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借山灵34周年福利活动,回味下我的山灵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3-14 12: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合肥
本帖最后由 sidewind 于 2022-3-14 12:35 编辑

利益相关:标题已说明


与山灵最早的结缘,在14年时候给办公室里配了套山灵音响套装:EC1A+EA1,配最早的那个五寸无源音箱(记得叫S2?),在电脑多媒体音箱之外第一次领会到了扎实的密度和质感,人声也真心好听,其他也没什么感觉;

后来没几天,办公室装修就弄了一台山灵CD1.2做前端,斯巴克胆机配博良,因为声学环境的原因(展厅材料抑制反射),一直不大好听

这时候给我最大惊喜的反而是一个几百块的小玩意儿,山灵DR2.1,应该算是一个WIFI接收信号的解码器,手机或电脑通过DLNA推送然后输出RCA模拟信号,在当时很是新鲜,声音素质也还不错

那段时间住在厂里,创业初期穷困潦倒却又不甘寂寞,参加了山灵M5的试听活动,算是正经八本的开始接触国砖





活动奖品是一台H3A随身蓝牙一体机,xmos界面,给我最大的体验就是:异步传输的USB界面对线材也可以非常非常非常敏感!用“合格”的大厂产品:vivo手机原配数据线,蔡琴大妈的声音仿佛梁静茹,又薄又刺耳,换上山灵原配的黑色数据线就正常了很多。

后来又收了一台二手的M5,用了很久,早期山灵用户阶段的体验写满了“穷”



再次接触山灵已是2020年,帮伙伴买随身听,看评价还不错,盲狙了一台山灵M6,配D5200,当时自己评价如下:
————————————————————————————————————————————————————————————————————————————————————
      单端,QA361比M6强很多,全方位的,M6除了某些情况下毛绒绒略宽松之外没有任何优势;有意思的是,M6单端直推T5PII,明显的没推开,声场、分离度、动态等等都打不开,毛茸茸的,但是居然也挺好听,让T5Pii向HD600的方向靠拢了下。
      QA361单端 VS M6平衡,用17th比了下,M6的4.4平衡,素质和听感上逼近QA361的单端,声场、分离度、透明度动态等等大体相当,但是信息量还有一定差距;M6的平衡听感也并不差,没有常见的发紧、尖锐等负面声音,这个是要好评的,综合来说,M6素质平平但是调音很成功。

      QA361单端 VS M6平衡,用D5200对比,原装单端线接QA361,网购DIY Sommer4.4平衡线(两百多块,不到三百)接M6,素质、信息量大体一档但是不好判断,因为后者的听感优势太明显,按照之前达音科17th得出的结论来看,应该是羸弱的原线严重拖了后腿,单薄干瘪毛刺重,两百多块的线都能有这么大变化,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


过一阵子M6Pro发布,就又买了一台,对比M6各方面提升很大,真心满意,当时自己评价如下:
————————————————————————————————————————————————————————————————————————————————————
同价位只用过QA361,光比声音,调音的话,任何模式都是M6Pro更好听;

单端推塞子,M6Pro更中正好听,QA361经常搭配不好;单端推高阻耳机(HD600),QA361强些,M6Pro有些推不动;

平衡推塞子和低阻耳机,M6Pro好,平衡推高阻大耳机暂时都没试过,推测M6Pro应该至少不差。

M6Pro那个中杯(也就是“高增益”,罗永浩打脸.jpeg)应对动圈耳塞和低阻耳机实在是神器,动态十足细节良好但又温和耐听。

————————————————————————————————————————————————————————————————————————————————————

M6Pro使用的很满意,声音满意,外形漂亮做工也非常好


漂亮的后背:



念念不忘并存耳机口:



不要问为什么这两图有奇怪的水印,我是懒人能没有图那就一定没有图,结果今天想要找下M6Pro的图片居然还要去咸鱼(机型命运)


期间为了日常使用,买了个UA1:
————————————————————————————————————————————————————————————————————————————————————
到手发现比想象的还小巧,甚至跟HD25的插头差不多大小,揣兜里几乎不增加什么负担。声音则确实不过不失,推HD25勉强能推起来,声场初步打开,但是开阔度、纵深、细节跟砖头差距还是挺明显,关键是,就这样,中频居然挺好听,听个流行、人声、小编制体验还不错。

试了试单端IE800s,居然还有模有样的,场面、纵深都有,只是细节、透明度、两端延伸等等确实缩水了(HD25连声场都缩水),可以基本算是能推动。同一首西贝柳斯慢板,场面不很大乐器不很多的时候,跟国砖的体验(不是素质,是听起来的感觉)并没有差距很大。在单端IE800s下,小尾巴和国砖的体验差距比HD25light要小,这个是要超出我的预期的。

————————————————————————————————————————————————————————————————————————————————————



