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度玉门关,又见才子伴乐谈。
今天的话题很简单:飞利浦出耳机新品了,飞利浦终于又出耳机新品了,而且,是旗舰。
对于一个从HP890/HP1000时代走过来的老玩家来说,飞利浦耳机一直是便宜又大碗的代名词,最贴合当时身为学生党的自己。才子对于飞利浦这个品牌,是颇有感情的,当年自己在校期间,大概是2005年左右,曾经在北京组织过一次比较大的线下聚会,而那时候的赞助商,就是飞利浦。当时感觉比较开放的是,飞利浦彼时并没有硬性的宣传推广任务,哪怕聚会上大家都抢着听森海歌德铁三角,而对那些平价的飞利浦耳机相对冷淡,赞助商爸爸也显得异常佛系。虽然那是一个发烧器材相对比较贫瘠的时代,但是那时候很多人与人的关系,也相对更加简单而朴素。
尽管耳机走的平价路线,但那时候的烧友,普遍对于飞利浦的品牌依旧是崇敬的,因为彼时玩家手中依旧可见大量的飞利浦CD机、便携DISCMAN机或者MP3,哪怕是当初已经走上高端路线的艾利和等韩系MP3厂商,在产品亮点宣传中都不忘加一句:我们用的是飞利浦的解码芯片。虽然十多年以后的我们已经明白解码芯片其实只是最终音质表现中的一小部分因素,但是不得不说,在21世纪头几年,一块飞利浦芯片真的可以决定一款MP3产品是否大卖的命运。才子自己当年入门CD台机也是从飞利浦931等经典型号开始的,然而限于学生党的收入水平,更高端的850/880甚至是LHH系列也只有蹭听的份儿了,时至今日,一套LHH1000或者LHH2000依旧是台式CD神坛上不可动摇的存在。
原以为自己和飞利浦的情缘,随着工作之后CD机的更换便走到了头,然而并没有,因为机器虽然不常驻了,但是CD碟却越收越多,尤其是玩头版碟的小众圈子里,飞利浦唱片发行的早期水蓝CD、满银CD都是玩家奉若至宝的珍藏。如今自己的书房里,随随便便就能翻出两三百张飞利浦发行的头版CD,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增长,所以,当我前几天收到飞利浦新品发布会的邀请函时候,随着邀请函而来的,还有一张飞利浦很多年以前发行的黑胶。可以说这是自己收到过最能勾起老玩家情怀的邀请函了。所以一不小心,就把这篇的开头写得偏了题。
世界在前进,时代在进步,飞利浦时隔数年的耳机类产品发布自然不会仅仅是勾起我们的怀旧,而是这几年里厚积薄发的体现。此番飞利浦一共推出了4款费德里奥(Fidelio)旗舰系列的产品,分别是头戴式的大耳X3和入耳式的S3/S302/S301。其中值得一提的是,S3、S302、S301是飞利浦首次推出圈铁系列,也算是和以往相对比较传统的一众动圈产品划开了界限。随着动铁单元的加入,这几款耳机的频响上限也可以得到非常直观的提升,比方说S3的频响就达到了5-40khz,因此加持HIRES小金标当然是不可或缺的标配了。
才子申请到的是这四款新品中的Fidelio S3,也是三款圈铁耳机里面的大哥,6毫米钕制动圈单元搭载娄氏专门为飞利浦定制的TWFK61724双平衡动铁单元,这个配置放在当下的中端耳塞市场里,不算是豪华配置。在以前的才子伴乐谈中,我们曾经提及过,前几年,多单元耳塞市场上流行过一阵子堆砌单元的做法,而那一阵子确实也会给消费者和用户进行一些潜在的暗示,觉得单元多就更好,然而这一阵风大概刮了一阵子也就消停了,大多数玩家也逐渐认识到质量是比数量更加值得考量的因素。就像S3一样,一圈两铁(因为是双单元,所以其实说一圈一铁也没啥问题),单元数量少了,对分频的设计要求也就相对低了。从飞利浦初涉圈铁架构的大背景上说,S3这样的硬件配置是没问题的。
让我更加感兴趣的是S3的腔体,从官方资料上看,S3的腔体是金属制成的,因为金属表面增加了不同的声学涂层,所以实物并没有冰冷坠手的感觉,甚至不看资料的话我不会认为这是金属的手感。腔体的形状比较规整,呈现盆形,从侧面看其实就是HIFI音箱里面常见的号角开口,这样的好处是声音扩散比较自然,驱动单元的效率、灵敏度也可以做得比较高,而S3原配的3.5mm四级带麦克风的线材也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定位,哪怕是手机直推,都不会有驱动性上的问题。
