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10-6 23: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