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具背后的进化】锐可余音SG01 ova试玩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7 08: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氓才子 于 2022-5-7 08:58 编辑


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从今年2月份以来,发现写分享的时间被大大缩短了,繁琐和不确定的应急工作占据了自己时间分配的大半,只能在累得毫无心情的时候,见缝插针刷刷朋友圈听听歌短暂脱离一下,感觉今年的生活,似乎是拧紧了发条一般向前冲刺,追赶不及的我们往往会有一种后知后觉的错觉。好在当工作进入一种魔幻的节奏以后,还会有音乐来拯救我们被拖拽得遍体鳞伤的灵魂,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修行进化的路上。而今天的主角,其实也是历经了进化而来的“准”新朋友,锐可余音SG01 ova。也许已经有乐友要问,去年才子不是已经分享过锐可余音SG01了吗?为啥又重提一遍,答案写在前面:加了个后缀的SG01 ova,并不是换了颜色那么简单。

锐可余音是近年来的新锐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品牌的特点有两个,第一是在“准HIFI”和“进阶HIFI”这部分产品线上做重点切入,用数码类产品的视角和玩法去经营HIFI类产品,和老派而缓慢的传统HIFI品牌差别非常大,因此其笼络和吸引的关注者,其实绝大多数并不是发烧耳机用家,而是深度数码爱好者,换句话说,这个品牌在做的是架设桥梁的工作,让圈外更多对发烧耳机、HIFI音响有兴趣但是觉得门槛太高的玩家,通过旗下平价的产品,渐渐融入耳机发烧友的圈子,这种给整个生态输血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推崇的,欣喜的是,这几年破局创新,类似锐可余音这样的跨界品牌也逐步增加,我们不但可以像传统玩家那样追求音质的深度,也可以从一棵树看到一片森林,追求声音风格的广度,视角不一样,玩起来的乐趣也会更加多样。

第二个特点,则是锐可余音的杀手锏,背靠IT大品牌,拥有甚为高端和参考级别的声学研究实验室,用传统的模拟软件结合大数据系统进行设计和调音,同时利用成熟的供应链保障产品的做工和高度一致性(没错就是手机厂商的做法)。这使得锐可余音相比其他很多大品牌来说,声音把握和品控的能力甚至会更强。SG01 ova脱胎于性价比惊人的前代SG01,这个特性依旧继承下来

外观方面,SG01 ova没啥特别好说的,和前代一模一样的锌合金外壳,轻巧的同时,保持了一定的坚固度,也就是颜色涂层有所调整,毕竟OVA这个后缀就很有ACG的意味,所以海蓝当中透着紫色的配色比起前代来说是深邃了许多,端口依旧是2pin0.78的规格,原装线材股数达到了96支,实战意义不大,随便换个入门级的扬仕或者泽锋线材都可以,入门级耳塞的配线,在我来看就和买手机附赠的耳塞一样,吃灰意义更大一些。



2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08:58 | 只看该作者



在外壳之下,SG01 ova包含的是升级版的动圈单元,这是和前代SG01最大的不同,前面说过,锐可余音在声学模拟和软件开发上拥有不俗的底蕴,前代SG01的外壳声学特性,也在SG01 ova开发过程中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官方对于这次动圈单元的特质提及的不多,纸面上的区别就是N50磁体改成N52,石墨烯振膜略微变厚一丢丢,以及灵敏度提升2db,但是实际咨询了官方之后才了解,整个单元基本是重新设计制作的(动圈单元看来都长得差不多,有时候重新设计的光看外观是看不出的),至少从纸面介绍来看,我们能掌握到的信息有:振膜表达的能量感更强了,控制力提升,驱动难度变小了,这些对于入门级玩家来说,都是利好的改善,结合定位,我并不打算用大块头的国砖们去搭配使用,就像文初说的一样,这阵子匆匆忙忙,直插手机或者小尾巴的见缝插针,才是常态,偶尔拿来搭配另一台还在把玩中的山灵M7,也算是超规格待遇了。

先说音色,SG01 ova的整体氛围是微微暖色调的,这点其实可以说是还没拆开包装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定论了,一方面这是源于SG01 ova对于前代的传承,另一方面,在入门级耳塞的声音把握上,稍稍偏向于暖色调是一种最把稳的做法,因为作为前端的手机,出冷峻的数码声概率是大于暖糊走向的,中和一下才更为耐听。但是和前代SG01相比,SG01 ova是更为中性的走向,SG01本身比较强调中低频的密度,让玩家聆听节奏感强的音乐会有更多的代入感,而SG01 ova则稍稍改变了一些能量分布,把原本强调的中低频段进行了削弱,而在中高频上面加强了量感和延伸,这样让整体听起来更加轻盈通透,对应在音乐上,也让耳机的适应面得到了提升,这个改动相比前代来说,提升不小,所以我才会笃定地说,这不是前代单元的简单升级,这基本就是换了个新的,延伸更好的单元。而且在这个不到300的价位,能有这样的整体表现,不禁疑惑现在的入门级都卷得这么狠吗?

比起前代,SG01 ova在信息量方面的表现能力是有更深一层突破的,你可以理解为在SG01基础上,把中高频的一口气打通了,因此在SG01 ova身上你可以听到更多的细节,包括器乐或者人声的泛音,这些丰富的泛音可以让音乐主体更加充满实质感,整体来说,会更加饱满和“润”一点,在入门级价位这个范畴里,无论是前代还是SG01 ova,都是杀手级的存在,一方面得益于当今声学技术开发的高度,另一方面,源于大数据的针对性开发强调也是SG01 ova的致胜法宝。这个耳塞的初衷和SG01不太一样,SG01是致力于让用户用最小的代价在手机上就能感受到HIFI,但是考虑到太多不是发烧友的人群,所以在大多数人敏感的低频段做了刻意的加料,用以“收买”人们的注意力,而SG01 ova则有意消除了一些刻意的强调,转而在全频表现力上去“迎合”用家,这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引导:如果用户有慧根,他们会了解到,中高频的延伸和整体的通透,是比低频加强更加昂贵的素质(虽然价格也就差了几十块钱),而用户如果对OVA的提升不买账,那么“早知道,还是SG01”其实也是适合这部分人群的。SG01 ova的精明在于,它在人耳最敏感的能量点位上做出了升级和调整,至于声场、结像层次这些中端玩家更加在乎的要素,它比起前代虽有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这部分素质开发,其实也是留待今后的产品继续做客户引导的。

作为一个骨子里是IT企业的数码品牌,锐可余音把“普惠级产品大块给肉”的战略贯彻得颇为成功,开个玩笑说,这么一直发展下去,当将来锐可余音将来出到w元级别产品后,会不会学某个显卡企业,在顶级产品上搞挤牙膏战术?这或许是N年以后可以拿出来讨论的话题,还是那句话,战法和角度,决定了品牌的高度,为人亦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2-5-7 22: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烟台
我買耳機首先看樣子,太醜的耳機聲音再好我都不會入!有跟我一樣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2-25 16: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