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坛里一些烧油一样,手里有一支低阻大耳,这对一个穷烧意味着着挑耳放是一件有点操蛋的事。然而在坛子里向前辈们请教买什么耳放,他们一般会告诉我,换老三件耳机、上台……可是开放式耳机和台机使用场景对于咋们一般的年轻人来说,受限制太大,所以我一直没有买到老烧们推荐的大耳和耳放设备。一次偶然的机会,出于好奇心,申请了魁宝和小林联名出品的 TR1 TK2耳放试听,感觉有点惊喜,现向大家分享一下体验感受。
开箱及官方的硬件指标示意图
配了擦镜布,这个小细节很到位
主要器材组合:
笔记本(R9000P)+TK2+声美HP1000
手机+TK2+声美HP1000
飞傲X5Ⅲ+TK2+声美HP1000
主要耳机如图,都是一个高性价比国产品牌的封闭式的低阻大耳
歌单:
蔡琴的《张三的歌》《恰似你的温柔》
朱哲琴的《阿姐鼓》
腾格尔的《天堂》
阿云嘎的《华丽世界的幻觉》
王晰的《一生守候》
李健的……(好几个专辑)
郑云龙的《生死对决》
许巍的《曾经的你》
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流行音乐和记不住名字的古典曲子(古典初烧,每次听都是直接找文件夹,直接听整个专辑,更多的时候就是测试一下耳机和播放器、做背景音乐)
笔记本(R9000P)+TK2+声美HP1000
收到快递的当天晚上,连接上酷我hifi独占模式,开启电脑自带的音乐音效声音有点暖,感情比接手机要稍丰富一点,算润而不妖,人声比较干净且有活泼的灵气,比较音乐味,解释到位,但低音有点多,但不影响大体听感,可能是我听惯了低音少的耳机吧,也有可能是音源和音效的原因,不过我居然觉得这样的氛围感更强,好听我是怎么了这个重温流行音乐的夜晚,感觉有那么一瞬间,我找回了发烧之前听音乐的那种属于少年的冲动,从晚上六点半听到十一点半,直到我舍友扯下我耳机崔我去洗澡,我才峦峦不舍的放下我的直推大耳,泪眼汪汪地去洗漱休息。
音效和音源如下图所示
手机+tk2+声美HP1000
感觉声音有点素,比飞傲某型号播放器还素,但胜在解释不错、定位精准、声场开阔、对耳机的控制力不错、底噪控制很优秀。
有那么一瞬间,我犹豫了,我陷入沉思之中:既然一个TK2接手机和电脑表现堪比中端播放器+一个纯耳放那么优秀,可以一个耳放搞定所有,一步到位,且可移动性更强,那我的老式播放器和捆绑纯耳放是不是显得有点臃肿?
顿时我生出了一个想法:把老设备都挂海鲜市场卖了,回点血。但是想了想,发现我的老设备不值钱了,卖了又点又舍不得。。。。。。此时心头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或许只有相同的经历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吧,也或许是小生文化素养不太够,找不到适合的词语表达……
但我内心又在挣扎:手机和电脑当转盘都如此优秀,假若拿播放器当转盘会不会更好?那就接上播放器试试看吧!
当我想要插播放器的一瞬间傻了:没有3.5输入口……
最终我还是本着好奇的心态,内心充满犹豫地,一闭眼就下单了一根飞傲的micro转type c解码数据线……
TK2+飞傲X5Ⅲ+声美HP1000
声音依旧直白,听普通流行音乐并没有电脑开那个音效好听,被电脑和手机当转盘比下来了。
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当我打开刘汉盛榜单和听古典类大动态音乐的时候,播放器的优势又上来了,信息量要比插手机和电脑多一点、背景干净一丢丢、声音分离度更高、声场更加开阔、细节表现更到位。所以我觉得如果要听类似古典这种极大动态、信息量的音乐,有一个更好的音源输出的播放器/解码输出还是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不是古典爱好者/你所听的音乐在信息量上不是很大,那么一块TK2就够用有多了。
最后总结:
TK2是一个调音偏素却不失水润细腻,解释、推力、控制力都不错的便携解码耳放。其次它接口齐全、颜值超高、性价比很不错。
十分贴心的傻瓜式的操作逻辑:
Win10系统免装驱动,直插直用
滚轮旋转大于60%自动开启高增益模式
充电口和DAC输出口独立分离
耳放可以边充电边工作
支持多协议18瓦快充
吹毛求疵找槽点:
没有3.5输入接口
没有蓝牙功能
如果你有一个骁龙845之后的中端/高端手机、支持USB DAC输出的播放器,那两个槽点请自动忽视。
我个人认为TK2的适应场景和人群:
便携、大电池、快充需要随身携带的、办公桌空间小、书桌空间小的人群。
调音冷静偏素但不失水润细腻,推力巨大、控制力强、底噪控制优秀,这决定了TK2的下限低、上限高,不仅百搭,而且甚至可以推好一些低阻大耳。十分适合小白和玩塞子的玩家上手,既省钱又省力,还可以随心换耳机ab,听相对还原现场的美妙乐声。
PS:耳放实体机比官方图片还要好看
其实在使用TK2的时候,搭配的耳机还有一些动圈、动铁塞子,不过也都是入门级的小耳塞,感觉还是OK,码子辛苦,懒得说
发帖仅作交流分享,如果文中有不妥之处,无论是我对声音的理解还是语言表达的错误,我都接受各位烧油的指正,感谢各位烧油同志的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