然后M8重磅发布,一开始觉得M6Pro挺好,后来突然一天就心血来潮更新了M8(此时我又有图了,因为不发图不给皮套礼包),除了一体化耳机口略不方便,M8几乎满足了我对一台随身听所有的需要。安卓系统带来的扩展性、流媒体,以及山灵宽松温润的调音和足够推动大多数耳塞、小耳机的驱动力,没错,我个人其实并不太需要太极致的音质表现。
————————————————————————————————————————————————————————————————————————————————————
先说结论,M8比M6Pro是全面的提升,而并非有些文章说的“风格区别”,非说有风格区别,那就是M6Pro的中频、人声要稍瘦、稍远。只是远近,无关冷暖,听不出M8多暖,也不觉得M6Pro比M8冷。

主要的提升领域,核心的是信息量,其次,推力、控制力、声场规模、分离度、厚度和密度(这个尤其明显,同时提升)、细节描绘甚至乐感,都有可观的进步。任何一方面幅度都比较明显,但因为M6Pro本身素质听感都不错完成度也比较高,所以这些改进都算不上“脱胎换骨”。

还有,不论任何档位,音量开同样的格数,M6Pro都比M8实际音量要大。

————————————————————————————————————————————————————————————————————————————————————






礼包送了个MTW100,给家人用了

再往后山灵M9发布,作为一个强迫症患者,我表示接受不了:侧面波浪、正面刘海屏、双色显示、背面乱七八糟的镂空皮套等一系列不整齐因素。。。

中间盲狙了飞傲UTWS3+山灵ME700经典版,以及EL1平衡线,这个真无线组合太满意了:
——————————————————————————————————————————————————————————————————————————————————
到手之后,银箔丝原线接上山灵M8,不管是4.4还是3.5还是2.5,确实重口味,中高频倒是饱满顺滑情感充沛,但是浑浊散乱的中低频和空间弥散的很重的混响,加上慢慢的速度,确实不适合大部分音乐类型,有点像高档KTV音响的声音,尤其是中低频和混响简直一个味。

换上4.4的单晶铜EL1,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声场大细节凸显密度高声音锐利中高频生硬难以入耳,赶紧把M8调到低增益,这下才能听下去,偏“素质声”,虽然中高频也不算差但原来那股韵味确实没了。这个倒还好,真的问题在于,一股说不清的不协调,类似调音没完成的感觉,没什么乐感,听两耳朵就放下了。

然后说说飞傲UTWS3,这是最大的惊喜,还没有EL1线贵,但是真的非常非常好听,很均衡而且好听。相比银箔丝原线,中高频所有优势,饱满、顺滑、耐听、韵味全部保留了下来,而重口的低频和混响反而被压制到很微弱,低频速度不快不慢,非要形容的话就是比原线HD650快些比平衡HD650慢些,类似HD600。混响也很少但还有一点点,不影响声音但是挺好听。。重点是,虽然温暖饱满柔和但是并不是肥厚大妈声、抹油的油腻声等等,反而感觉挺清爽,结像干净细腻,中频饱满高频清晰,透明度也还不错,细节清晰但是不突出,整体三频走向,很像歌德GH3(这个是以人声著称的)但是细腻度更高些,少了点歌德那种粗放多了几分东方的温婉,男声、女声都情感充沛。跟单晶铜线接M8比,声场、细节分离度这些确实是要明显差点的,但是整体完成度非常高,好听程度比单晶铜线接M8高了几个量级,并且感觉不到明显的短板。听人声、流行、民谣、摇滚、轻音乐等都非常不错,至少是我听过的耳塞里面最好的,大耳机里面比这人声好听的我听过的也很少,人声至少跟歌德GH3、GH4、MPRO这些不差甚至更好(风格略有区别)。。不是特别大编制的古典也能听听,没有IE800s那么对味但是中规中矩也不差,其他的比IE800s好听。

最关键的是,不咋占体积,不需要播放器,四百多块甚至都买不到像样的小尾巴和升级线。

于是,我把ER4XR、IE800s(这个主要是因为有了IE900)和MPRO都挂了咸鱼

————————————————————————————————————————————————————————————————————————————————————————————
后来妹妹谈恋爱,这套被我当做见面礼送给了准妹夫



最近玩CD多,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把小胆机带到办公室AB下CD1.2、M8和几台老随身听的LO水平,拖延到现在也不知道结果。




略显戏剧的是,最早接触的山灵CD机和最新的砖头都在手里,中间一大堆高高低低的器材却都成了过客。

谨以此回忆下我接触过的拥有过的山灵设备,衷心祝愿山灵越做越好!


2
发表于 2022-3-14 12: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唉,其实我虽然买的hifi器材还不够自称发烧友,但买过的,还是数山灵的最多。

我还不是像真正老烧那样,可以走二手流通的,每次下决心买一样东西,都是照着使用到底那种。

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5 23: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