在试用的这半个多月里,其实最初的很多时间,我都是插在手机上的,也是打算逐渐将单元煲开,这个过程持续了十来天,整体感觉是,S3是一个个性比较温和的耳塞,它的高频延伸虽然很强,但是亮度并不突出,这使得在手机这样容易出过亮过燥数码声的平台上,很难出恶声,而且得益于圈铁的结合,S3在中低频这块的厚度可圈可点,但绝不是走低音炸裂的路线的,整体的风格还是内敛,带点韵味的,这倒是和当年听到的飞利浦931CD机有那么一丢丢的相似。虽然可以说两者除了商标一样,几乎不会有任何血缘关系。
待S3煲开以后,我平时主要搭配使用的就不是手机了,而是cayin带电子管的便携播放器N3pro,这是一对从颜值到定位再到表现都比较合拍的组合。但在这里我也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毕竟原配的带麦克风的线材,插在N3pro上面有点怪怪的感觉,加上播放器也有4.4的平衡输出,S3采用的也是标准mmcx接口,于是乎顺理成章就给S3换了一条单晶铜的平衡线,S3在这个搭配下的表现,比手机直推胜出不少,无论是信息量的提升,还是声场规模的扩张,亦或是纵深层次的改善,都体现出了Fidelio系列该有的风采,这里要提醒玩家的是,S3的原配线材,出于适配各类手机的需求,在调音上是偏糊的,换句话说,它是挡住冷硬数码声的一道防线,但是这个防线在专业播放器面前,就是累赘了。我个人认可的S3,其实是换线之后,平衡驱动的S3。
在书写这篇分享的时候,恰逢2020年上海耳机展,我就用展会上盲听大赛的曲目来测试S3了,古典曲目,来自Lodeon演奏海顿的D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这首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783年。气质比较温婉、柔和,充满了感情。换线之后的S3对于大提琴的表现是比较到位的,它的低频注重的是下潜质量,量感不多,很干净也很清楚,不同弦乐部的线条很容易分辨出来,不糊不腻,这种比较文雅的低频表现手法,适合大部分小编制室内乐,对于量感方面,S3是保守派的,宁可砍掉一点,也要保证整体的干净通透。
接下来是民谣曲目,来自民谣女神琼贝兹的Llego Con Tres Heridas,收录于她1974年的专辑《Gracias a la Vida》,琼贝兹不但延续了她清丽明亮的嗓音,也展现了自己娴熟的吉他技巧,这首歌在琼贝兹的发烧录音《斗牛场》中也有收录。用S3听来,感觉就是两个字:对味,S3的中频人声是兼具厚实和灵动的,歌者的嗓音刻画很鲜活,而纵向层次上的表现也很出色,你可以很清楚地听出,人声是被几个配器前后环绕的,每一个乐器都有它们各自的位置,结像的比例也很符合乐器的大小,一方面,这首歌的录音很赞,另一方面,S3的空间还原能力,是出乎我预期的。
第三首摇滚曲目,来自甲壳虫乐队的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甲壳虫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乐队之一,他们成军8年时间,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乐队解散之后,Capitol唱片公司(EMI)为他们除了两套精选专辑分别是《1962-1966》、《1967-1970》,分别被称为Red Alubm和Blue Album,本曲就来自红色的《The Beatles-1962–1966》,这首歌也被票选为全球100首经典英文歌曲之一。其实有了第一首的经验,这首曲目对于S3的测试并不是低频的速度和量感,因为甲壳虫乐队本身也不是那种很ROCK的风格,主要考察的还是S3的男声表现,我想说,比起鲜活的女声演绎,S3在男声的还原上,有其形,而缺了一点魂。你可以同时听到配器气氛上的热热闹闹和布局上的清清楚楚,这是S3的优点,结像很棒,但是乐队的歌唱听起来还是比较“紧”,男声不够宽松,个人猜测,可能和6mm的动圈单元尺寸有关,和S3同时推出的兄弟产品S301/302都采取了10mm甚至13.5mm的动圈单元,虽然没有听到,但是从理论上说,男声的表现应该会比S3出彩一点。
整体来说,S3并没有选择当下很多品牌偏刺激的声音走向,相反,它是在保证素质的基础上,对于韵味进行了更多的探求,前面说过,虽然不会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聆听S3的这些天,我还是依稀回想起当年摆弄飞利浦CD机,享受纯音乐快感的日子,也许,S3的存在,正是让我试图寻觅曾经的声音吧。
|