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force李渊声音评测,借谈“产品初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11 17: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本帖最后由 小埋老鼠的平房 于 2021-10-11 17:33 编辑

    最近实在是太忙了,项目赶deadline,从国庆假期前一周以来,一天无休附带通宵四夜,总算是在10号凌晨把数据提交了,掉头就想换换脑子,把碎片化收集的听感整理了,随之也就产生T-force 李渊(后文简称李渊)的这篇评测,感谢李渊陪我的这些加班日子,也不好意思插了凌云的队,下篇凌云绝对不鸽。

    和这款产品的渊源要从8月底说起,当时我在小范围内力推凌云和timeless,随之sm2、kato和李渊的加入使得千元党的竞争颇扑朔迷离,刚好李渊在国内的推广是老熟人野人在做,就安排上借来一听就是半个多月,目前以上产品除了难产的kato,我都仔细品鉴过,也算能道出十之五六。

    先讲下李渊的开箱和客观配置。
    外包装规整,设计精细,龙腾彩云图上印有产品名称(李涮的由来所在),三部曲之一预告着李世民和李隆基的到来,透漏下李世民和李隆基分别定价300元和2000元左右,10mm单圈配置;磁吸开箱,内主要含一对外包透明塑胶膜的不锈钢单元和鳄鱼皮耳机包,配线在耳机包内,耳塞套配备常规三种:平衡套、低频套和海绵套。



    不锈钢单元的表面T-force logo印制清晰,采用镜面抛光,应该是有镀层,手感和防刮花的效果非常好,单元手持有一定分量,但尺寸很小加之腔体外形类私模,十分贴合耳道,我在搭配aet07m-几个小时佩戴下来也没有明显的坠耳和异物感,导管和腔体非一体,衔接无缝隙,从色泽和质感观察应该是铜合金;两股线材使用3.5和2pin平口插头,五金同样不锈钢抛光,质感和单元一致,搭配相得益彰;耳机包真鳄鱼皮材质,外表烫印T-force logo,金属铭牌背后有真皮附着,通过皮胶粘合,可以揭下,包磁吸开合,内有绒衬,且尺寸较大,可以轻松放下各种升级线。总得来说700左右的售价,有着非常精致的产品做工和配件,从产品的角度讲已非常良心,可以算的上这款产品的重头之一。

    声音方面,先总结性的讲:原线下,李渊具有顺滑自然的声音表达,中低频结像凝实一体性强,饱满有一定厚度,高频延伸出色,声音绮丽有明显渲染,同时足够的动态使得声音的情感和韵味充沛却不糊不乱,整体声场定位较近但横向边界不明显,适合演绎大多数流行和编制不是特别大的古典
    关于李渊的声音特点,我重点展开讲三个地方:
    首先,李渊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反映在易驱性上,音色、厚度和高频的特点都可以说是从易驱性延伸而来,却又没有以如nm2+牺牲底噪控制。李渊在入门小尾巴甚至是手机直推都可以有比较明显的厚度,只是不同手机在个别频段可能会感觉比较碎,而像m2pro这类推力较小的转盘搭配下来,也并没有感知哪部分声音表现有明显的问题,如果你恰巧有AK家的前端,可能会发现直推如此好听,进一步搭配声音中正的前端,如黑豹和w2下,李渊的细节非常多,这种“人为”的痕迹甚至能产生耳机表达的声音盖过前端信息量的“错觉”;对驱动力要求低可以做到不同前端音色的较大差异,如m2pro是我最喜欢的李渊搭配,m2pro无耦合电容的耳放架构,使得李渊声音少了一分精味但多了一分空气感,相对的,取其一极必有所付,李渊的易驱性会暴露前端和音源的不少问题,比如说前端推力过猛时声音比较冲(a1pro),前端音染比较重(s9)时,信息的表达又可能显得“头重脚轻”,我个人是不大推荐搭配声音浓郁和力大声糙的前端,会有一定的侵略性,但无论换什么样的前端,都仅影响声音风格,而不会影响声音的完成度。
    其次,李渊轻易可见的高频特点鲜明。一方面反映在中高频的人声有厚度,顺滑自然齿音少的同时,又没有把女声渲染得犹如男高音一样厚;另一方面高频悠扬有一定毒性,速度稍慢却又点到即止,使得高频很多器乐的表达十分绮丽,像是“调酒师”刻意卖弄的技艺,优雅中透漏着傲气,特别符合当下chifi对声音的偏爱。
    最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李渊对流行表达是“特例独行”的,并非像欧美流行那种强调氛围和动态,也没有华语流行强调厚度与韵味,更未如ACG总是带着甜味,李渊下的流行声,像是套了古典器乐中的临场感,处处强调着“真实”,是一种难以模仿或者替代的声音。这种在声底信息正确表达附加上艺术加工的做法(超100%),通常只在高端耳机出现,在千元段位实属难能可贵。
    线材搭配上,李渊的原线表现足够好,基本可以做到拿到耳机即听即可不折腾,简单尝试,金宝线会稍微增加李渊的透明度,康帝则增加韵味,金宝线并未和原线拉开差距,康帝甚至对李渊进行了负面优化,如果需要4.4平衡线的话,最好找T-force官方售后,已咨询有售。


    我对周围很多烧友说过这样一句话:“李渊从产品的角度讲,没有缺点。”在我来看,“没有缺点”的确是一句过度吹捧的话语,烧友们是非常挑剔的一个群体,“适合盲狙”这个词,在这个个性化的年代里,就像是“没有选品能力的死推销”的,但如果我们综合考虑李渊的产品完成度、售后服务,和声音完成度,可能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个大品牌背书了吧。












2
发表于 2021-10-11 19: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莆田
这种突然冒出来的品牌,总是感觉不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4 10: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